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仁每天在忙什麼?
不是在找睡好覺的方法,就是在去找睡好覺方法的路上,哈哈~
最近,可仁在網上看到一張傳說出自南懷瑾先生的“萬病方”,據說此藥方效果顯著,能改善失眠、能降血壓、能消大肚子……可調理很多疾病。
看了很多網友的經驗交流貼,可仁也忍不住鑽研起“萬病方”來了。
01、什麼是萬病方其實”萬病方“最初名為”肚臍貼“——主要是将藥物貼在肚臍上,後來因為适用範圍很廣,久而久之被稱為“萬病方”。
據考證,“萬病方”最早出自于南懷瑾先生著作《我說參同契》第五十四講,原文如下:
大約二十幾年前,日本人發明的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以治腸胃病。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這個在道家叫灸臍法。
根據南懷瑾先生的說法,“萬病方”其實就是将桂圓、花椒、艾絨按一定比例混合打爛後,在晚上睡覺之前,挑小指甲大小的用量置于肚臍眼上,再用膠帶貼住就可以了。
02、“萬病方”的原理關于此方的原理,南懷瑾先生的解釋是,這個方子能促進身體水火交感,也就是說,火在下,就是元氣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涼在上。用了之後,“早晨睡醒嘴也不苦了,腳底心還發暖,冬天腳都不怕冷的,一定長壽”。
而在去年,就有官方媒體針對這個方子,采訪了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袁勇博士。
袁博士表示,肚臍是中醫裡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是我們身體的一大要穴,又有“命蒂”之稱,小孩兒在沒出生的時候就是靠着臍帶從母體裡吸收營養,所以向内連着人身的真氣真陽,能大補陽氣。
袁博士從中醫學角度闡釋道,臍腹屬脾,所以刺激神阙穴,能治療脾陽不振引起的消化不良,全身性的陽氣不足,包括四肢發涼怕冷、月經有血塊等多種病症。
“花椒、桂圓、艾絨這三味藥是溫性的,虛寒體質者比較适合這個方子”,袁博士解釋道,比如有些虛寒體質者,體質比較弱,新陳代謝不夠快,身體就積累了一些毒素,而通過調養身體,新陳代謝更快了,毒素就從身體中排了出去,所以就會變苗條。
03、方子雖好但要對症下藥袁博士認為,這款肚臍貼,不是所有的病都能用。若是虛寒體質者,确實會有一定效果。比如,可以緩解痛經、怕冷、寒性便秘等症狀,有無效果的關鍵在于是否對症。
倘若不是虛寒體質者,換做熱性體質者,不僅不能調理身體,反而會适得其反,出現口腔潰瘍等上火反應。
怎樣判斷是否屬于虛寒體質呢?
袁博士說,專業醫生的判斷會更準确,若是自己判斷,可根據觀察一些身體反應,比如,是不是具有怕冷、容易手腳發冷,大便拉稀,吃生冷食物會拉肚子等症狀,即可做一些初步判斷。
04、治療失眠有待觀察看來“萬病方”的确對虛寒體質有好處,不過,關于“萬病方”能改善失眠的說法,大多來源于一些網友的自身反饋,目前還沒有比較權威說法,可仁期待能有更多關于此藥方的科學研究,讓睡不好覺星人都有一個好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