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人體穴位 身體自帶“六味地黃丸”可防病

人體穴位 身體自帶“六味地黃丸”可防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5 08:08:16

  在人的身體上是自帶很多的穴位的,對這些穴位進行相應的按摩的話是起到很大的治療的作用的,可是你知道這些穴位在哪裡嗎?你知道這些穴位通常是有哪些治療的功效嗎?可以緩解哪些疾病症狀?你知道人體的六味地黃丸指的是什麼嗎?接下來作文庫知識百科小編就和你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幾個養生穴位。

  将人體的這些穴位進行按摩的話,這些穴位就和藥方的效果是一樣的。

  六味地黃丸是人們熟知的補腎良藥,也是藥店裡常年的暢銷藥,其主要功效是滋補腎陰。

  六味地黃丸中共有六味藥,三味補藥、三味瀉藥,每味藥的劑量都很有講究。但中成藥中每味藥的劑量是固定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吃六味地黃丸就會上火。可是總找醫生調整劑量是件麻煩事,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解決呢?

  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我們的身體是自帶六味地黃丸的,你知道是哪些嗎?

  其實人身上有六個穴位恰好與六味藥相對應,經常對它們進行适當按揉,可以收到與服用六味地黃丸相當的功效。如果用藥物配合穴位,還能收到雙管齊下的效果。

  在六味地黃丸的方劑組成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稱為三補———熟地黃滋腎填精以養腎陰,山茱萸溫養肝腎以養肝血,山藥補益脾胃以益脾陰;澤瀉、丹皮、茯苓稱為三瀉———澤瀉瀉腎火,丹皮清肝火,茯苓祛脾濕。補中有瀉,是為了使補而不膩。根據這六味藥的特性,可以在人身上找到具有相似功效的太溪穴、太沖穴、太白穴———經常用手按揉這三個穴位可以補益腎、肝、脾;然谷穴、行間穴、大都穴———常按揉這三個穴位可以瀉腎、肝、脾之火、濕。以上六個穴位配合起來,便組成了人體自備的六味地黃丸,每天按一按不但能收到補腎陰、清虛熱的效果,還能避免因藥物劑量不當造成的危害。

  實際上,因為穴位具有良性、雙向調節的優點,因此不用擔心像服中藥一樣帶來滋膩的副作用,所以僅用太溪穴、太沖穴、太白穴三個補穴就可以替代六味地黃丸。由于腎為五髒之根,所以若進一步化繁為簡的話,隻按揉足少陰腎經的太溪穴即可以代替上述六個穴位,成為最簡便版的六味地黃丸了。

  這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推薦給你的人體自帶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了嗎?對于腎陰虧損的患者,有潮熱盜汗、遺精、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症狀是有很好的療效的,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人體常見的穴位有哪些按摩的功效。

  人體常見穴位的按摩功效

  1、合谷

  對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較高的防治效果,增強機體的防禦能­,對于白細胞具有雙向調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闆明顯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對甲狀腺機能具有調整作用,對血液循環功能有調整作用,­輕手法引起血管收縮,重手法引起血管擴張,能降低高血壓病人血中膽固朜的­含量。

  ­

  2、手三裡

  針刺對胃的蠕動,張力,排空及小腸的運動機能,具­有明顯增強作用。 ­

  3、曲池

  治皮膚的要穴,艾灸該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闆顯­着增加,具有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對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較高的防治­效率。 ­

  4、迎香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有效率達70~90%。 ­

  5、頰車

  對甲亢病人有治療效應。 ­

  6、人迎

  有顯着的降壓效果,尤其對收縮壓最顯着。­

  7、足三裡

  ①對胃的蠕動,張力,排空,大小腸以闌尾的運動機­能均有明顯作用,對胃酸和胃蛋白有雙向調整作用,②增強膽囊運動和排空能­力,使膽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調整血壓作用,④對病人血糖有影響,⑤能­使血液中細胞總數增加,艾灸足三裡,大椎,脾俞可使白細胞迅速上升,針刺­能使痛阈明顯升高,能促進神經再生,促進損傷神經的恢複。 ­

  8、豐隆

  針刺豐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縮反應,配曲池對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有顯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9、解溪

  能促進神經再生,促進受損傷神經功能的恢複。

  10、公孫

  針刺公孫穴對胃的裡蠕動,張力,排空,大小腸以及闌­尾的運動機能,均有明顯的增強作用,對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潰瘍­,幽門痙攣,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結語:人的身上是自帶很多的穴位的,這些穴位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幫助的,隻有經常的按摩這些穴位對于我們的疾病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小編推薦的人體最常見的這幾個穴位你知道了嗎?這些穴位的按摩功效你知道了嗎?人體自帶的六味地黃丸你知道在哪裡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