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30 00:32:12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1

蘇東坡是一個樂天派,而且是無藥可救的樂天派。

林語堂為蘇東坡立傳時,給他這位偶像羅列了一長串新奇身份和标簽,“無藥可救的樂天派”就是其中一個。

讀過《蘇東坡傳》,讀過蘇東坡的詩詞散文,你就不難知道,這位聞名于世的大文豪不管身處何地,也不管何種境遇,他總是以一份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态面對日常,認真細緻地對待一飯一蔬、一飲一食。

“在這世間 ,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這樣一句話,或者說這樣一種人生理念,同樣适用于近千年前的東坡居士 。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2

宋神宗元豐三年,四十四歲的蘇東坡在新舊黨争中失利,被貶谪黃州。在這裡,他與妻兒過上男耕女織、歸園田居的農人生活。

黃州僻漏多雨、氣象昏昏的自然環境,包括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未能阻擋蘇東坡對于生活本身的熱情。他帶領家人開墾東坡,種植大麥,搭建雪堂,修築水壩,開挖魚塘……

種種事情親力親為,自給自足,他在這裡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農夫。正如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所言:蘇東坡最可愛之時,莫過于自食其力謀生活的時候。

農忙之餘,蘇東坡喜歡鑽研美食。東坡肉就是一道拿手好菜,他還專門寫了一首《豬肉頌》:

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他說,黃州豬肉實在好,價格又很低,有錢的人不願吃,沒錢的人又不會做,我呢,早上起來吃上它兩碗,既果腹又美味。具體做法是這樣的:鍋子洗幹淨,放入少許水,燃上木柴,用虛火慢慢煨炖,不能急,不用趕時間,火候足了,味道自然就美。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3

貶谪黃州,仕途失意的際遇反倒激發出蘇東坡在文學創作上的一個高峰。他在這裡寫下了《赤壁賦》《記承天寺夜遊》等千古流傳的美文。

對于這裡的鄉野生活,他覺得自己活成了陶淵明,并且抱有如此人生信念:“某現在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樂事。有屋五間,果菜十數畦,桑百餘本。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隻可惜未能如他所願,在雪堂住了三年,接到朝廷指令離開這裡。

去年春天我去往杭州,在西湖邊一家餐館品嘗了一盅東坡肉。其實,肉也不過還是那種味兒,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樣,真正品嘗的并非豬肉,而是一份情懷,一種與蘇東坡有關、與唐詩宋詞有關的味道 。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4

宋哲宗紹聖元年,年近花甲的蘇東坡被貶谪嶺南。

那時的嶺南今非昔比,交通堵塞、地域偏僻,又遠離親友。這些現實情況并沒有讓蘇東坡灰心喪氣,他一如既往地以随遇而安的态度面對人生不同的旅途與際遇。

在此,蘇東坡為酒寫頌作賦,嘗試釀造桂酒,盡管結果不盡人意。不管怎樣,至少說明他在過一種熱氣騰騰的生活。

嶺南惠州雖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四季如春的氣候給這裡的人們帶來一項福利,那就是能夠品嘗各種鮮美水果。蘇東坡曾在一首詩作中寫道: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就為着能夠吃到新鮮荔枝,蘇東坡就說他自己甘願長居此地了。

不抱怨,不挑剔,不管物質多艱苦,始終胸懷一顆達觀灑脫之心,日子總能過得苦中作樂。

惠州谪居期間,蘇東坡給弟弟蘇轍寫了一封信,他沒有訴說生活艱辛,也未發洩貶谪帶來的憤懑,而是分享一道最新發明的美食:烤羊脊。

在惠州,鑒于谪官這一身份,蘇轼不能與其他官員争買羊肉,所以每次他都囑咐屠夫留下一些羊脊骨。

他在信中教蘇轍這道美食的具體做法:将羊脊骨煮熟,過了水,灑上酒,抹上鹽,烤至微焦。剔撥一天,往往隻有一铢半兩些許肉,但是味極美,品嘗起來呀有蟹的味道!每隔三五天他就要吃一次,感覺大補。

當我讀到這篇《與子由書》,尤其是 “得微肉于牙綮間,如食蟹螯逸。”一句,不由地想起明朝文人金聖歎,臨刑前留給兒子最後一句話:花生米與豆腐幹同嚼,有火腿滋味。無奈的悲哀也好,因荒誕而滑稽也罷,這種調侃當中必然蘊含了趨近極緻的豁達、無可救藥的樂觀。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5

蘇東坡也是這樣一種人,他非但沒有因為買不到肉而心懷怨恨,反而另辟蹊徑自制“烤羊脊”,還為此美食沾沾自喜,在信中向弟弟嘚瑟一番,臨了還不忘調了那些望着骨頭垂涎三尺的狗狗一侃——用此法,則衆狗不悅耳。

他說,把骨頭上的肉都剔除幹淨,估計那些等着啃骨頭的狗要不高興了,呵呵。

給讀者的感覺是,蘇東坡好像全然忘了自己遭受貶谪,他隻活在當下,醉心于美食。

蘇東坡的美食之路(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6

紹聖四年,蘇東坡再次被貶往生活條件更加艱苦的儋州。在這裡,“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

即便如此,依然未能磨滅他對生活的熱情。他與當地百姓打成一片,與他們講故事,談笑風生。飲食上也學着入鄉随俗,嘗試着與當地居民那樣吃老鼠、蝙蝠、蝦蟆這些重口味食物,

在兒子蘇過協助下,蘇東坡發明一道最新美食,并且以詩作記之:

香似龍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南海金齑鲙,輕比東坡玉糁羹。

要論這道佳肴香味,聞起來,跟龍涎一樣香甜白淨,品嘗之下,好似牛乳,甚至更加清澈。總之,棒棒哒!字裡行間洋溢着詩人為之自得的意味。

蘇東坡在晚年時期寫過兩句詩,算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誠然,從某個角度看,蘇東坡這一生,不是貶谪某地,就是走在被貶的路上,始終流離颠沛。可是不管身在何處,他總能随遇而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處之泰然。有江風明月、詩詞歌賦、知己朝雲陪伴一生,足矣。有人說,蘇東坡其實是一個美食家。我想,“美食家”三個字背後,寫滿詩人心寬似海的豁達、無藥可救的樂觀,更包含着從烤羊脊中品嘗出蟹之味道的生活意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