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564 篇文章
痔瘡是啥?病因是什麼?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肛腸疾病。該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20~40 歲人群為多發。
雖然痔瘡很常見,但是它一旦發病,也是讓人苦惱不已,嚴重者甚至不能繼續正常工作。
痔的主要發病機制可能與以下學說有關。
(1)肛墊下移學說
肛墊作用是閉合肛管、節制排便,正常情況下,肛墊疏松地附着于肛管肌壁上。排便時由于受到向下的壓力被推向下,排便後可借助自身的收縮作用,縮回到肛管内。但彈性回縮能力減弱後,肛墊則充血、下移形成痔。
(2)靜脈曲張學說
肛墊的主要結構是靜脈叢,痔的形成主要與直腸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有關。
因此,長期的便秘、妊娠、坐立、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腫物等,均可引起直腸靜脈回流受阻,進而引起肛墊的靜脈病理性曲張,從而形成痔瘡。
痔瘡分幾個類型?有哪些臨床表現?
痔瘡發病因素複雜,症狀也各不相同。醫學上,根據痔瘡生長部位與齒狀線(肛門内的一種正常結構)關系,劃分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
(1)内痔
内痔主要表現為出血和脫出。直腸間歇性出血,通常無痛性,排便前後有滴血/噴血,或者是廁紙上;脫出則是痔瘡從肛門内露出到肛門外,用力時感到脫垂,可自行還納或用手托回。除此之外,部分病人可伴發排便困難。
依據患者的臨床的症狀,内痔可分為三期:
(2)外痔
外痔主要表現為肛門不适、肛周潮濕、瘙癢,肛門周圍出現持續性或間歇性腫塊。當形成血栓性外痔時,還會出現劇痛。
(3)混合痔
肛門疼痛及墜脹感,常有排便不盡,疼痛不适,多發生于混合痔。但混合痔可同時存在内痔和外痔的症狀。
若混合痔加重,呈環狀脫出,就稱為環狀痔,形成嵌頓時可引起劇烈疼痛,需要緊急手術治療。
痔瘡診斷方法?
(1) 根據便血,伴有或不伴有痔脫出的臨床症狀
(2) 肛門視診和直腸指檢可作為診斷依據
(3) 腸鏡或肛門鏡觀察到典型鏡下表現
痔瘡的治療方法
近年來,随着醫學技術的進步,痔瘡的治療方法開展的多種多樣。當前痔瘡治療可以分為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
痔瘡的治療原則概況起來一句話:無症狀的痔不需治療;輕微症狀的痔以保守方法治療為主;症狀明顯、或保守治療欠佳需外科手術治療。
傳統的保守治療包括痔瘡栓與軟膏,比如麝香痔瘡栓塞肛門、塗抹,高錳酸鉀液進行熏洗,同時忌食辛辣或生冷的食物,也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等。
外科手術治療包括藥物注射、外剝内紮、RPH、PPH等等多種方法,療效各異,複發率較高。
近年來,國際上開展的DG--HAL 手術,使痔瘡治療進入無痛時代,越來越受到患者和醫生歡迎。
什麼是DG-HAL 技術?
超聲多普勒痔動脈結紮術,又稱DG-HAL,是治療痔瘡的革命性微創療法,是集超聲波探查、縫紮手術為一體的新的診療技術。
使用多普勒探頭與肛門鏡來尋找到痔核的血液供應的血管,并精準将其結紮,導緻痔核減少了進入痔核的血液,痔核萎縮。
該技術不用切除痔瘡組織,不适感甚微,無創傷,無術後并發症,在治療痔瘡的同時完好地保存了肛門襯墊組織不受破壞,更好的保護患者的肛門縮放功能。
DG-HAL 治療痔瘡的原理和手術過程?
(1) 準确地結紮痔上動脈後,痔的血流供應減少,導緻痔痔核萎縮。
(2) 在痔核病變處的張力降低後,其中的結締組織開始再生,又進一步促進了痔的收縮。
(3) 如患者有痔脫出情況,對痔核進行連續縫合懸吊,局部産生無菌性炎症,進一步導緻痔核萎縮,粘連固定。
在超聲探頭的引導下對多支動脈進行外科結紮
DG-HAL手術方法和操作過程?
(1)尋找痔動脈
多普勒肛門鏡插入肛門,将探頭緩慢的向左、右轉動,以确定動脈位置。當多普勒超聲探頭尋找痔動脈,多普勒主機可發出與動脈搏動同頻率的聲波,顯示屏有波形圖顯示。
(2)結紮痔動脈
确定痔動脈位置後,用0.5%碘伏消毒多普勒探頭縫紮窗處的黏膜組織,通過縫紮窗,用特殊縫線“8”字型雙重縫紮,借助推線器打緊縫紮線。
準确縫紮定位動脈後,多普勒主機發出的聲波與顯示的圖像信号減弱或肖失。順時針移動探頭,分别對其他痔動脈進行結紮。
(3)内痔懸吊
對脫垂明顯的内痔利用肛門鏡先對内痔連續縫合,将内痔組織上提固定于直腸壁上。
DG-HAL 手術優勢?
(1) 該手術在齒線上操作,術後疼痛不明顯(有時僅有少許不适);
(2) 微創沒有開放的切口,故術中及術後出血風險小,安全性高;
(3) 沒有破壞肛墊組織,因此對肛門功能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
(4) 結紮了痔動脈,術後複發率低;
(5) 麻醉要求低,甚至可局麻或無麻醉下手術;
(6) 對内痔伴出血患者,該手術效果尤為明顯,止血效果好;
(7) 對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患者,行該手術更為安全;
(8) 操作快速簡便、治療周期短、恢複快、住院時間短、總費用低,無嚴重并發症和後遺症。
目前一些主流痔瘡手術的對比:
“菊花殘,滿地傷”,肛周疾病的這份痛估計也隻有親身經曆了才能體會。目前痔瘡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DG-HAL 手術高位阻斷痔核血供、減輕消除腫脹和出血,最大程度保護肛門生理功能,開拓了微創痔治療新領域,療效顯著。
建議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拟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才能減輕術後痛苦,縮短住院時間,加快恢複進程,治愈痔病。
作者:普陀區人民醫院普外科
黃東平 主任醫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