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衆多的療法中,按摩的手法讓不少人稱奇,而推拿更是按摩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它是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療效非常顯着。那麼推拿都具有哪些作用,大家是否還能夠清晰的記得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去重溫中醫推拿的作用吧!
中醫推拿
中醫推拿是中醫療法中按摩的一種演變方法,它是通過按揉人體的不同穴位,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滑利關節以及行氣活血的效果。
《素問·血氣形志篇》中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舉痛論》中說:“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說:“因跌撲閃失,以緻骨縫開錯,氣血郁滞,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經絡,以通郁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愈。”
經絡遍布于全身,内屬于髒腑,外絡于肢節,溝通和聯結人體所有的髒腑、器官、孔竅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組織,再通過氣血在經絡中運行,組成了整體的聯系。推拿手法作用于體表局部,在局部通經絡、行氣血、濡筋骨,并且由于氣血循着經絡的分布流注全身,能影響到内髒及其他部位。如按揉背部十一、十二椎旁開一寸半的脾俞、胃俞能健脾和胃,按點合谷穴可止牙痛。由此可知,推拿治病不僅是以痛為輸,而且還必須根據經絡聯系的原則,循經取穴。
現在的醫學認為,推拿是通過物理刺激人體,從而引起人體作用區發生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的變化,以及局部組織發生生理反應的現象。
這種反應,通過神經反射與體液循環的調節,一方面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又引起整體的繼發性反應,從而産生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改變,達到治療效果。
推拿對局部組織的作用,據觀察,直接接觸肌膚操作的摩擦類手法,可以清除衰亡的上皮細胞,改善皮膚呼吸,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強皮膚光澤和彈性;強刺激手法,可引起部分細胞蛋白質分解,産生組織胺和類組織胺物質,加上手法的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皮膚肌肉的營養供應,使肌萎縮得以改善,損害的組織促進修複;手法的斷續擠壓,可增快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有人在狗的粗大淋巴管内插入套管,看到推拿後比推拿前淋巴液流動增快7倍;在家兔的兩側膝關節内注射墨汁,并對一側膝關節進行推拿,發現推拿後一側關節内的墨汁已移向遠處,未經推拿一側關節内的墨汁依然大部分存留)。
由于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的改善,加速了水腫和病變産物的吸收,使腫脹攣縮消除;牽拉、彈撥、整複等一些手法,如運動關節類手法,可解除軟組織的痙攣、粘連、嵌頓和錯位。
通過神經和體液兩個方面對局部部位進行操作的推拿手法能夠有效的對整個機體和其他的組織産生一定的刺激效果。而且中醫推拿可以有效的調整人體的神經系統所具有的興奮和抑制的相對平衡。
緩和較輕而又節律的手法,反複刺激,對神經有鎮靜抑制的作用。急速較重、時間較短的手法,對神經有興奮的作用。有人觀察推拿後腦電圖變化,見a波振幅增大,而且振幅增大的時間延續,這個現象可能是推拿後引起内抑制的發展所緻。
根據脊髓節段反射,推拿頸部,可以調節上肢及腦内血液循環,降低顱内壓,并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在l~2胸椎部,用振動和叩擊的手法,能引起心動反射,表現為心肌收縮;振動叩擊1~2腰椎,可使小骨盆充血;捏脊,可引起胃腸蠕動增快;按壓缺盆穴處的交感神經星狀結節,可發生瞳孔擴大,血管舒張,同側肢體皮膚溫度增高;推拿下腹部及大腿内側,可引起膀胱收縮而排尿,治療尿潴留;推拿腹部可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
推拿尚可引起血液成份和代謝變化。實驗室證明:推拿後白細胞總數和吞噬能力增加,白細胞分類變化中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紅細胞輕度增加,血清中補體效價、氧的需要量、排氮量、排尿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洩量也都有增加。
推拿的作用
