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紡織布匹商圈?時代周報記者 張夢琳 發自廣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大紡織布匹商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時代周報記者 張夢琳 發自廣州
确定不搬了。
2019年12月,在由廣東财經大學、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華南商業智庫等機構聯合主辦的“廣州打造東部國際時尚中心研讨會”上,一直備受關注的中大紡織産業商圈搬遷問題有了最終定論。
同時,該消息得到了廣州市商務局相關人士的證實。
專家們口中的廣州中大紡織産業商圈,盤踞在全國著名學府中山大學對面,是全球最大布匹紡織品集散地。
據公開數據顯示,其占地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涵蓋了59個分市場、2.3萬間商鋪,直接從業人員10萬人以上,關聯産業人群超過200萬人,年交易額估算超過2000億元。
全球的服裝行業人士,對中大紡織商圈幾乎無人不曉。
但在本地人和商家口中,它的名字更接地氣,人們更習慣稱它為“中大布匹市場”。
2019年10月開始,整整三個多月,時代周報記者走訪近十位從業人士。
從布商到采購方、從車夫到打工者,與這裡息息相關的人們,勾勒出中大布匹市場的多面。
30年光景,打造了這台産值數千億元的大型産業機器,并使其成為中國和世界經濟緊密聯系的經典縮影。
其身處粵港澳大灣區,正面臨産業結構優化的機遇和挑戰。
如今,中大布匹市場正在轉身,這裡的人們也整裝待發。
黃金時代
“十多年前,我是用黑塑料袋裝錢的,每天幾十萬元現金入賬,還不是全部。”10月10日,當布商個體戶王欣講這話的時候,眼裡盡是對中大布匹市場黃金時代的美好回憶。
王欣30歲出頭,但在廣州市中心這片寸金寸土的市場裡已打拼十年有餘。
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之後,她就幾乎沒有離開過這裡。從一開始給家裡親戚幫忙,到後來自立門戶,甚至在這裡結婚生子。
王欣的親戚正是發迹于布匹市場的黃金時代。
1990年前後,一批流動攤販在廣州海印橋橋底擺地攤賣毛線。後因市政府整頓市容環境,數十戶攤販自發組織來到中山大學附近做生意,在形成一定規模後,被附近居民稱為“中大布匹市場”。
1996年,廣州市海珠區政府開始對中大布匹市場進行整治、重建,将原來的地攤、鐵棚鋪等初步改成磚結構的簡易商鋪,商戶們開始入室經營。
在華南外貿生意繁榮活躍、服裝産業蒸蒸日上的背景下,中大布匹市場漸漸擴張成為全球第一的紡織專業市場。
每天夜幕降臨,是這片“城中村”最忙碌的時候。
一輛面包車卡在中間,司機左右張望,絲毫動彈不得。“這條路就不是汽車能進來的!”旁邊一位騎電動車的中年男子抱怨道。
與他同行的還有三個60歲左右的電動車車夫,單薄的車上載着一兩匹長長的布匹,見縫插針般試圖騎車穿過擁擠的人群。
僅僅數分鐘過去,堵車隊伍已長達二三十米,在兩位交警的疏通下,電動車、自行車、面包車、貨車揚長而去,留下即将再次擁堵的馬路。
道路兩旁的布商慢條斯理地清點着當天貨物,對路況不聞不問。
從事布料采購工作的張生幾乎每天都要開着小貨車去中大布匹市場采購,對這裡路況了如指掌。
10月30日,他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道:“下午五點到晚上八點,是最堵的時候,現在偶爾堵兩三個小時。但是以前更嚴重,有時候從晚上五六點能堵到淩晨才能回去。”
張生口中的“以前”,在他看來是2009年到2014年。“這五年生意最好做,十個人的公司就能年賺300萬元,大型企業一年賺個幾千萬元也沒什麼問題,哪怕你是個傻瓜都能賺錢。”
2009年前後,也是王欣初涉布匹市場的時間。因為為人勤快、靠譜,每到周末,親戚都非常放心地把賬本交給了當時還在讀大三的王欣。
用黑塑料袋裝上數十萬元現金離開檔口,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那時候沒有手機支付,pos機也根本不開到檔口,都是一捆一捆的現金交易,随便拿個袋子裝,越簡陋越好,要不飛車黨會随時搶走。”王欣回憶道。
