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大腦中的腦細胞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是說,腦細胞死一個就少一個。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要多注意吃一些健腦的食物,有助于保護大腦。
到底大腦需要什麼養分?哪些養分才是對的養分?
1、香蕉
專家建議可食用香蕉補充碳水化合物,因為香蕉所含的果膠,釋放葡萄糖的速度較慢,血糖不易高低起伏過大,影響大腦的營養補給。想讓大腦處于巅峰狀态,就得适時補充碳水化合物。
因為我們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而大腦最需要的能量來源就是葡萄糖。腦細胞跟其他細胞不同,專挑葡萄糖,無法依靠其他形式的能量。
2、全谷類
英國史旺西大學(斯旺西大學)心理系教授班頓(大衛班頓)曾針對一群一年級學童進行實驗,發現吃低胃腸道(升糖指數)早餐的孩子,在一系列腦力測驗中表現稍佳。
全谷類不僅是低胃腸食物,還富含維生素é及維生素乙群,葉酸,煙堿酸等。
維生素乙群不僅能幫助葡萄糖充分利用,也能協助蛋白質代謝,是維持腦細胞正常功能的必要營養素,葉酸則與神經發展,記憶力有關。
此外,全谷類富含纖維,還能幫助調節葡萄糖的釋放。
3、雞蛋
雞蛋不僅有乙群,優質的蛋白質也與制造細胞和神經傳導物質有關。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E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和鋅等活化腦力的營養素。
尤其是葉酸和維生素B12的。不少研究都指出,長期缺乏維生素B12的和葉酸,會使記憶力減退,甚至還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蛋黃中還富含卵磷脂,是人體合成乙醯膽堿(負責記憶力,提高反應時間和專注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
北卡羅萊納大學(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與杜克大學(杜克大學)的一項齧齒動物實驗還發現,卵磷脂的攝取還可能促進新的記憶細胞制造。
不過專家建議,蛋黃适量就好,每天約1?2顆蛋。豆腐,黃豆也都富含卵磷脂,也可做為健腦食物。
4、燕麥
燕麥在營養學界就被稱為“大腦的糧食”。燕麥是低胃腸食物,更含豐富的維生素乙,電子及鉀,鋅等礦物質,有助于空間記憶及認知。
燕麥也含有“β-聚葡萄糖”的可溶性纖維,能阻礙膽固醇的制造與吸收,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下降,因而減少心髒疾病,動脈硬化和中風危機,這三者都是失智症的已知肇因。
5、深海魚
腦部約60%是不飽和脂肪(包括約10%的ω- 3脂肪酸),因此攝取富含ω- 3的食物可保持細胞膜的彈性,使神經細胞的功能達到較佳狀态。
深海魚的魚油富含ω- 3;其中的DHA的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尤其是腦和視網膜的細胞膜無論在大腦皮質功能,記憶力維持,甚至胚胎與幼兒的腦部發育,DHA的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哈佛大學的研究就發現,血液中DHA的濃度高的人,日後比較不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
深海魚包括鲑魚,鲔魚,鲭魚,沙丁魚,鳕魚等,專家建議,用烤魚或蒸的方式,更能保留ω- 3。
别忘了莓類也含豐富維生素?。腦細胞合成主管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堿時,也需要維生素?的參與。
●要聰明,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很重要。人在睡覺時,腦的能量消耗其實更高達三分之二,因此在一夜睡眠之後,體内的葡萄糖大概也快用完了,所以早餐就是适時補充腦部所需的能量。而且最好選擇全榖類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能幫助孩子整個上午都穩定且平均地獲得身體能量。
因此專家建議,最佳的早餐組合就是碳水化合物(純麥片或全麥面包)+蛋白質(蛋或牛奶,優格)+水果。如果你選擇純麥片,可加些堅果類當作油脂來源。
損腦食物:
腌漬食物
包括鹹菜、榨菜、鹹肉、鹹魚、豆瓣醬以及各種腌制蜜餞類的食物,含有過高鹽分,不但會引發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而且會損傷腦部動脈血管,造成腦細胞的缺血缺氧,造成孩子記憶力下降,智力遲鈍。
過鮮食物
含有味精的食物将導緻周歲以内的孩子嚴重缺鋅,而鋅是大腦發育最關鍵的微量元素之一,因此即便孩子稍大些,也應該少給他吃加有大量味精的過鮮食物,如各種膨化食品、魚幹、泡面等。
煎炸、煙熏食物
魚、肉中的脂肪在經過200度以上的熱油煎炸或長時間暴曬後,很容易轉化為過氧化脂質,而這種物質會導緻大腦早衰,直接損害大腦發育。
含鉛食物
過量的鉛進入血液後很難排除,會直接損傷大腦。爆米花、松花蛋、啤酒中含鉛較多,傳統的鐵罐頭及玻璃瓶罐頭的密封蓋中,也含有一定數量的鉛,因此這些“罐裝食品”父母也要讓孩子少吃。
含鋁食物
油條、油餅,在制作時要加入明礬做為漲發劑,而明礬(三氧化二鋁)含鉛量高,常吃會造成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戒掉以油條、油餅做早餐的習慣。
過量咖啡因:咖啡因在于咖啡,茶,深色汽水,巧克力中,一天超過兩杯就有危險。
它會減少腦部及許多器官的供血量,提早老化,而且會使腦脫水,影響思考,畢竟我們的腦是由八成的水構成。
專家提醒家長,12歲以下都要避免接觸咖啡因,一方面腎髒代謝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排除體内咖啡因的速度較慢,且一旦上瘾要戒除就很痛苦,有時甚至會出現嚴重戒斷症狀,導緻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