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紫砂壺的别樣文化

紫砂壺的别樣文化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05:08:54

  說到紫砂壺,不禁肅然起敬,想到它的文化底蘊,以及曆史,有一種别樣的激情,吸引着我。下面我們去看看紫砂壺的别樣文化吧!

  紫砂壺的别樣文化

  去看古今茗壺展,有許多從明清到現代的名家紫砂壺。

  這些紫砂壺聽說是可以出售的,但是展鑒會場上隻有号碼,沒有标價。

  為什麼不标價呢?

  “因為怕吓倒一般參觀的民衆。”主辦單位的人告訴我。

  确實,當我問了價錢,連我也吓倒了,當代名家的作品要價七八十萬,明朝清朝的都超過百萬了。一把可以盈握的紫砂壺竟有百萬身價,真是匪夷所思了。

  我喜歡紫砂壺,因為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紫砂壺的制作已經達到手工藝的高峰,即使不是名家,普通的工藝師也可以做出很有水準的茶壺。

  但是我覺得紫砂壺除了藝術的觀賞,最重要還是拿來泡茶的,唯有通過泡茶的這個動作,紫砂壺才算完成它被創作的意義。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身壺蓋間不容發,使茶水流暢之外,還應該能提味,使茶葉的滋味顯出最溫潤的境界。隻當成藝術欣賞的紫砂壺,究竟隻完成了一半。

  基于這樣的觀點,一把上百萬的茶壺會讓我們陷入緊張與執着,拿着百萬名壺泡茶,心裡一定很緊張,正好違背了泡茶時那松閑的心情。

  主辦古今茗壺展的人,看我對紫砂壺那麼有興趣,誤以為我是茶壺的專家,于是叫來服務員,把深鎖着的櫃子打開,一把一把地拿來給我欣賞和挑選,這才使我有機會将本來隔着玻璃櫃欣賞的壺拿在手上把玩。我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把定價從二十五萬到一百八十萬的名壺都仔細地摩挲一遍。

  我就像一個富有的買家,摸遍了總價數千萬元的茶壺,主辦的人有點着急,說:“林先生看看喜歡哪一把,我們先把紅點貼着,等展覽完後再給林先生送去。”

  我說:“能看到這些精美的茶壺,真是太好了,不過價錢太高了,我還得考慮考慮。台灣絕對賣不到這種價錢的。”

  當我走出茶壺展覽的會場時,有一種非常美好的心情,那欣賞茶壺的過程使我感到歡喜。對于這世間許多精美事物,隻要那種好感覺過了我們的眼,穿過我們的心,我們就算擁有了。就好像春天滿山的繁花或秋日的楓紅,我們看了,收藏在心裡,就已經是我們的了。

  回到家,我把在路邊以三百元買來的紫砂壺拿出來泡茶,想到今天的午後,我曾把玩過價值數千萬的名家茶壺,連那普通茶壺中普通的茶,也增添了芬芳。

  如何評判紫砂壺的價值

  宜興紫砂壺,不但是我國絕無僅有,而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因為材質獨特。原色主要有紫、紅、綠三種,可按不同的比例配製成各種泥料,變化無窮。原礦藏于黃龍山和青龍山的變通黃石岩和陶土夾層中,人稱“岩中泥”和“泥中泥”。民間稱紅泥為“龍皮”,紫泥為“龍肌”,綠泥稱“龍肋”。有“世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的說法。

  紫砂資源儲量有限,分布在山岩之下,開采費用會不斷增加。紫砂壺製作是一種獨特的傳統手工藝,一般需三年學成,若要達到能獨立設計製作則需十多年的不斷努力。聰明天資好而後天較努力的製作者,在學習製作過程中有機會多觀摹古壺受名師指點,與同道探讨,借鑒其它門類藝術品,并具極強的悟性和文化藝術修養,才能達到較高的藝術水準。作者的藝術高峰期比較短暫,所以一件精美作品極其珍貴。

  總結:原來紫砂壺不單單是文化的力量,它還有不菲的價值,它是我們的寶貴财富呀!現在對紫砂壺的認知又多了一層。(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7,作者:林清玄,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