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甯老友粉已經成為南甯的标志性特色小吃,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遊客都紛紛品嘗. 老友粉是到南甯必吃的美食之一,由百年名小吃老友面演化而來,是南甯小吃的金字招牌,口味鮮辣,湯料香濃,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
2、柳州螺蛳粉
地道的螺蛳粉裡應該找不到一粒螺蛳或者螺蛳肉,這點讓很多第一次接觸螺蛳粉的朋友大為困惑。其實所謂螺蛳粉是指用螺蛳熬制的湯煮粉,取其鮮味,而棄食螺肉。雖然螺蛳粉裡沒有螺蛳,卻往往有炸豆腐皮,炸酥起泡的豆腐皮吸味能力很強,在湯裡打兩個滾後,吸飽了鮮辣味,帶着一點酥脆感,吃起來非常過瘾。在廣西的各路米粉中,螺蛳粉是辣度最高的。
3、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桂林鹵菜粉最講究鹵水的制作,其工藝各家有異,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
4、蒲廟和武鳴的生榨粉
最傳統的生榨米粉來自南甯蒲廟鎮,生榨米粉以軟、滑、香,還有與衆不同的微酸而聞名。據說,這種微酸的形成并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過程中由于産生了一種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後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這種“馊味”,那才正宗。
5、賓陽酸粉
廣西賓陽酸粉作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誘人而聞名遐迩。
賓陽酸粉屬于涼拌粉,把濃香的醬汁和酸甜的酸醋拌到蒸粉托裡,配以叉燒肉、燒腸、炸波肉、炸肉排、臘牛肉巴、酸黃瓜、花生米(或者油炸黃豆)、蒜末(香菜等)、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
6、桂平羅秀米粉
羅秀米粉因産于桂平市羅秀鎮一帶而得名。是桂平最著名的特産之一,被譽為“中國一絕”。
羅秀米粉以條細勻稱,外觀潔白、油亮,質地柔韌,耐煮,細膩,潤滑,食之爽脆而聞名遐迩。有人做過試驗:将曬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牆壁猛擲20次而不碎;用剛切好的粉絲150根(重約200克)挂在橫木上,能将70公斤重的小夥子吊起并在上面蕩秋千。
6、融安濾粉
濾粉至今早已發展成為融水地區人民的大衆食物,融水乃至以下的鄉鎮、農村,大家的早點、午餐經常都離不開濾粉。鄉民們每在趕街圩的時候,吃一碗濾粉當作午餐或者下午茶,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的必然。濾粉在融水有很悠久的曆史,相傳為清朝時融縣(今融水)的農民所創。很多從外地回來的人第一要吃的,就是濾粉,因為外地沒有。
7、羅城大頭粉
大頭粉的主要原料是優質大米。它的做法是先用磨好的粘米團(像面粉團一樣)放到有許多漏洞的木闆上,然後反複向下揉搓擠壓,讓粉條逐根落到燒開了的大鍋水中,蓋一會蓋子大火煮一下,然後撈出放上油,配上精心調制的配料,就能嘗上可口美味的大頭粉了。
8、玉林生料粉
生料粉,是玉林獨具地方風味的傳統風味食品。所謂生料是指豬肝豬腸瘦肉片等豬雜,生料粉起于民間,解放前就已出名。至今已遍及南甯、桂林等城市。
9、玉林和梧州的牛腩粉
