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15 07:37:14

  導語:甲狀腺相關性眼病于1991年由A.P.Weetman命名,又稱格雷夫斯眼病、甲亢性突眼等,是一類累及眼眶及眼周組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具有器官特異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居眼眶病首位,臨床症狀嚴重,嚴重影響着患者的生活、工作質量及心理健康。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具有器官特異性的疾病)(1)

  編輯

  一、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發病率居眼眶病首位,嚴重影響着患者的日常生活

  1、概述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與遺傳、環境、免疫等因素相關的累及眼眶及眼周組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體發病機制不明,本病發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現為突眼、充血、水腫,甚者視力下降、失明等,嚴重者有損容貌,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産生極大的困擾。

  它與中醫的“鹘眼凝睛”、“魚睛不夜”等相類似,中醫認為其發病與肝脾腎密切相關,病位主要在肝,活動期肝風、肝火多見,穩定期肝腎陰虛多見,痰瘀既是緻病因素,又是病理産物,貫穿疾病始終。TAO居眼眶病發病率的首位,25%-40%格雷夫斯病患者會發展成為TAO。

  TAO的最常見病因是Graves病,甲狀腺腫瘤或橋本甲狀腺炎及某些非甲狀腺疾病也可能導緻TAO。TAO按發病機理可分為非浸潤性突眼和浸潤性突眼,非浸潤性突眼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增多而導緻的交感神經興奮和眼肌緊張度增高。

  浸潤性突眼是眶後組織的自身免疫炎症反應所緻,其在持續6-12個月後可進入穩定期,它的輕重程度和甲亢的程度無明顯關系,它與甲亢發生的先後順序為:43%可同時發生,44%甲亢先于突眼發生,5%僅有突眼而無甲亢。TAO按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意大利一項單中心研究結果顯示。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具有器官特異性的疾病)(2)

  編輯

  初診為Graves眼病的患者,輕中度、中重度及重度的發生率分别為20.0%、5.8%和0.3%。TAO患者常見露白、眼球突出、流淚、眼睑閉合不全,嚴重者可出現視力下降、眼球固定、暴露性角膜炎甚至失明等,嚴重者有損容貌,不僅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而且對人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2、病名認識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患者是以眼珠逐漸脹硬突起,眼球轉動靈活度減退,呈凝視狀,白睛紅赤猶如鹘眼,眼睑腫脹猶如魚胞,視力減退、甚則失明,由于胞睑腫脹、目珠突出嚴重而緻睡覺時上下眼睑無法閉合為臨床特征的眼病。

  在古代醫學文獻中,雖無系統描述甲狀腺相關眼病的專著,但其臨床特征、病因病機及治療方法散在分布于經典方書、中醫外科、眼科、醫案等專著中。祖國醫學對該疾病的命名主要根據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多将“鹘眼凝睛”、“魚睛不夜”、“神目自脹”、“狀如魚胞”、“目突出眶”等稱謂與此病相對應。

  《諸病源候論》中的“目珠子脫出候”,即目突出眶證,最早記載了與甲狀腺相關眼病有相似的症候。清·黃庭鏡《目經大成》曰:“目如火,脹于睑間,不能開閉,若野廟兇神與花缸變魚之目,凸起定凝,故曰魚睛不夜。”

  鹘眼凝睛首見于唐·孫思邈《銀海精微》,原書記載:“五輪振起,堅硬不能轉運,氣血凝滞,睜然如鹘鳥之眼,凝視不運之貌,難辨人物,因形而名曰鹘眼凝睛”,《審視瑤函》形容其:“若廟堂兇神之目,猶鹘鳥之眼珠,赤而定凝”。鹘眼凝睛在《秘傳眼科龍木醫書總論》中又稱為鹘眼凝睛外障。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具有器官特異性的疾病)(3)

  編輯

  現代醫家大多稱其為“鹘眼凝睛”,鹘,鹘鸼也,鷹屬,《注》曰:“似山雀而小,短尾,青黑色,多聲,江東呼為鹘鸼。”因甲狀腺相關眼病的眼部特點與此鳥相似,故以此鳥命名極為貼切。清·顧世澄《瘍醫大全》雲:“夫名鹘眼凝睛者,蓋鹘烏之眼凝視不運,此病長大堅硬,礙塞睛珠,視物不能運動,故以名之。”

  二、了解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的病因病機,強調整體辨證和局部辨證相結合

  1、古代認識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目珠子脫出候”言:“目是髒腑陰陽之精華,宗脈之所聚,上液之道,肝之外候,凡人風熱痰飲,漬于髒腑,陰陽不和,肝氣蘊積生熱,熱沖于目,使目睛疼痛,熱氣沖,擊其珠子,令脫出”,“肝氣盛,為血有餘,則病目赤”,肝開竅于目,外感風熱,内為痰飲之邪所困,相互搏結。

  日久則内生肝熱,上沖于目,故目珠突出。《聖濟總錄》雲:“夫人多有之,源憂恚有甚于男子”,憂恚傷肝,肝氣郁結,女子以肝為先天,故女子發病率高于男子。“禀乎母氣者多”,子女有此病考慮來源于母親,表明先天禀賦不足可能為該病的病因。

