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姑娘們可能都知道,花膠是美容養顔的滋補佳品,經常買回家自己炖制花膠來食用。不過,實際上,花膠除了美容養顔,還有許多其他的營養價值與食療功效。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花膠這種食物。
花膠即魚肚,是各類魚鳔的幹制品,以富有膠質而著名,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鳔,切開曬幹後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等,食療滋陰 、固腎培精 , 令人迅速消除疲勞及對外科手術病人傷口有幫助複完之效 。
别名:魚鳔、魚白、鳔、魚膠、白鳔、魚脬、縼膠、魚肚
禁忌人群:胃呆痰多者忌服。
中國人從魚中剖摘魚肚食用,可追溯至漢朝之前。1600多年前的《齊民要術》就記載有現今之所謂魚肚了。現存的花膠有百多種,每種花膠都是來自不同種類的魚鳔部分,價錢平貴在乎魚種的罕有程度而言。花膠是将大型魚的魚鳔(控制魚兒升降浮沉的器官)幹曆而成。頂級魚肚排名依次是魚膠之王:金錢鳘魚膠(黃唇魚)、白花膠(大白花魚)、黃花膠(大黃花魚)、鳘魚膠(大鳘魚)、門鳝膠(大門鳝)。
從中醫角度,花膠極有滋補食療作用,是取自魚鳔曬幹制成,一般會采用巨大的鲟魚、和大黃花魚為原料,由于各種花膠魚肚會随著不同魚類加工炮制,故魚鳔堅硬程度亦有異,可分成廣肚、花膠與炸肚三種,身價由每斤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花膠自古便屬于“海八珍”,而經過營養學的分析,猶如“達芬奇密碼”般,解開了花膠的“寶物”之謎。
功效與作用:魚鳔味甘,性平;歸腎、肝經。補肝腎;養血止血;散瘀消腫。主腎虛遺精;腰膝無力;腰痛;眩暈耳鳴;白帶;習慣性流産;血虛筋攣;産後風痙;破傷風;癫痫;再生障礙性貧血;吐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陰疽;瘘管;慢性潰瘍;皲裂;痛風;痔瘡。
營養價值:花膠與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花膠素有“海洋人參”之譽。它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魚鳔中含有的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質,是人體補充合成蛋白質的原料。且易于吸收和利用。它是以水溶液的形式貯存于人體組織中,從而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況和加速新陳代謝。現已證明,富含膠原蛋白質的食物可通過膠原蛋白的結合水,去影響某些特定組織的生理機能,從而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起到延緩衰老和抵禦癌症的效能。
選購:幹燥的鳔多壓制成長圓形的薄片,淡黃色,角質狀,略有光澤。黃魚的鳔較小,鲟魚及蝗魚的鳔大,并附有垂帶2條。質堅韌,不易撕裂,裂斷處呈纖維性;入水易膨脹,煮沸則幾乎全溶,濃厚的溶液冷卻後凝成凍膠,粘性很強。氣微腥,味淡。商品統稱為魚肚。鲟魚、鳇魚的鳔稱為黃唇肚或黃鲟膠。有切成線條的稱為線魚膠。産浙江,福建、上海等地。