牛腩粉是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因以調制好的熟牛腩做佐料而得名。起于民間,解放前就已出名。至今已遍及兩廣。
10、玉林牛巴粉
所謂牛巴粉就是以牛巴(一種油潤的牛肉幹)作為主料的米粉。
玉林牛巴,其顔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濃郁,鹹甜适口,鮮美爽口,韌而不堅。色澤暗亮,氣味醇香,肉質細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肉質細而有嚼勁,吃後滿口生香,堪稱地方一絕。
11、防城卷粉
防城卷粉是選用優質大米(一般的大米沒有韌性),經過一夜浸泡,用石磨磨成槳備用;把配料(配料一般是由雲耳,肉碎,蝦肉等組成)均勻地灑在薄薄的、透明的、細膩潤滑的米粉上,再用一條細細的竹子一卷,一條晶瑩透亮,熱氣騰騰的卷粉就到了你的面前,你的面前早已有了一碟肉未上湯,你可以把卷粉放到湯碟上慢慢享用,你能吃醋的話,也可以加醋。
12、陸川卷粉
陸川卷粉是流行于桂東南陸川縣一帶的漢族傳統風味食品。新稻收割後,農家将新米加 水浸泡幾小時,摻以蒸熟米飯,磨成漿,放一層米漿入鋁盤,蒸熟成片,卷成筒形,即可食 用,有“嘗新”之意。加上韭菜、豬肉、花生以及多種調料後食用,或将配料作為餡心卷入 粉中食用。鄰裡之間互贈品嘗。走訪親戚時也習慣将它作為禮品。
13、欽州豬腳粉
欽州豬腳粉是廣西欽州名氣最大的傳統名小吃之一,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是欽州的招牌美食。
欽州豬腳粉選當地特有的上好米粉或河粉,配以調制好的熟豬腳,加入多種佐料而成,豬腳色澤豔麗、有曲折感,肥而不膩,脆而不硬。食用時,一碗湯粉加一塊油得發亮的豬腳,配一小碟的辣椒醬,非常适合肉食主義者。
14、全州紅油米粉
全州紅油米粉系全州縣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食品。它既可作主食,也是理想的風味小吃。 在廣西的米粉種類中,能與柳州螺蛳粉比紅的,全州紅油米粉算一個;能與各地湯粉比鮮的,全州紅油米粉也算一個。在全州居住,早上叫醒人的,不一定是鬧鐘,而可能是破窗而入的紅油米粉湯香,然後聽到樓下店老闆或者顧客那熟悉的聲音:“再來個二兩,多給一點黃豆!”
15、天等雞肉粉
第一次吃的時候覺得這粉真是奇葩,白切雞切成塊後用另外的小蝶盛放澆一些醬汁,粉就是一碗光溜溜的光頭粉,什麼也沒有,賣相真是不好。但一下口,才知雞肉粉的用心良苦,粉的湯是雞湯,粉浸入湯裡吸收湯汁,非常鮮美,放任何東西都會破壞雞湯的美味,哪怕是一片菜葉。
16、北海海鮮粉
顧名思義,就是用海鮮來做配菜或者湯底煮出來的米粉,一般到過北海的遊客都會吃上一碗海鮮粉,既過了一把海鮮瘾,又能填飽肚子。
17、南甯粉蟲
粉蟲是廣西傳統小吃之一。始于清代。因其形似蟲草故名。食之韌軟。可配以豬肉、牛肉或雜燴做成炒粉蟲、粉蟲湯。和其他米粉壓榨煮熟不同,南甯的粉蟲是手工一條條搓出來的。
18、隆安粉利
粉利是壯族原生态的稻米制品,經過石磨磨成漿,然後經過蒸煮而成。廣西地區一般會在過年期間食用粉利,以讨大吉大利之意。
19、貴港橋圩鴨肉粉
橋圩鴨肉粉近年來在城區越做越大,越來越受歡迎,秘訣當然隻有一個:好吃!鴨肉不容易做得好吃因為比較騷。橋圩人做鴨肉喜歡使用梅子、姜、白糖、酒,把鴨肉的騷味去掉,酸酸甜甜,非常開胃,比飯店裡的冰梅鴨有過之而無不及。
20、貴港東龍酸粉
貴港市東龍鎮特色小吃,主料主要用米粉、牛肉巴、油炸花生、酸黃瓜、酸豆角、油炸脆、叉燒、香菜等,佐料主要有米醋、秘制調料等。東龍酸粉屬“腌粉”類,所采用的米粉扁而寬,外觀如“河粉”。作為“腌粉”,東龍酸粉與其它地方腌粉有所不同,首先米粉做工來自純手工,其腌料既香又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