  《目經大成》雲:“項強,面赤燥,目如火,脹于睑間,不能開閉……乃陽邪亢害,風熱壅阻,下竅不通,上竅亦塞”,指出目赤是由風熱上擾所緻,常伴項強、面赤燥、便秘等不适。“鹘眼凝睛,此驟然所感,非久患之症,因五髒皆受熱毒”。

  宋代醫家王肯堂在其著作《證治準繩》中提出鹘眼凝睛“乃三焦閉格,陽邪實盛,亢極之害,風熱壅阻,諸絡澀滞,目欲爆出矣”,《普濟方》中雲:“鹘眼凝睛是本形,欲識根源何所起,腦中風熱髒中蒸。”皆表明該病陽邪實盛,内外熱毒壅盛上沖于目,而緻目珠突出澀痛、白睛紅赤、結膜充血、胞睑腫脹。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具有器官特異性的疾病)(4)

  編輯

  陳實功《外科正宗》認為:瘿病初起多為實證,日久發展多為虛證;《靈樞》載:“肝足厥陰之脈……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颃颡”,甲狀腺與眼以肝經相連,憂恚氣結則傷肝,肝失疏瀉,津液運行、輸布受阻則内停,痰濁内生;“風為百病之長”,肝風協熱損傷絡脈,日久傷陰耗氣,而出現胞睑腫脹、眼球運動受限、目珠突出、乏力等症。

  2、現代認識

  現代醫家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總結前人診治甲狀腺相關眼病的經驗,結合臨床不斷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辨治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的體系。對甲狀腺相關眼病有其獨特的見解,強調整體辨證和局部辨證相結合,病位上立足于肺脾。

  認為二髒在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上相互為用,“肺為主氣之樞,脾為生氣之源”、“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提出甲狀腺相關眼病眼睑腫脹的病機為肺脾氣虛,水液失治;立足于“肝開竅于目”、“肝受血而能視”、“肝脈連目系”等中醫理論,指出肝風内動為甲狀腺相關眼病眼睑退縮的基本病機。

  肝火灼目為甲狀腺相關眼病急性期的基本病機。本病病因為先天禀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損傷、環境因素,病位在目,病本在肝,與脾腎密切相關,痰、火、瘀、毒為其病理因素,本虛标實、虛實夾雜為其病理特點。

  甲狀腺相關眼病的主要病因為情志、飲食、環境,足厥陰肝經循行經過頸前,上連目系,“風輪”、“肉輪”對應五髒之肝脾,“木乘土”,肝病傳脾,故肝郁脾虛為甲狀腺相關眼病的基本病機。本病與憂怒過度、體質因素及太過疲勞密切相關。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具有器官特異性的疾病)(5)

  編輯

  從玄府理論出發,立足于“玄府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氣液出行之腠道紋理”、“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路也”理論,認為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由于髒腑結熱,或風熱蘊結,陽邪亢害,上犯目系而緻目之玄府郁閉。

  該病主要病機與肝脾腎相關,主髒在肝,肝氣郁結,氣郁化火,濕熱内積,痰生血滞瘀阻,脾虛失健,痰濕内盛,加之風邪外襲,則郁火痰瘀,日久耗傷肝腎之陰,陰虛火旺,陰虧損陽,日久陰陽兩虛。本病病機初起為郁為熱,久則為虛為瘀(熱),與肝損目傷密切相關,氣逆、火炎、陽亢上擾,日久陰虛火旺亢于上。

  非活動期格雷夫斯眼病患者病程長,氣陰兩虛,血行不暢,瘀滞經絡,故氣陰兩虛,痰瘀阻滞;日久傷陽,陽氣虧損,髒腑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痰飲内停,阻滞氣機,氣滞血瘀,痰瘀互結于目而緻TAO,故陽氣虧虛,痰瘀互結為其主要病機

  三、雷公藤有利于治療疾病,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雷公藤是我國第一個研究利用的中草藥抗炎免疫調節劑,素有“中草藥激素”之稱,性涼,味苦辛,有大毒,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雷公藤涼以瀉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祛風、活血通絡以止痙;痰濕皆為津液代謝失常的病理形式,日久阻礙血行而成瘀,雷公藤除濕、活血通絡,瘀去痰消,相輔相成。

  随着現代醫學的發展,雷公藤提取物可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等多種免疫性疾病。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雷公藤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應激、抑制抗體生成、調節免疫等功能。

  甲狀腺相關眼病靜止期還會加重嗎(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是一類具有器官特異性的疾病)(6)

  編輯

  結語: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病位在肝脾腎,主髒在肝,正如清·沈金鳌所雲:“瘿之為病,其症皆來五髒,其源皆為肝火”,肝火亢盛,木旺乘土,脾虛濕盛,痰結瘀阻,日久耗傷肝腎之陰,陰損及陽,陰陽兩虛,故活動期以肝風内動、肝火熾盛、風熱外襲為主,穩定期常見肝腎陰虛,陰虛火旺,甚至陰陽兩虛,痰濁、瘀血貫穿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的始終,既為緻病因素,又為病理産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