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世界上三大飲料之一,而飲茶之風最早出現在中國,這一傳統習俗一下就保持了幾千年的曆史,對于中國來說茶葉是物質的,但是茶文化的精神早已烙下印記。武漢文化是曆史上發展茶葉一個重要的城市,史稱“茶葉港”。
武漢史稱“茶葉港”,茶文化曆史悠久,近代成為聞名世界的茶葉貿易中心。目前,武漢仍然是華中最大的茶葉集散地,有香港路、崇仁路、陸羽茶都等5個茶市,年交易額逾10億元。以黃鶴樓茶葉公司為龍頭,全市茶産業近年迅速發展,茶葉基地達8。5萬畝。
很多人知道,“茶聖”陸羽出自湖北天門,卻鮮有人知武漢還是一座茶文化非常深厚的城市,曾經茶樓林立,茶商遍天下。一百多年前,漢口被歐美人士譽為“茶葉港”,甚至一度成為世界茶貿易之都。
茶聖陸羽,孤兒出身,八世紀唐朝竟陵(天門)人,靠一和尚哺養長大,24歲後去全國遊方,後在浙江湖州着成了全世界首部《茶經》。陸羽的《茶經》是正宗,是原創性的茶文化、茶道茶藝。
《茶經》三卷十個部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陸羽汲取儒、道、佛、墨(非攻、兼愛)文化精神,行萬裡路,破萬卷書,花二十年功夫寫就《茶經》,堪與“五經”比美。
湖北五峰的采花毛尖出名,也許很多武漢人還不知道,在東湖景區中心的磨山,有一片頗具規模、出産好茶的茶園。茶園坐落在磨山南麓,陽光充足,三面環湖,氣候濕潤,1979年開始大規模種植茶葉,出産品質優良的東湖毛尖。
磨山綠茶最着名的是“綠羽白浪尖”,色澤鮮綠,白毫顯露,清香味爽,回味悠長。着名文學家書法家李爾重曾為東湖的茶葉揮毫潑墨:“東湖白毫勝銀針,綠羽遠過碧螺春,世上都說龍井好,白毫綠羽更上乘。”
東湖盛産好茶,是有曆史文化淵源的。東湖水果湖附近的茶港,早年通過東湖直達長江,是武昌周邊地區茶葉交易的集散地。民國時期,一些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湖北名人紛紛在東湖邊建起了别墅和茶園,将東湖作為修身養性度假休閑的世外桃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