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曉雙
5月26日,在貴陽舉辦的數博會上,航班管家發布了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空鐵聯運展示系統。
空鐵聯運,簡單來講就是航空與鐵路之間的聯合運輸。盡管近年來,我國空鐵聯運不斷升級,但與廣大旅客的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航班管家将民航航班與高鐵車次相結合,通過數據篩選比對算法,利用互聯網前端技術進行3D圖形化界面展示及功能開發,最終為旅客輸出可供其自由選擇的多種出行方案。
以貴陽全球空鐵聯展示系統為例,航班管家基于貴陽市的航班高鐵運力、機場車站流量、進出時刻數據,以及換乘最長銜接時間、換乘最短銜接時間、跨天銜接時間、紅眼航班時刻等各個環節多維度,進行數據綜合加工和計算,展示了貴陽通過空鐵聯運方式可到達的城市數量。
其實在旅客層面,空鐵聯運已經被廣泛應用了,但大數據和算法能夠幫助用戶更精準做決策。
航班管家數據業務部總經理王磊介紹,旅客搜索出發地和目的地,平台會展示推薦的航班和高鐵的出行方式看似簡單組合,但不同城市規模不同、航班量和高鐵車次不同,怎麼能夠讓旅客更好銜接,中間需要通過算法。
王磊表示,“在出現大規模航班延誤的時候。機場沒有備選航班,旅客沒有其他可以走的方式,我們會向旅客推行高鐵或高鐵 航空的出行方式,并提供智能中轉服務。”
空鐵聯運除了可以降低時間成本外,在一些出行選擇上價格成本也更低。航班管家CEO王江表示,“中國在過去十年開了很多二線城市直飛歐洲、澳洲、北美的航班,票價非常合适,我們整個高鐵線路發達,可以很輕松和國際航班連在一起,達到出行時間有效、價格又很便宜,這是空鐵聯運未來非常大的一個增長趨勢。”
不過目前民航航班延誤率高于鐵路,空鐵聯運方案也存在着失敗的可能性。王磊表示,“對于可能失敗的情況也會有相應的保障,比如推出相應延誤險的保障和措施,用戶一旦在中間銜接失敗,可以通過保險的方式,彌補一些損失。未來通過算法和各種數據的優化,我們給用戶提供的服務應該會越來越好。”
空鐵聯運正成為交通大趨勢。去年5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與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簽署推進空鐵聯運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将在完善空鐵聯運基礎設施、創新空鐵聯運産品、提升空鐵聯運服務、擴大空鐵聯運信息共享、推動空鐵聯運示範工程5個方面展開合作,促進綜合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
除了為旅客提供服務外,航班管家表示,還将通過與航空企業、鐵路局等單位的業務合作探讨、對民航及鐵路乘客日常出行的需求調研,結合自身的數據積累與技術積澱,開發“空鐵聯運出行系統”,包括線路分析與選擇、運力分析與決策、流量分布于預測、吞吐趨勢與态勢等功能模塊,為各行業企業提供精準運力決策方案、為政府職能部門提供相應監管決策方案。
近年來鐵路不斷提速,在短途出行上,航空與高鐵的競争日趨激烈。對于這種競争,航班管家CEO王江認為,“在短途、雷雨季,高鐵會有優勢顯現。對于競争要動态觀察,并不是一方進入就損害另一方利益。而是由于競争,雙方都帶動了一些新市場變化,新的用戶體驗和新空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