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都是水做的。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其機體中占比最高的成分都是水,最低也有60%以上。其中水生生物高于陸生生物,水母、海蜇甚至高達97%~99%。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在胎兒時期,胎兒的含水量約占體重的90%,嬰兒出生後降為80%,成年後又降至60%~70%,而老年人隻有60%以下。人的老化過程就是人體失水的過程,當人體失水20%就會危及生命,可見水對人體是多麼重要。
現代人越來越了解水的重要,從外到内都積極補水。皮膚使用各種補水、鎖水的化妝品,體内是每天8杯水的定量,不可謂不重視。但生活中天生水靈的姑娘卻越來越少,不化妝就不敢出門的妹子越來越多,為什麼呢?因為人們誤解了水。
現代醫學認為,體液潴留在組織間隙内就是水腫,潴留在體腔内就是積液。臨床上的各種疾病,比如過敏、炎症、内分泌失調,以及女性經期、妊娠,乃至心、肝、腎的嚴重病變,像心髒病、腎炎、肝硬化等,都能導緻水腫。其中與消化系統關系最密切的,要數營養因素導緻的水腫,比如戰争、饑荒年代的營養不良性水腫。脾胃病攝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礙導緻的水腫,是最為常見的。
傳統醫學認為,水腫是體内水液潴留,泛濫于肌膚,形成頭面、眼睑、四肢、腹背,乃至全身浮腫的病證。如《黃帝内經•靈樞•水脹》中說:“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卧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胫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因為“水不自行,賴氣以動”,所以有氣的水才是活水,沒氣的水就是死水,也就是中醫講的痰、飲、水、濕。水腫的形成源于全身氣化功能的障礙,而與氣化功能關系最密切的是肺、脾和腎,特别是脾。
脾在水液輸布中起着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黃帝内經•素問•經脈别論》說:“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髒、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也就是說,脾負責把水谷中多餘的水分分别向上、向下轉運輸送到肺和腎,通過肺氣與腎陽的氣化功能,轉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如果脾失健運,就會導緻水液内停,形成水腫,因此《黃帝内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那麼說到這裡,肯定很多朋友都有點着急了,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夠健脾祛濕,化解水濕呢?這裡給大家推薦的是白扁豆。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經、胃經,最善于健脾利濕,對于體液潴留的水腫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至于怎樣吃,這裡給大家送上一個小方子——白扁豆山藥粥。
原料:白扁豆30克,山藥60克,粳米100克。
做法:煮粥食之。
适用:脾虛有濕的神疲乏力、水腫潴留、食少便溏。
專家介紹:李乾構(壹号專家健康說),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專家、BTV《養生堂》重要嘉賓,著有《大國醫——脾要輕補,胃要嬌養》一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