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雲南院長金龍
也許你經常會被這樣一系列問題困擾:
為什麼那些真正厲害的人能賺取普通人一生都可能賺不到的錢?
為什麼同樣的起點,相同的學曆,畢業幾年之後有的人可以一飛沖天,節節高升,職場人生像開了挂一樣,有的人卻起起落落,最終難成大事?
為什麼說真正看清過去二十年房價漲幅隐形邏輯的人财富都急劇增加了,而你這些年卻一直在猶豫、判斷房價的漲還是跌?
為什麼同樣是融資,有的人在金融市場一飛沖天,而有人卻因融資杠杆虧的一貧如洗?
為什麼從某種意義上講鄧文迪開挂式的人生和羅永浩彪悍的人生在底色上是一緻的?
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禀、運氣超好麼?事實上,無論是天賦還是運氣,都是概率問題,靠這些抵達成功,都是難以持續複制的。那些真正厲害的人,憑什麼能這麼優秀?這就不得不說到——杠杆思維。
一 什麼是杠杆思維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提到杠杆思維,大家都會想起這句耳熟能詳的話。這句話出自于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這就是物理學上我們所講的“杠杆原理”,也可以簡單表述為用最小作用力撬動比自身重很大的東西。
1.杠杆原理
杠杆是一種簡單機械。通常,人們把在力的作用下能繞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稱之為杠杆。在生活中根據需要,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狀。跷跷闆、剪刀、扳子、撬棒、釣魚竿等,都是杠杆。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杆,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杆,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杆。
在深入介紹杠杆思維之前,我們先追溯一下杠杆原理的起源與發展。在東方,戰國時代的墨子已經對杠杆有所觀察,在《墨子 · 經說下》中說“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标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标必下,标得權也”。這兩條對杠杆的平衡說得很全面。裡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變兩端重量使它偏動的,也有改變兩臂長度使它偏動的。
在西方,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杠杆原理。阿基米德首先把杠杆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杆原理。
這些公理是:
(1)在無重量的杆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挂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将平衡;
(2)在無重量的杆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傾;
(3)在無重量的杆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挂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将下傾;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隻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挂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杆原理。
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杆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借助杠杆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船隻順利下水,在保衛叙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鬥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如果用數學公式來表達,公式可以寫成: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在現實應用中,亦可抽象為極簡公式,我們稱之為——ABC杠杆模型:A×B=C,其中A 是你的資源,B是你的能力内核,C就是你撬動的目标。一句話解釋就是:盤點你的資源,找到你的能力内核(杠杆點),然後放大撬動目标C。
2.杠杆思維
杆思維則是杠杆原理延伸出來的另一種在思維層次上的表述,杠杆思維用極小的成本去撬動極大的資源,從而做到收益最大化,這樣的思維方式我們稱之為杠杆思維。“撬動杠杆”的訣竅在于,找到推動事情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決定性因素,即是這個杠杆的支點。但其實杠杆不僅可以撬動地球,還可以撬動信息、物質、情感和能量。
杠杆思維無處不在,關鍵是找到支點并加以利用。