食用方法:花膠首要有厚度,煲起不腥不潺和不溶化,食落念滑又爽口,才算極品;一般品質多數用來熬湯,品質高者亦可用來做成菜式。
食療方
一、冬蟲草花膠炖雞
材料:浸發花膠四件、冬蟲草五錢、雞半隻、火腿一兩、水适
做法:
⒈花膠、雞放入滾水中拖一拖,瀝乾。
⒉冬蟲草洗淨略修,與花膠、雞、火腿、水置炖盅内,加蓋慢火炖約二小時。
二、花膠排骨湯
材料:花膠3兩、排骨8兩、黃黨(黨參)1兩、杞子2湯匙、淮山5片、姜5片、蔥1棵
做法:
⒈花膠先用水泡浸,再用姜蔥水煲30分鐘,取出過冷河,切件。
⒉洗淨排骨,出水。
⒊鍋中注入适量的清水煲滾,加入所有材料煲滾,轉慢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
花膠,其實就是魚肚,魚鳔的幹制品,富膠質,故名花膠,也叫魚膠。
三、雞腳花膠湯
用料:雞腳8隻,花膠150克,冬菇6隻,姜1小 塊。
做法:
①雞腳斬去趾甲,洗淨出水過冷河。
②花膠先浸透發起,變軟切件。
③把适量清水煲滾,放火雞腳、花膠。冬8 姜同煲4小時,湯成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補氣,補腳力。
四、紅梅魚肚
用料:
水發魚肚400克。淨蝦肉250克,豬肥膘肉175克,雞蛋2個,熟火腿15個,水發香菇15克,蝦黃15克,青菜松25克。
調料:
濕澱粉20克,雞蛋清2個,紹酒30克,精鹽4克,白糖50克,蕃茄醬35克,醋15克,蔥末15克,姜末15克,味精4.5克,芝麻油15克,熟豬油150克(實耗約100克),雞湯200克。
做法:
⒈魚肚瀝盡水分,切成長6.6厘米、寬3.3厘米的骨牌塊12塊,用精鹽(0.5克)和味精(1克)腌喂10分鐘;
⒉蝦肉和豬肥膘肉合——起剁成細茸,加雞蛋清、精鹽(0.5克)、紹酒、味精(1.5克),濕澱粉(10克)調拌均勻。香菇、熟火腿切細絲;雞蛋用平鍋吊成雞蛋皮,切細絲;蝦黃切碎,炒熟;
⒊腌喂過的魚肚擺在案上,再把制成的蝦茸(約一半)均勻的抹在每塊魚肚上面(抹得要平滑光潔);
⒋然後将切好的香菇絲、熟火腿絲、蛋皮絲和蝦黃末、菜松點綴在蝦茸上面(要點綴得均勻、整齊),擺在盤内,上籠屜用小火蒸熟後,取出,擺在盤的外圈;
⒌炒鍋上火,加熟豬油(50克)燒熱,放入蔥末、姜末炝鍋,再添雞湯(100克)和精鹽(1.5克)、味精(1.5克),燒沸時,用濕澱粉(10克)勾成薄芡,淋芝麻油(5克),澆在蒸好的蝦茸魚肚上;
⒍另起炒鍋上火,加熟豬油(約100克)燒熱,将另一半蝦泥擠成元宵大小的丸子(約12個)下入鍋中,煎成扁圓的餅狀并呈金黃色時取出;
⒎炒鍋留底油(25克)上火燒熱,下入蕃茄醬炒一下,再放白糖、醋、精鹽(1.5克)、味精(1.5克),炒透後添雞湯(100克),再下煎好的蝦餅,移小火慢烯約3—4分鐘時,可将鍋端離火位,用箸一一将蝦餅揀出,擺在盤的裡圈。鍋内餘汁添芝麻油(10克)上火稍炒,澆在上面即成。
五、紅花鲢魚肚
原料:
幹鲢魚肚250克,菜膽10棵,金瓜30克,鹽、味精、藏紅花、雞汁、清湯、色拉油、生粉、白糖、明油各适量
做法:
⒈将鲢魚肚洗淨,氽水,撈出晾幹,用油發的方法漲發好,漂洗幹淨,改刀成塊,焯水。
⒉藏紅花用清水浸泡。金瓜蒸透,攪成泥。
⒊鍋上火,注入清湯,加藏紅花汁、鹽、雞汁、味精、白糖,放入鲢魚肚,勾芡,打明油,盛入容器内,點綴藏紅花、菜膽即成。
六、雞蓉燴的魚肚