一、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素問·血氣形志篇》說:"……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素問·調經論》也指出:"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緻之"。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之作用。由于按摩大多是循經取穴,按摩刺激相應穴位。因而,可使氣血循經絡運行,防止氣血滞留,達到疏通經絡,暢達氣血之目的。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二、調和營衛,平衡陰陽
營衛氣血周流,則可貫通表裡内外,髒腑肌腠,使全身成為一個協調統一的整體。營衛相通,氣血調和,機體皆得其養,則内外調和,陰平陽秘。明代養生家羅洪在《萬壽仙書》中說:"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
按摩就是依據中醫理論原則,結合具體情況而分别運用不同手法,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穴位,施術于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借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
三、健脾和胃,益氣生血
推拿不但能通過健脾和胃,促進氣血的生成,而且通過疏通經絡加強肝髒的疏洩功能來促進氣機的條暢,促使人體氣血充盈,條暢。
推拿治病
1.腰背肌勞損、半身不遂、各種脊柱炎
患者取俯卧位或屈肘前俯低凳坐位,操作者立其側。指掌伸直,用小魚際部着力,緊貼上背部脊柱兩側皮膚進行自上而下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式摩擦。此擦法具有全身性溫經散寒,祛風活血,壯腰強腎的功效。
2.腰骶部軟組織挫傷、腎虛腰痛、慢性盆腔炎
患者屈肘前俯坐位或俯卧位,操作者站其前側。手掌伸直,用全手掌面着力,緊貼腰骶部一側皮膚,進行向另一側方向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式摩擦。此擦法具有溫腎壯陽,行氣和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3.膝關節炎、髌骨軟骨病、膑腱炎
患者仰卧位或伸膝坐位,操作者坐其側。大拇指伸直,用大魚際部着力,緊貼膝關節周圍的皮膚,進行自下向上(從遠端向近端)或自内向外連續不斷的呈直線或弧線的往返式摩擦。此擦法對膝關節有溫經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4.肩周炎、頸肩疼痛綜合征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其後側。一手托住肘部,使患肩外展,另一手掌指并攏,微屈成虛掌,用大魚際及掌根部着力,在肩背部進行劃圓式或自下向上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式摩擦。此擦法有溫通肩背部經絡,活血止痛的功效。
5.腓腸肌痙攣
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立其患側。手掌伸直,用掌面、掌根部或小魚際部着力,緊貼小腿肚,進行自下向上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式摩擦。此擦法對小腿部有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
6. 胸悶脹痛、咳嗽氣喘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其前外側。手掌伸直,用全掌面着力,輕貼一側鎖骨下皮膚,向下至下胸部,進行自上向下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式摩擦。此擦法有寬胸理氣,平喘降逆的功效。
7.頭痛、感冒、眼花、視力減退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面對患者立其前。用一手掌扶住其頭頂部,另一手拇指微屈,以指面桡側着力,輕貼患側太陽穴處皮膚,其餘四指伸直,進行自上向下或劃圓式往返推擦,左右兩側可交替操作。此法對頭部有溫經散寒,醒腦明目的功效。
8.高血壓、頭痛、眩暈、失眠
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坐其頭頂前方。雙手食、中、無名三指伸直并攏,左右兩手分别輕貼于患者頸部左右兩側斜方肌處,進行自上至下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式摩擦。此擦法有疏通頭頸部氣血,開竅止痛,甯心安神的功效。
9.咳嗽、哮喘、腰背部肌肉勞損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其後外側。手掌伸直,用全掌面着力,緊貼一側胸背部皮膚,逐漸下降至腰部,進行自上向下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式摩擦。此擦法有溫肺驅寒,溫通經絡的功效。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中醫推拿,推拿的作用以及推拿治病等有關知識進行了非常具體的介紹,大家對中醫推拿的作用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認識。推拿不但可以治療病痛,而且還能夠強身健體,但是建議大家不要過度推拿,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