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做好食療對胃部健康好 能養胃的十種食物

做好食療對胃部健康好 能養胃的十種食物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22 05:22:11

  做好胃部的保養對大家的健康好,做好食療對大家的胃部健康好。下面作文庫知識百科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食物,經常吃對脾胃很好。

  能養胃的十種食物

  1、小米

  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虛弱者食用,是消化不良者的理想食品,小米還有防止反胃,嘔吐的功效。煮小米粥時,待粥熟後稍稍冷卻沉澱,可以看到粥的最上面浮有一層細膩的粘稠物,這就是粥油,粥油補益腎精、健脾和為、大補元氣的作用,特别适合慢性胃腸炎、慢性胃潰瘍者食用。

  2、山藥

  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山藥中所含的澱粉酶能加快人體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刺激胃腸蠕動,加快胃腸内容物的排空,非常适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食用。山藥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炒食、蒸食、拔絲,也可以與大米、小米、大棗一起煮粥食用。

  3、胡蘿蔔

  具有健脾化滞、潤燥明目的作用,适用于消化不良、夜盲症、角膜幹燥症等患者食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胡蘿蔔250克,加鹽3克煮爛,去渣取汁,每日3次服完,連服3天。

  4、白蘿蔔

  有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功效。古代醫籍中也有用“生嚼”白蘿蔔的方法來治療食積的記載。其實,古人選用“生嚼”白蘿蔔的治療方法是非常科學的,這是因為蘿蔔中所含的有助消化作用的澱粉酶、木質素等均不耐熱,在70℃的高溫下便被破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白蘿蔔雖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涼,因此不适合脾胃虛寒者食用,慢性胃炎、胃潰瘍者也不宜大量生食白蘿蔔,最好炒着吃或炖着吃。

  5、大棗(幹品)

  能培補脾胃,為調補脾胃之常用食品。自古被列為“五果之一”。據《本草綱目》記載,“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業”。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棗甘溫,少食健脾,多食則礙脾。脾胃虛弱者,可取大棗10枚,煎湯常服,亦可與小米、山藥一起煮粥喝。

  6、馬鈴薯

  具有益氣健脾,調中和胃的作用。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和習慣性便秘者,可取新鮮的馬鈴薯洗淨去皮切碎後,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每天早晨空腹服1-2湯匙,酌加蜂蜜,連續服用15-20天即可緩解。在此期間忌食刺激性食物。特别提醒,發芽的馬鈴薯一定不要食用。

  7、栗子

  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腎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患者食用。将闆栗仁蒸煮熟,研磨後制成糕餅,特别适合于食欲不振、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食用。用栗子和小米熬制的粥老少皆宜,可作為脾胃虛寒導緻的慢性腹瀉患者的食療佳品。

  8、南瓜

  适當的多吃南瓜對胃部健康好,也能保養大家的腸胃,南瓜細軟易吸收。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南瓜,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特别喜歡這看起來黃澄澄,吃起來軟軟糯糯的南瓜。南瓜有很好的養胃功效,它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以保護胃部免受刺激,其含有的膳食纖維非常細軟,易吸收,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9、蜂蜜

  這個對于腸胃的滋潤和改善是很不錯的,很多地區都有吃蜂蜜的習慣,而蜂蜜以其甘甜的口感以及養胃潤肺的功效更受到現代人的喜愛。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秋季最理想的滋補品。想養胃要喝桂花蜜。桂花蜜被譽為“蜜中之王”,具有很好的養胃作用,加醋可減肥,拌奶可潤膚。

  推薦吃法:蜂蜜宜用溫開水沖服,或兌入溫牛奶、豆漿中食用。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應慎喝蜂蜜,過敏體質者尤其是對花粉過敏者,也應盡量避免進食蜂蜜。

  10、扁豆

  多吃扁豆可以發揮其中的效果,扁豆被稱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醫認為,扁豆味甘入脾胃經,主治脾虛有濕、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腫。中醫書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扁豆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

  推薦吃法:白扁豆煮熟搗成泥可做餡心,與熟米粉摻和後,可制作各種糕點和小吃;白扁豆與紅棗、桂圓肉、蓮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間傳統的滋補佳品。白扁豆宜與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強。需要注意的是,扁豆中毒事件頻頻發生,因為扁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較耐熱,隻有将其加熱到100℃并持續一段時間後,才能破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