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審專家:
張宏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感染中心 主任醫師
你聽說過“蝴蝶效應”嗎?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氣流對地球大氣的影響可能随時間而增長,甚至于可以在幾年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最初,由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蝴蝶煽翅膀,可能引起一場巨大的風暴,這是由于最初産生的微弱氣流,最終導緻其他系統極大變化的連鎖反應。你可曾想過,一次擦肩而過,一席家庭聚會,一次握手、擁抱,一個電梯内偶遇,或一個噴嚏,一聲幹咳……都可能引起我們體内的一場“免疫大風暴”?而疫情當前,新型冠狀病毒就有可能隐匿在這場風暴之中,入侵人體,而産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鼻腔鼻毛、上呼吸道黏液,阻礙病毒入侵
病毒通過鼻腔入侵,一部分病毒會直接被鼻毛的纖毛運動排出體外。病毒刺激鼻黏膜神經末梢,出現保護性劇烈排氣,部分病毒通過打噴嚏而排出。一部分病毒繼續深入,到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被上呼吸道表面纖毛上皮細胞帶動,被杯狀細胞分泌的黏液包裹,呼吸道平滑肌産生的保護性咳嗽、咳痰而排出體外。
·血液中的補體系統,阻止病毒入侵細胞
補體系統在血液中,用于阻止細菌和病毒的入侵,主要是由肝髒的細胞産生。
經過最初的物理防禦,一部分病毒被排出體外,而殘留的部分病毒進入了細胞内。
病毒進入細胞,補體系統被激活,一部分補體誘導被感染細胞死亡而分解、清除細胞内的病毒;一部分補體介導巨噬細胞吞噬被感染的細胞;還有一部分補體成分能夠直接中和病毒表面的某些特殊結構,阻止病毒進入細胞。
·細胞内幹擾素,阻止病毒複制
幹擾素,是由細胞産生的一種抗病毒蛋白質,新型冠狀病毒通過肺組織上皮細胞表達ACE2蛋白受體的介導,進入到正常肺組織細胞。
病毒入侵,肺上皮細胞通過識别病毒病原相關分子模式,激活NF-κB信号通路,産生炎性細胞因子、幹擾素,從而阻止病毒在細胞内的複制。
·固有免疫細胞及獲得性免疫細胞,清除病毒
固有免疫細胞,又稱為先天免疫細胞或天然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在抗病毒免疫過程中,巨噬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與降解、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在感染部位産生釋放I型幹擾素、自然殺傷細胞對病毒感染細胞的殺傷。
獲得性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和B細胞兩種,會在病毒刺激下産生緻敏淋巴細胞和相應抗體,以清除體内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與蝴蝶效應
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而言,由于缺乏抗病毒的特效藥物,目前,仍以對症和支持治療(人工肺呼吸、胃腸外營養等)為主,而真正将病毒清除幹淨,依靠的是免疫系統對病毒的清除。
所以,我們更重要的是做好預防,保護好自己。以蝴蝶效應作比喻,疫情當前,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避免“不小心的”一次擦肩而過,一席家庭聚會,一次握手、擁抱,一個電梯内偶遇,或一個噴嚏,一聲幹咳……,減少病毒可能對我們産生的影響呢?日常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餐,少出門,避免出入人口密集的場所,室内勤通風,減少自己及家人可能感染的機會,從根本上切斷傳播途徑,以此有效地避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能帶來的“風暴”。
參考資料
1.鄢慧民.黏膜上皮細胞:病毒侵染與機體免疫的初始交彙處.生命科學,2016(2):248-25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