資源是有限的,核心是為了解決效率以及效果的問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根據物理學基本定律,我們知道省力不省功是一個基本假設,比如營銷雖然省力了,但是利用了腦袋裡的資源,杠杆是一種資源互換的結構。金融是跨時空的資源調度,你要撬動未來的錢,就要現在承擔利息。是能量守恒和質量守恒。
比如在社會系統當中,就是借用系統的勢能,資源分布是不均勻的,具備内在規律和内在結構,結構決定上限。勢能就是資源流的趨勢,比如資金資本的勢能,錢生錢,在股市裡融資融券,其實就是利用了資本市場的勢能。知識也是一種勢能。 股市裡熊市來了,國家隊不是每隻股都去拉,股市是由預期與共識共同撬動,共識撬動資金,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A股牛市大漲的時候,藍籌龍頭券商都會暴漲,券商漲,資金流向和注意力關注度就會很集中,然後帶動了别的闆塊跟風,這就是典型的尋找杠杆點,達到杠杆效應的案例。這裡的杠杆就是利用了信息杠杆裡的共識與注意力杠杆。
比如在心理傳播中,近段時間所有人都在關心疫苗,在頭條裡添加疫苗的關鍵詞,閱讀量就會非常好,這就是利用了社會當前的信息傳播機制,巧用信息杠杆的杠杆點,标簽、熱搜、關鍵詞等都是信息杠杆,這樣傳播就會非常省事,十倍于之前的效果。 比如人群的突發事件,不能所有人都去說服,共識成本太高,怎麼做呢,尋找到意見領袖,大家都認可他,有認同,那他就是人群中的杠杆點,就會比每個人解說都有效果。比如這次疫情,鐘南山院士就是杠杆點。
杠杆原理其實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驅動力之一。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事物都存在杠杆的影子,大到金融投資、社會規章制度的制定、企業的頂層設計,小到買房、找工作等。
杠杆思維的核心在于用盡可能少的成本去撬動更多的資源,從而達到收益最大化。杠杆的訣竅在于找到事情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換句話說,杠杆思維,也是一種借力與硬核的思維方式,誰要是能掌握杠杆思維,并且熟練運用,找到杠杆中最核心的關鍵要素,他就能脫穎而出。
3.杠杆思維的兩個核心要素
杠杆思維有兩個最核心要素,一個是杠杆本身,另一個是支點。杠杆要足夠長,自身堅實,支點要硬核,才可以發揮放大作用。
3.1杠杆
杠杆就是你可以調動的資源,支點就是核心能力。常用的杠杆有很多種,我們重點介紹以下幾種杠杆:資源杠杆、信息杠杆、時間杠杆、資本杠杆和影響力杠杆。
(1)資源杠杆
資源有很多,在工作中産品和團隊都可以理解為資源。用産品驅動增長就是很好的案例,同樣是咨詢服務的頂級公司,埃森哲就是把咨詢服務産品化,實現了高速的增長,跻身世界500強,本質上使用了産品杠杆,而麥肯錫是利用團隊的力量和優質的知識庫不斷實現擴張,做到全球咨詢公司的食物鍊頂端,本質上是采用了人才杠杆策略。
(2)信息杠杆
利用信息杠杆除了前文我們提到的利用熱點,關鍵詞等提高傳播效率,有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尋找和利用信息環境形成自己的優勢。下面用馬雲的故事看看,這位中國最頂級企業家是如何利用信息杠杆的。
“1995年的馬雲,沒什麼資源優勢。但是,1995年他在西雅圖看到互聯網的時候,他獲得了信息優勢,通過互聯網這個工具,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這成為了他的第一個杠杆。他用這個杠杆撬動了以前他難以觸達的資源。所以,信息優先對馬雲一直非常重要。我比别人知道得更早,我才有機會先作決定。現在的他,一年有1000多個小時在飛機上,滿世界飛。你要相信,作為一個50多歲的人,這樣的日程絕不舒适。兩天去一次機場,不斷跨時區,來回倒時差。大部分年輕人都吃不消。馬雲這樣做,是為了和全世界最頂尖的、對當下世界有最深刻理解的實踐者、觀察者、思考者直接交流。所以馬雲會和政治家、經濟學家、企業家和科學家、藝術家都去建立交流……在信息優先這件事上,馬雲擁有的信息寬度,在中國企業家中是絕對頂級的。”
(3)時間杠杆
巴菲特在投資領域最為人熟知的是價值投資,他的滾雪球理論也包含着時間杠杆的精髓。有人把它稱之為時間複利法則,而我們認為本質上,是利用了時間的杠杆,長期持有,享受增長的紅利,放大了投資收益,所以滾雪球理論的兩個核心要點就有一條是坡道要足夠長,這本質上就是時間尺度的度量。
(4)資本杠杆
資本市場的融資業務,互聯網創業公司的融資發展,滴滴和拼多多在每輪融資中,都用到了資本發展,助推企業的發展。
資本杠杆在金融投資中應用最廣泛,比如房産投資,就是一種簡單的杠杆效應,通過30%的首付以撬動100%的房産。比如通過部分貸款經營公司,這些都是資本杠杆。過去的十多年,很多人因為在一二線城市購置了房産或土地,實現了大幅度的資産增值,本質上也是借助了金融和時間兩重杠杆的作用。資本杠杆,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花10塊錢,能幫我掙100塊錢,那麼我應該想辦法讓這10塊錢能變多大就變多大,以此獲得更多倍的收益。在财富獲取過程中,有的人通過出賣勞動力掙錢,有的人通過信息差掙錢,也有的人利用資本杠杆掙錢,其中,資本杠杆是最快速的讓财富翻倍的一種手段之一。當然,在資本杠杆中,它是不分方向的,你的收益可以最大化,但也有可能會是損失最大。
(5)影響力杠杆
影響力和注意力向來是密不可分的。注意力經濟時代,注意力是稀缺的,消費互聯網的衆多應用本質上都是在搶奪用戶的注意力資源。羅永浩抖音的直播帶貨能成功,在很短的時間内,償還了近4個億的債務,以及李雪琴能在脫口秀大會上的快速走紅,本質上都是建立打造了他們個人的IP,有了粉絲基礎,具備了影響力,借助抖音app這一類科技工具,加上影響力杠杆,快速實現爆發。
3.2支點
對于個人來說,就是支撐你能重複成功的底層能力。很多人一直在困惑,為什麼有的人成功可以複制,有的項目可以快速連鎖,而有的卻不行。其背後的深層邏輯就是支撐你複制做大的支點。那到底哪些才算上支撐成功複制做大的支點呢?
