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人體比較容易缺乏的礦物質有哪些

人體比較容易缺乏的礦物質有哪些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04 16:06:53

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張雙慶

本報特約記者 張豔紅

編者的話:礦物質,又名無機鹽或灰分,遍及人體各個部位,是我們身體裡的“營養寶藏”。它們占比較小,卻是生命所必需,多了少了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礦物質跟健康的具體關系有哪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張雙慶為大家解答。

人體比較容易缺乏的礦物質有哪些(身體最不能缺5種礦物質)1

隻能通過飲食獲取

人類與其生存的環境關系密切,人體中含有的元素種類和含量與地殼元素組成有着基本的一緻性。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英國地球化學家埃裡克·漢密爾頓對220名英國人進行血液分析時就發現,人類血液中60多種化學元素的平均含量與地殼元素的含量明顯相關。在這些元素中,有20多種元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稱為“生命必需元素”。其中,除了組成有機化合物的碳、氫、氧、氮外,其餘的元素均為無機的礦物質。在體内含量大于體重0.01%的礦物質稱為常量元素或宏量元素,包括鈣、磷、鈉、鉀、硫、氯、鎂;在體内含量小于體重0.01%的稱為微量元素,包括鐵、碘、鋅、硒、銅、钼、鉻等。

張雙慶介紹,礦物質與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不同,它們不能在體内合成,而且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礦物質随尿、汗液、糞便等排出體外,因此必須不斷從飲食中得到補充。各種礦物質在人體内的分布較為集中,比如鈣、磷主要分布在骨骼和牙齒,鐵主要存在于紅細胞,碘集中在甲狀腺,鋅則主要存在于肌肉組織中。我們體内的礦物質會互相影響,存在協同或拮抗作用。例如,攝入過多鐵會抑制鋅的吸收,鐵同時又會促進氟的吸收。

張雙慶指出,由于地殼中礦物質元素分布不平衡,導緻一些地區土壤中某些礦物元素過高或過低,從而使得居住于此地區的人群某種礦物質攝入不均衡,引起亞臨床症狀甚至疾病。比如硒缺乏地區與克山病地區分布一緻,生活在富硒地區的居民容易慢性硒中毒。此外,食物的加工方式,比如對米面進行精加工或蔬菜焯水都會造成一些礦物質損失,影響我們對礦物質的攝取。

攝入不足影響身體功能

人體對礦物質雖然需求量很小,但當其攝入量減少到某一低限值時,便會導緻身體某些重要功能損傷。張雙慶為大家介紹了5種對人體格外重要又較容易缺乏的礦物質。

鈣。人體的骨骼形成、肌肉收縮、心髒跳動、血液凝固、激素平衡、視覺形成以及神經與大腦的活動等都離不開鈣。嬰幼兒與兒童長期鈣缺乏和維生素D不足可導緻生長發育遲緩、骨軟化、骨骼變形甚至佝偻病。因雌激素分泌減少,中老年人尤其是絕經期女性鈣丢失加速,易引起骨質疏松症。不過,過量攝入鈣也會産生高鈣血症、高鈣尿等不良作用。

鐵。鐵為血紅蛋白、肌紅蛋白以及一些呼吸酶的組成成分,參與體内氧與二氧化碳的轉運、交換和組織呼吸過程。如果長期膳食鐵供給不足,可引起體内鐵缺乏或導緻缺鐵性貧血,嬰幼兒、孕婦及乳母應尤為注意。鐵在人體儲存過量會導緻多種疾病,如心髒和肝髒疾病、糖尿病甚至某些腫瘤等。女性因為生理原因失血較多,因此比男性需要更多的鐵。

碘。過去由于碘缺乏導緻的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對于人們來說并不陌生,如今很多白領患上的橋本甲狀腺炎也與碘有一定關系。碘在體内主要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不僅參與能量代謝,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還能促進身體生長發育以及腦神經系統發育。碘過量又可誘發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生。

