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的農耕文明産生了二十四節氣,認為暑有大小之分,月初為小,月中為大。大暑節氣有曬伏姜、喝伏茶、燒伏香、送“大暑船”等習俗。天氣濕熱,很容易導緻身體受潮濕氣過重,做好防暑降溫的措施。
大暑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大暑節氣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産物,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應夏季炎熱程度的節氣,大暑表示炎熱之際。
大暑節氣風俗
1、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别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2、曬伏姜,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
3、燒伏香,大暑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