第一,好産品不是支點,做出好産品的流程和機制才是。好産品是結果,可以算是杠杆,但絕不是支撐一個人或一家企業複制做大的支點,能長期做出好産品的流程和文化機制。比如網易的産品研發文化,騰訊的賽馬機制等都是比較優秀的産品研發機制,所以巨頭們可以不斷跨越非連續性,接力增長。
第二,好員工不是支點,培養好員工的制度才是。大家都知道阿裡的中供鐵軍,馬雲也多次公開表示,阿裡最大的财富是阿裡的人才培養機制和組織文化,正是這樣的制度才支撐了淘寶、螞蟻、阿裡雲等多個行業巨頭。
第三,好用戶不是支點,獲得好用戶的方法才是。你正好把店開在了全市著名的加班公司旁邊,所以健身房生意特别好,這點不可複制,你開第二家店時,如何找一個“加班公司集散地”,找到有效流量的方法論,這個才是關鍵。大部分人的單點成功很難複制,就是因為沒有找到導緻自己成功的支點,就直接上了杠杆,老闆自己從來都是不可複制的,把自己當成核心競争力的老闆都做不大。
二 為什麼杠杆思維對我們如此重要
我們把杠杆原理稱之為人類認知曆史上最偉大的原理之一,那它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又有何價值呢?
生活在現代這個不确定性主色調的信息社會,面對各種維度的競争,我們的資源是有限,我們的能力和能力圈也是及其有限的,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懷揣着夢想,渴望成功,想在有限的時間内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基于這些條件,你就必須具備合作能力,學習能力,專注能力,及時調整複原的能力,究其本質,都是要借助一系列的活動不斷累積資源和能力,最後實現目标。這其實就是一個發現并設計利用杠杆的過程。
杠杆原理雖然根植于物理學,但通過其拓展出來的杠杆思維,對我們卻非常有用。和其他思維模型一樣,杠杆思維可以應用到其他許多領域。我們不僅要了解杠杆原理,更重要的是體會杠杆的這種思維方式,也就是是通過關鍵點做很少的努力,就能夠産生顯著的持久的促進,從而撬動巨大的成果。杠杆思維能幫你複制自己的核心能力,做大做強。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面對挑戰時,重要的不是參與競争的力量差異,重要的是你擁有的力量差異能不能形成杠杆效應,讓整個社會系統認可這點差異,并且不斷放大這個差異。那麼你就會從一開始的一點點優勢,變成壓倒性的優勢。
三、如何設計并運用杠杆思維杠杆原理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驅動力之一,基于此衍生出來的杠杆思維的應用在生活中幾乎随處可見,從剪刀到起重機,從天平到自行車。在金融市場上,杠杆更是第一性原理,個人買房、企業負債經營、創業投融資等都是利用杠杆。所以,金融機構幹的就是提供杠杆的活,金融的本質之一也是杠杆,金融這個行業就是杠杆的行業,就是資金使用的放大器,用少量資金撬動大量資金。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的是,這種放大效應是有兩個特征的:
第一,它是不分方向的,你的收益可以放大,損失也可以被放大。杠杆用得越激進,這種放大效應就越強烈。
第二,放大效應的最終結果,取決于資金使用的地方。如果你的資金是被配置在一個低效的,或者是錯誤的地方,那麼,這種放大效應就更容易形成泡沫。那如果有大規模的配置錯誤,甚至就可能造成全局性的崩盤。
更重要的是,杠杆的這些基本邏輯并不隻适用于金融市場,正如前面提到的,杠杆原理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驅動力,也因為它包含着兩種特别重要的思維模式。一種是借力,另一種是硬核。
1 借力
以小力撬動大力,這就是杠杆的核心。人發展的根源在哪?就在于我們能找到各種杠杆,以更少的能量創造更大的能量。著名投資人吳軍曾說過,科技的進步就是人類生存的最大杠杆。比如說長矛的發明,使我們智人在同等的力量、體積的情況下,投擲的距離有了急速的進步,成為種群競争的勝者;同樣的,蒸汽機、電腦、通訊技術的發明,都是讓人類獲得了更大的能力,
換句話說,杠杆思維是借力的思維,因為給定生物的天然或者天生的禀賦差異,它并不是那麼巨大。誰要能拿到最優的、最長的那根杠杆,最成功地借力,誰就能夠在競争中脫穎而出。這樣的道理在人類社會關系、個人的成長中是非常适用的。