彼時,家庭并不富裕的王欣,每個周末都接受到大量現金的沖擊,這成為她一畢業就一頭紮入布匹市場的最直接動力。
在這裡,學徒幫傭是所有人的起點。王欣笑稱,那幾年,有好多“打工仔”其實是富二代,十幾歲時,學習成績不好,家裡人就讓來到這裡打工。如果夠機靈,能摸到門道,父母就給本錢開店,摸不着門道,再回家繼承家裡的事業。
從學徒做起,王欣自然也不例外。
因為沒有啟動資金,一開始,王欣的阿姨無償讓她使用自己檔口前面的一小塊區域做自己的生意。
兩年後,憑着自己的運轉能力,王欣在中大布匹市場的瑞康大廈裡,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檔口。
人流量決定着檔口所在地理位置的價位高低,王欣的檔口是絕無僅有的好位置。“我的檔口很小,不到10平方米,但那時候來拿貨的客戶都能排到門外十米遠,當時紅利期的時候每年賺100多萬元是不成問題的。”
“在旺季,自己工廠生産的東西遠遠不夠賣,必須要跟别的工廠合作才行。”王欣戲言,當時做夢都能笑醒。
學習服裝設計的張生同樣被暴利所吸引,機緣巧合之下,與現在的合夥人相識,兩年前共同開了一家服裝生産公司。公司不大,但運營第一年,就淨賺了50萬元。
市場落差
很難從某一個時間節點開始講起,變化到底是從何開始的?
“生意越來越難做了”,12月26日,王欣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己的新年願望是“今年能不虧錢就好了”。
這一兩年來,王欣時常失眠。“一天天的,一睜開眼睛,4000塊錢就沒了。倉庫租金、檔口租金、人員成本、水電費……要知道,以前一天的費用才差不多800塊錢,那時候成本低,生意還好做,現在難多了。”王欣歎氣道。
在服裝公司擔任設計師的劉婷,2019年25歲,她17歲就踏進布匹市場。“對比前幾年,今年的生意是最差的。”劉婷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以前我去中大布匹市場都是拿上百件的貨,但現在會很謹慎,隻拿10多件而已。”
而張生的服裝公司僅開工兩年,業績已開始下滑。“一開始看着别人發财,自己也想着創業,等我創業的時候才發現服裝越來越難做了,但是沒辦法,還是硬着頭皮幹吧,至少比打工要強。”張生無奈地說道。
王欣的骨子裡有股韌勁,所以小身闆能夠扛過這麼多年的布料。但這兩年她有一些力不從心,影響生意的因素來自方方面面,作為個體戶,她無法左右。
前瞻産業研究院在9月19日公布報告,國内服裝内銷銷售量正在逐年減少。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四個季度累計服裝銷售達到306.9億件;2017年下降至283.3億件,同比減少7.7%;2018年下降到219.7億件,同比再次減少22.4%。
在出口方面,2019年受到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影響,服裝銷售出現量價齊跌現象。
據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1‒6月,服裝出口金額為665.74億美元,同比下降4.7%;服裝出口數量141.32億件,同比下降1%;服裝出口平均單價3.64美元/件,同比下降4.7%。
“一個直觀的感受是,外單減少了許多。”王欣直言。
“遇到東南亞國家的買家,會不停地砍價,報價10塊他能砍到5塊。人民币升值後,以前可以批發給他們30塊錢,現在他們20塊錢都不一定願意跟你買。”王欣一邊說着,一邊指向對面檔口,一位印度商人正在跟老闆讨價還價。
服裝行業的日新月異也成為了王欣的“噩夢”。
電商平台上月銷量動辄上萬的爆款,對布商來說卻可能使自己的倉庫變成“垃圾場”。“賣得越好,我就越慌,爆款的風一吹完,在我這裡下單要同款布料的商家就不買單了,剛出廠的布料,隻能回到倉庫變成‘垃圾’,折價清倉出售。”
現在的王欣,每天就像“押寶”一樣,隻有碰上好運氣,才能“提前”跟上爆款。
“如果不追着爆款,老客戶第二次就不來找你下單了,覺得你不肯嘗新。”王欣直言,以前爆款還能紅個把月甚至幾個月,現在譬如拼多多這樣的電商銷量過于火爆,商家出新頻次瘋狂,經常不到一個星期,爆款就會被淘汰。
