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鹭島,樂音飄揚的鼓浪嶼,遠近聞名的嘉庚精神,和美麗的寶島台灣隔海相望,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廈門。除了這濃厚的人文氣息廈門最為吸引人的便是便是美食了,天然的海港帶來了小吃文化大全裡豐富的海鮮大餐等等。
自當代中原人民移居廈門起,宋元明清曆代均有“外鄉人”來廈定居。他們來廈的同時也帶來了中原飲食文化。如鄭成功擴大對外貿易、鴉片戰争、“五口通商”乃至廈門淪落,西方和周邊的國家飲食進入廈門,與本島盛産的蟹、蝦、魚、貝相結合,形成了廈門獨有的多元化美食。
沙茶面,是廈門人最常見最平常的小吃了。無論清晨或黃昏,随處可見賣沙茶面的小店。沙茶面的妙處,是湯頭,再加上自選加料:瘦肉、魚丸、鱿魚等琳琅滿目二三十種,絕對内容豐富,風味獨特,值得一試。在色澤金黃、味香鮮辣的沙茶面中大快朵頤的享受鹭島美食,痛快淋漓的品味廈門生活。
來廈門當然要吃海鮮,滿街的海鮮大排檔讓人口水直流。海蟹、花蛤、鮑魚、鱿魚等,原汁原味的海鮮配上廈門獨特的醬油水烹調工藝,那滋味真讓人回味無窮。廈門吃海鮮的地方衆多,但吃之前必須要問清楚價格,貨比三家,切莫遇上宰客的商家。
用閩南話講是“蚵仔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小吃。香鮮細膩、美味可口。海蛎味道有點腥,如何去腥并保持鮮味,海蛎的新鮮程度至關重要。通常,為了去除腥味,有些廚師會在海蛎裡拌入雞蛋。海蛎煎的做法是把蛋圍在海蛎煎的周圍,保持了海蛎的原味,味道甚是鮮美。
葉氏麻糍是鼓浪嶼很有名氣的店,據說是“島上唯一可以占道經營的小攤”。葉氏麻糍的餡有三種,甜而不膩,淡淡的香味,溫潤的味道。師傅在現場即賣即做,動作迅速,熟練的手法令人眼花缭亂。包麻糍的人手要保持幹淨,銷售時收錢用筷子夾或由助手收找,以保食品衛生。
燒仙草絕對是夏日的美味冰品,同時有去幹降火的功效,備受人們的青睐。切成小方塊的仙草,加入已預先炒熟或煮熟之去皮花生、芋圓,紅豆,薏米等材料,加糖攪拌後食用即可,是炎熱消暑的聖品。炎炎夏日,來杯燒仙草吧。
花生湯是福建沿海地區風味獨特的甜湯佳點,清甜爽口,滋補潤肺。廈門的黃則和花生湯店頂着百年老字号的名氣,能将花生湯弄得湯色乳白,清鮮甘甜;花生片酥爛而不碎,入口即化,讓人覺得甜到心頭。同時可以搭配鹹點吃,味道很贊。
炸五香是有特殊風味的廈門名點,佐餐下酒均宜。炸五香既是小酌佳點,亦是佐餐食品下酒好菜。其味香酥可口,制作較為簡便,在各大餐廳、酒樓或街頭小攤也随處可見。食用時切成小塊,蘸以各色調料,入口香、酥、脆,妙不可言。
廈門的燒肉粽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潤不膩,精工細作等特點。色澤紅黃閃亮,多以香菇、蝦米、栗子、豬肉、糯米為原料,包好後的粽子要等開水煮沸時鮮粽才下鍋燒,吃時配上沙醬、蒜蓉、紅辣醬、調味醬油,味道可口非常。需提醒一點,肉粽要趁熱吃,否則味道大減,因此燒肉粽,名副其實。
廈門魚丸湯以草魚為主料,油菜、胡蘿蔔、芹菜為輔料,姜、鹽、白糖、胡椒粉、澱粉、雞精、香油為調料,色淡鮮香,值得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