名校也好,名企也好,都是杠杆。同樣的專業,985大學的畢業生就能夠得到更多的面試機會,同樣的創業項目,BAT出來的創業者就會得到更多VC的關注,更容易拿到啟動資金。人際關系網絡也是你的杠杆,優質人際網絡的本質就是他們能夠以更低的能耗,發現更好的機會,更高效地完成事情,去創造新價值。
所以說,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它的發展過程中,找到合适的杠杆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合适,就是平時說的,适合自己,也就是能力杠杆。那更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适合某個時間節點,也就是時間杠杆。李佳琦的成功,抖音的崛起,羅永浩的直播帶貨轉型成功等都是這些杠杆之力的一個小小側面而已。
2 硬核
除了借力之外,杠杆原理中還有一個核心要素是什麼呢?支點。
沒錯,如果你沒有支點的話,多長的杠杆都是白做工,如果支點不是實實在在,而是虛的,那就更麻煩,因為它會導緻短期内一個虛幻的放大效應。換句話說,杠杆效應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起作用,硬核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這個道理其實在個人成長上就更顯著了,這個杠杆的支點是什麼呢?就是個人的核心競争力。一個缺乏核心競争力的人,就是缺乏核心資産的金融産品。這種産品的杠杆沒用,即使短期有用,也是泡沫。社會上有一類人,各種飯局、應酬不斷,馬總王總李總全都認識,你就會覺得他能量很足。但是,你發現他真正辦個事兒的時候,這些應酬的關系根本沒用。所以,他這種所謂的杠杆,因為沒有支點,都是白費力氣。而一個具有硬核的人,你就會發現,借力周邊就變得非常容易。隻要你有内核在,杠杆是容易得到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杠杆是創造的而不是碰到的。
3 如何設計杠杆
除了認知到杠杆思維裡最關鍵的借力與硬核思維,也可以參照這樣的四個步驟來設計個人的杠杆系統。
第1步,确認好的杠杆機會
第2步,尋找合适的杠工具
第3步,要有堅定的信念
第4步,循環重複之前的全過程
在金融杠杆的案例中,有個經典案例不得不提,那就是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交易員——約翰·保爾森。默默無名的他,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一戰成名,通過預測次貸危機,設計了一套完美的杠杆機制,大膽地做空美國房地産,500天的時間保爾森賺了近1400億人民币。
他的杠杆設計步驟大緻如下:
首先通過數據研究及跟蹤分析,保爾森發現美國的房地産市場有系統性累計風險,尤其是次貸。這是他發現了杠杆機會。
其次,保爾森開始尋找合适的杠杆工具,不同于普通的等比例放大收益和風險的杠杆工具,保爾森發現了一種非對稱的杠杆工具,簡單說就是作為對沖基金經理的保爾森在市場上找到了一種可以從房地産危機的次貸爆發中收益的保險産品,并大舉買入。付出的是1%的保費,一旦危機爆發,收益接近百倍,這就是杠杆的力量,也是非對稱的機會,保爾森當然不會放過。
最後,保爾森堅定信念,一直在咬牙努力堅持,為什麼說咬牙呢?因為雖然是1%的保費支出,但也畢竟是每月近1億美元的保費。最後,不到一年,次貸危機大爆發,保爾森一戰成名。
四、總結最後,總結一下。“杠杆思維”不僅僅是物理學的概念,也是我們人生最應該掌握的一種思維方式。用好杠杆思維,它不僅可以讓你事半功倍,以小博大,它還可以讓自己更幸福。當然,前提是在正确的方向上使用杠杆,讓他發揮正向的作用,因為杠杆是一把雙刃劍。一次使用也許不一定立竿見影,很多時候,杠杆思維還需要借助PDCA的循環來不斷優化,改正,知道達成目标。
杠杆不是唯一重要的,硬核的支點與杠杆一樣重要,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終身學習,具備長期思維的底層邏輯。在當下這個時代,隻要你足夠勤奮,擁有目标,無論什麼場景下,你都可以巧妙的利用“加杠”的方式,更高效地獲取自己想要的,利用杠杆思維,從認知自我開始,撬開你想要的未來,如何去加持杠杆,放大能力圈,是我們成長必備的思維模型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