主料:水發魚肚450克
配料:雞蓉100克、火腿絲少許、雞蛋
調料:精鹽、雞粉、味精、黃酒、姜、蔥、雞油、清湯、生粉各适量
步驟:
⒈将水發魚肚改刀備用。
⒉雞蓉用蛋清、生粉、精鹽、味精、雞粉、清湯調勻備用。
⒊将改刀的魚肚用清湯、姜、蔥煨透入味,鍋内注入清油至四成熱,入調勻的雞蓉,推勻雞蓉成棉花狀,與魚肚同燴即成。
制作關鍵:魚肚發透,不能有異味。調制雞蓉時要用清湯。推雞蓉時要掌握好油溫。
七、芙蓉魚肚
芙蓉魚肚的制作材料:
主料:魚肚100克,雞蛋清75克
輔料:火腿10克,油菜心50克,
調料:料酒10克,鹽3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豬油(煉制)5克,植物油15克,雞油5克,澱粉(玉米)3克,大蔥5克,姜2克
做法:
⒈ 魚肚切成斜刀長方塊,用澱粉拌勻,30分鐘後用水洗淨,然後焯水;
⒉ 熟火腿切末;
⒊ 油菜心洗淨後焯水;
⒋ 雞蛋清置于碗内,加精鹽、雞精、澱粉攪勻,用溫熱的油炒成片,成為芙蓉狀;
⒌ 魚肚用奶湯焯一下撈出;
⒍ 油鍋置火上,添底油,下入蔥段、姜片煸炒出香味,再下入奶湯和魚肚,用精鹽、雞精調好口味,移至小火上燒10分鐘左右;
⒎ 取出蔥段、姜片,再将炒好的芙蓉倒入炒勻;
⒏ 用玉米粉勾芡,淋些雞油即可裝盤,火腿末撒在上面;
⒐ 油菜心用奶湯、精鹽、料酒、雞精燒至入味,圍在魚肚旁邊。
八、蟹黃魚肚
主料:鮮湖蟹黃150克,水發魚肚300克。
配料:水發冬菇15克,火腿20克,黃瓜皮15克。
調料:白油75克,清湯200克,精鹽3克,料酒25克,味精1克,水澱粉25克,雞油25克。
烹饪工藝:
⒈ 将水發魚肚用清水漂洗幾遍,擠幹水分,切成6厘米長、 3厘米寬的塊,放入沸水中,加入少許精鹽、料酒氽透後撈 出,擠出水分。
⒉ 炒勺内放入白油5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姜米,倒 入蟹黃煸炒,烹入料酒,放精鹽、清湯少許,炒出紅油時,将 蟹黃盛出四分之三。
3.炒勺内留四分之一的蟹黃,再放入少許白油,加入氽過 的魚肚翻炒,邊炒邊放入清湯、精鹽、料酒、味精,用少許水 澱粉勾芡,然後盛入盤中間。
4.将盛出的蟹黃再倒入炒勺内,放入少許清湯,用水澱粉 勾芡,淋上雞油,蒙蓋在魚肚上即成。
九、椒麻脆魚肚
主輔料:草魚肚300克,白蘿蔔、胡蘿蔔、小米椒各少許。
制作流程:
将蘿蔔切細絲沖水備用,魚肚洗淨放入姜蔥水中煮熟後出鍋沖涼,将冷後的魚肚放入白醋中浸泡一小時後,沖淨醋味裝盤,小米辣調制成椒麻味淋汁即可。
十、海參炆
原料:水發海參150克、水發花膠100克。淨生菜葉100克、水發香菇4片、蔥、姜。蚝油、老抽、魚露、料酒、澱粉、高湯、香油、花生油。
操作:
1、水發海參切3厘米長的段,水發花膠切成4*4厘米的塊。用開水将海參及花膠燙一下撈出,用高湯煨好,蔥、姜拍破待用。
2、炒鍋置于火上,加入少許油,加調味,将生菜煸熟盛入盤内。炒鍋重新上火,放少許底油,下入蔥、姜煸出香味依次加入高湯、料酒、蚝油、魚露、味精,開鍋後,将蔥、姜拿掉不要,随後下入煨好的海參、花膠及香菇片,燒片刻,下入水澱粉勾芡,淋少許香油,盛在放有生菜的盤中即成。
花膠是對于美女們來說的養顔美容的佳品,也有許多其他的功效,各位讀者可以買些花膠按照上面小編給大家附上的食療方來制作,補養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