鋅。鋅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物質代謝和生殖功能均有着重要作用。長期缺鋅可導緻食欲減退、異食癖、生長發育停滞等症狀。盲目過量補鋅則會導緻鋅中毒,可出現發燒、腹瀉、惡心等症狀,并引起免疫功能損傷。

硒。我國是一個缺硒大國,直到20世紀70年代,營養學家才發現硒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硒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護心血管和維持心肌健康等。硒缺乏可導緻地方性克山病和大骨節病。

補充時的注意事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服用鈣、鋅、鐵、硒等補充劑。張雙慶特别強調,礦物質對機體健康不可或缺,補充礦物質最好的途徑是從日常膳食中獲得,其實平時隻要做到食物多樣化、飲食均衡,一般不會發生礦物質缺乏。一些特殊群體,如孕婦、老年人、素食者、嬰幼兒,以及處于特定健康狀況的人群,适當服用礦物質補充劑可以帶來健康益處。服用前應先到醫院進行檢查,确定缺乏後,再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相關補充劑。切忌随意服用,以免造成某種礦物質過量,對其他礦物質産生拮抗作用,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比如過量的鈣會對膳食鐵、鎂、鋅的吸收有明顯抑制作用。如何通過合理飲食攝入充足礦物質呢?

補鈣:常吃奶制品和豆制品,少吃鹽。我國居民長期鈣攝入不足,建議多吃含鈣量高的奶制品、豆制品、綠葉菜、芝麻等。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不僅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還會讓人們丢失更多的鈣。食鹽的鹹味來自于鈉,而鈉和鈣在人體腎小管重吸收過程中存在競争關系,鈉攝入增加會相應減少鈣的重吸收,增加尿鈣排洩。由于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普遍超過6克的推薦量,因此應尤為注意鈣的補充。

補鐵:适量吃紅肉、動物内髒等,多吃新鮮果蔬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膳食鐵的存在形式主要有血紅素鐵(二價鐵)和非血紅素鐵(三價鐵)兩種,前者有效吸收率為15%~35%,存在于動物肝髒、動物血液、紅肉、魚類等動物性食物中;後者的有效吸收率僅為2%~20%,存在于油菜、苋菜、菠菜等植物性食物中。維生素C具有酸性、還原性,可将不易被吸收的非血紅素鐵(三價鐵)還原成血紅素鐵(二價鐵),并與鐵螯合形成可溶性小分子,促進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建議補鐵者平日多吃些新鮮果蔬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補碘:碘鹽不可替代,沿海地區也需要吃碘鹽。日常膳食中,海帶、海米、魚蝦及貝類食品的含碘量較高,碘鹽是穩定提供碘的最佳食品,适合絕大多數人。調查顯示,沿海地區居民膳食中的碘84.2%來自碘鹽,來自于各類食物(其中海帶、紫菜和海魚共占2.1%)的碘僅占13.1%,來自于飲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無碘鹽,97%以上的居民碘攝入量将會低于推薦攝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風險很大,因此,沿海地區也需要普及碘鹽,以保證碘攝入。

補鋅:常吃貝類魚蝦等動物性食物,兒童尤需重視。通常來說,植物性食物含鋅較低,動物性食物如貝類、蝦蟹、紅肉、動物内髒等含鋅量較高。蛋類、豆類、燕麥也是鋅的良好來源。調查顯示,我國少年兒童的缺鋅率高達50%左右,因此應更加重視給孩子補鋅。

補硒:常吃海産品和動物内髒,富硒食品沒有神奇功效。常見的富硒食物主要為海産品、動物内髒,有些堅果也富含硒,如腰果等。富硒米、富硒雞蛋、富硒茶……近年來,富硒食品賣得很火,商家宣稱其能夠抗癌、治療多種疾病。對于缺硒的人群,吃富硒米、富硒雞蛋等富硒食品,有些補硒作用,但商家宣傳的抗癌、治療多種疾病的神奇功效是不靠譜的。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