轉型陣痛
時代的巨輪不曾停留。轉型,不斷被提上議程。
2015年,中大布匹市場首次提出将改造成國際創新谷,目标是做廣州的“矽谷”。
4年後,2019年2月,廣州市政府表示,結合“廣清一體化”戰略,将布匹市場的物流、倉儲、加工等産業逐步轉移到清遠。
但變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對布商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是,這幾年,倉庫搬遠了,增加了運輸成本;商圈内要道的交通管制更為規範,原來載貨效率最高的“水電車”,因為安全隐患大,被強制換成了更為安全、但每次隻能載1‒2匹布料的锂電車。
57歲的老龔在中大布匹市場工作近十年,他的三輪車是賺錢工具,也是養活一家老小的本錢。但在半年前,因違章騎行,被交警扣留。
“小貨車和三輪車我們都沒有拿到權限,檢查越來越嚴,有的小巷子裡根本過不了,隻有電動車能過。”10月30日,老龔在三輪車被沒收後的一個月,買了一輛電動車。
對于市場内交通的管理,多位商家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理解。“安全”成為所有人的共識。
在中大布匹市場規劃下,王欣的倉庫随時面臨搬到外圍的可能。“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要跟工廠、客戶溝通,如果時間總花在倉庫運輸,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檔口。”王欣覺得自己分身乏術。
但對于駐紮在這裡的市場調解員李智來說,這一切都是“陣痛”。2019年10月,李智對時代周報記者如是表示。
“布商現在确實對于市場轉型升級有不适應的地方。”作為銜接政府和中大布匹市場工作人員的樞紐,李智走訪檔口時,在說服布商轉型改造時,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大部分老闆對倉庫轉移和引進高端技術有一定程度的不理解。”
李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城市經濟結構調整角度來看,中大布匹市場需要升級、轉型、變革,并運走其中的低端部分。
到了12月,李智口中的規劃更加清晰了。
“我們要圍繞打造科技創新聚集區,成為融合紡織時尚發布中心、紡織産業标準中心、紡織産業指數中心,紡織産業科技創新中心于一體的國際時尚中心發展目标,推動産品材料創新、營銷模式創新、經營業态創新。”
在12月的研讨會上,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戴欣也表示:“中大布匹市場演變的走向會是從相對低端的面料、輔料專業批發市場,向高端的時尚産業款式開發的聯合研發中心轉變,從而有機會助力廣州成為國際時尚中心。”
“簡單搬遷中大布匹市場,隻能是‘樹挪死’。”戴欣強調。
戴欣表示,中大布匹市場是紡織服裝産業鍊群集聚之所,是連通上下遊的産業命脈所在,不僅事關商圈内數十萬人飯碗,也牽動全行業相關中小企業運作效率和生計。因為其可能是全球最大最複雜的專業市場,假設馬上簡單整體搬遷,可能造成對全行業動搖根基性的影響。
事實上,王欣在兩個月前就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長達30年的曆史,中大布匹市場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鍊,是其他地區都無法複制的。”
她舉例,在這裡,客戶前一天确認訂單,環環相扣的流程開始運轉,第二天,産品就制作完成了,客戶可以随時提貨。
在她看來,其他地方很難如此完成高效率、高質量的産品,這就是中大布匹市場的核心競争力所在。
這也是她不舍得離開這片市場的原因。
“這兩年也有去打聽過其他行業的行情,但還是想踏踏實實做這份事業吧。”對王欣來說,希望仍在前方。
新的一年,王欣仍然願意守着自己的事業,願意和腳下這片土地一起成長。
(應受訪者要求,王欣、張生、劉婷、李智均為化名)
本文源自時代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