文/紅衫羽歌
近年來,随着物質條件的改善,心理健康成了很多人關心的事。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容貌焦慮、人際孤立、社恐、網瘾、職業倦怠......
大部分人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更不願意承認自己生病。
有調查發現:70%的人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心理問題,68%的人知道自己可能有心理問題也不願意說出來,更不需要專業的幫助。
那我們該如何自救或者幫助身邊的家人朋友呢?
可以看看這本《家庭心理健康手冊》。
這本書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寫了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年齡段: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有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
這本書是壹心理團隊編寫的,他們是一個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平台,專注于心理知識的全民普及。
一,認識自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心理健康的人是這樣的:
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保持人格完整和諧;生活目标切合實際;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控制和發洩自己的情緒;适當發揮個性;不違背社會規律與原則前提下,适當滿足個人基本要求。
如此看來,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心理不健康,因為沒有人可以做到完全符合這幾點的。
書中提到的容貌焦慮,我想這是大部分人都有過的心理吧。
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不好看,是因為“自我客體化”。
所謂“自我客體化”指的是: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和評價我們的外表,把自己當作一件物品,僅憑外觀被觀看和評價。
容貌焦慮還會給我們帶來各種負面情緒,甚至陷入自我否定、自卑和羞恥感。
對于容貌焦慮,我們該怎麼辦?
書中,對此給出了以下建議:
1. 美并沒有标準答案。
比如呂燕,她曾被人稱為最醜模特,但這并不妨礙她成為超模。
2. 客觀看待網絡信息。
網絡上的内容大多是理想化的,加上後期的加工和美化,所以我們應客觀看待。
3.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容貌也是。眼睛大的,也許就皮膚黑一點。皮膚白的,也許嘴巴也很大。所以,不管我們長相如何,都應接納自己。外表隻是皮囊,靈魂有趣比皮囊更重要。
那如何幫助他人呢?
書中指出,我們可以這樣做:
1. 告訴TA 容貌的優點,稍作打扮;
2. 幫助TA重新認識自我,多參加喜歡的活動,感受不一樣的自己;
3. 如果TA出現較長時間的嚴重焦慮,那就要陪TA去看專業的心理醫生。
二,快樂和痛苦是生活的常态
叔本華說:“痛苦是生命本身産生的,而生命又是意志的現象。”也就是說,痛苦是生活的常态,是有正面價值和意義的。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和障礙。就像是這次疫情,幸運的體質好的人,對他們來說,隻是一場感冒。但是,對于不幸的來說,也許就是九死一生。
如果我們的生命中出現了突發事件,比如我們生大病,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度過呢?
書中給我們建議:
1. 提升掌控感,比如主動去尋找相關資料信息,積極配合治療;
2. 多和家人溝通,讓家人多一點理解和關心;
3. 把生病的過程記錄下來,當成一次生活的暫停,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4. 向家人朋友表達感謝和愛意,在寶貴的時間裡,用語言和行動表達自己的愛。
書中有句話說得特别好:“疾病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接到的來自命運的戰書,它可以影響我們生命的長度,但未必能摧毀我們的幸福。”
三,學會釋放情緒和壓力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其實這并不是壞事,而是提醒我們該宣洩情緒了。學會宣洩情緒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運動、大喊、出遊、談心、寫日記等。
書中就提到了職業倦怠,指的是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不想和别人說話,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感,想辭職卻又糾結。
如果長期處于職業倦怠中,我們可能會感到壓抑、焦慮、沮喪、自我貶損等負面情緒,甚至還會出現失眠、頭疼、惡心、反胃等亞健康狀态。
我們該怎麼自救?
書中給出了以下建議:
1. 改變自身和工作的認知,降低期待和要求;
2. 直面困難,換一個新角度解決工作難題;
3. 合理飲食和作息,增強體育鍛煉;
4. 必要時,尋求專業的職業發展和心理咨詢。
職業倦怠其實也有好的一面,可以讓我們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選擇正确的職業發展道路。
寫在最後:
這本書适合每一個人閱讀,它是我們迷茫無助的時候的自我開導良藥,也是幫助他人的“救心丸”。
願你我遇到困難時,這本書可以給予我們支持和力量,同時也能學會關心陪伴身邊最重要的人,度過人生中每一次考驗。
附上目錄: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