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在天氣轉涼受了風寒時,都會有渾身酸痛或者肩膀肌肉僵硬的感覺,風寒就是風邪和寒邪結合而外束皮毛,使人的體表受寒,然後阻滞氣血經絡的運行,讓防禦部隊到達不了指定的位置,導緻外邪入侵。
自然界有“六氣”,分别是“風、寒、暑、濕、燥、火”。來維持自然界的正常秩序,如果有一方“氣”出了問題,那麼這個發生問題的“氣”就變成了一種危害自然界和人體平衡的邪氣了,而今天咱先聊一聊“風寒”二氣。
身體出現怕冷、無汗、鼻塞流涕、肌肉僵硬酸痛正是風寒邪氣束縛肌表影響肌表氣血運行的結果。
中醫認為,邪之來路亦即邪之出路。出現風寒症狀後要把握一個大原則:開表祛邪!
這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揉風池穴!
【風池穴】
是足少陽膽經、陽維脈的交會穴。陽維脈聯絡各陽經,膽經氣血在風池穴向上輸散于頭頸各部,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達頭頂之上,穴在項旁後發際凹陷處尤似池,為風之會,是風邪蓄積之所,故名。
【穴位定位】
位于後腦勺下方頸窩的兩側,由後發際向上找1寸左右。在和耳垂齊平的那個位置,有一個按上去感覺酸酸的小坑,就是風池穴了。
【穴位功效】
具有助于風邪疏散、壯陽益氣,能有效防治風寒感冒,并能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鼻塞等症狀,還能健腦提神、消除疲勞、緩解頸肩酸痛,使人頭腦清醒、耳聰目明等。
【操作方法】
雙手十指自然張開,緊貼後腦,以兩手的大拇指按壓風池穴。用力上下推壓,每次按壓不少于5~7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風池穴隸屬足少陽膽經,顧名思義是蓄積風寒之氣的地方。人體一旦招風受涼,最先感應到的就是風池穴。所以在風寒感冒的前幾天,風池穴常常就會隐隐作痛起來。經常按揉風池穴可以驅風散寒。就像在池裡的水還沒有蓄滿時就及時排放。風寒成不了氣候,當然也就不足為患了。
伏案工作久了,試着用兩手貼着頭皮,大拇指抵住風池穴,吸氣時頭後仰,吐氣時頭回正。這樣來回幾次,比喝咖啡提神更加健康有效,還可以緩解肩頸疲勞。
作者 心山育明德
給我一份關注,還您一份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