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梨子
驚蟄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别離。春回大地,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2、蛋
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據說是因為驚蟄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隻有以蛋喂食,飽食後它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喂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喂給人們自己啦。
3、炒豆
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将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黃豆真的是價廉物美,對于女人來說,它含有的異黃酮素又能産生與雌激素荷爾蒙相似的效用,降低血液膽固醇,保護心髒,預防乳癌骨質疏松的情況。
4、玉米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義。
5、芋頭
贛南閩西一帶的客家人,在驚蟄這天要在熱水中煮帶毛的芋子、炒黃豆(代表消滅多種蟲害)。中醫認為芋頭可補中益氣,因其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緻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6、醪酒
春天到來,人的全身汗毛孔也開了,西北有些地方在驚蟄節要家家戶戶喝醪酒、吃雞蛋煎餅拌芥末汁,驅除身體積存的寒氣。
7、煎餅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
8、炒合菜
“春雷陣,蟲兒鳴”,驚蟄期間乍暖還寒,肝氣旺易傷脾,所以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山藥等甜食以養脾。所以在北京地區,講究吃春餅卷炒合菜, 淡雅宜口,也求合美之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