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内科主任醫師
按照以前分期标準,可将慢性腎功能不全(CRF)分為四期,用的是血肌酐(SCr)檢測結果。若患者的血肌酐超過265μmol/L(3.0mg/dL),就被稱為慢性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CRF Ⅱ期)的後期。雖然目前已經被以腎小球濾過率(GFR)作為慢性腎髒病(CKD)分期标準所替代,但是以血肌酐作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分期标準仍然具有一定意義。因為我們發現,血肌酐逐漸漲到265μmol/L(3.0mg/dL)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此後的病情将會以比較快的速度加速進展,直至發展成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尿毒症期,即人們常說的尿毒症。
上面提到的兩個名稱,腎友需要了解一下,分别為慢性腎髒病(CKD)與慢性腎功能不全(CRF),這裡不作詳細解釋,隻作簡單了解。一般将病史超過3個月的腎病稱為慢性腎髒病(CKD);将血肌酐超過正常範圍且無法逆轉的慢性腎髒病稱為慢性腎功能不全(CRF)。這裡就産生了一個問題,也是本文标題中提到的,即“慢性腎髒病 血肌酐超過265μmol/L(3.0mg/dL)”就一定是慢性腎功能不全嗎?患者就一定會發展成尿毒症嗎?正确的回答:都不一定。
為什麼可以這麼說?讓腎為先舉幾個例子,腎友就能夠明白一二了。
比如例一,一位患有腎病綜合征多年的腎友,因為患病時間遠遠超過三個月,所以這也是一種慢性腎髒病。之前患者病情一直處于穩定狀态,尿蛋白與血肌酐都正常。一次感冒後,患者再次出現水腫與尿量減少,尿蛋白3 ,血漿白蛋白下降,進一步檢查患者的血肌酐一下漲到265μmol/L(3.0mg/dL)以上水平。這就是典型的“慢性腎病 血肌酐超265”,但是,此時的診斷應為“腎病綜合征 普通感冒 特發性急性腎衰竭”,而不是“腎病綜合征 慢性腎功能不全”,及時加用糖皮質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患者并不會繼續發展,而且還有機會逆轉腎功能及治愈腎衰竭,也就不會發展成尿毒症。
再比如例二,這是一位患有IgA腎病多年的腎友,因為患病時間也遠遠超過三個月,所以這也是一種慢性腎髒病。之前患者病情一直處于穩定狀态,尿蛋白不太高,血肌酐也正常。一次受涼後,患者出現發熱、咳嗽及呼吸啰音,胸片檢查提示合并有肺部感染,化驗尿蛋白3 、血肌酐突然漲到265μmol/L(3.0mg/dL)以上水平。這也是典型的“慢性腎病 血肌酐超265”,但是,此時的診斷應為“IgA腎病 肺部感染 急性腎損傷”,而不是“IgA腎病 慢性腎功能不全”,及時加用抗感染及對症治療,患者并不會繼續發展,同樣有機會逆轉腎功能及治愈腎損傷,當然也就不會發展成尿毒症。
再來看看例三的這位腎病患者,與上面的兩位患者有着明顯區别。這是一位患有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多年的腎友。因為患病時間也已經超過三個月,所以這也屬于慢性腎髒病。雖然患者病情也一直處于相對穩定狀态,但是該患者從數年前就已經出現血肌酐超标,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多處于1.5-2.3克之間波動,血壓有時也高,而且這幾年患者的血肌酐逐漸上漲到150、220、270μmol/L,即血肌酐呈“溫水煮青蛙”式上升,患者的雙腎也已經縮小。這也是典型的“慢性腎病 血肌酐超265”,此時的診斷就是“過敏性紫癜性腎炎 慢性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患者的血肌酐已經超過265μmol/L(3.0mg/dL),一般來說,該患者還将以更快速度繼續發展,絕大多數都會發展成尿毒症。
從如上三個典型病例可以看出,“慢性腎病 血肌酐超265μmol/L(3.0mg/dL)”并非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因為有相當多的慢性腎髒病(如微小病變腎病、膜性腎病、局竈節段性腎小球硬化、IgA腎病、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尿酸性腎病、高血壓腎損害、藥物性間質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及糖尿病腎病等),既會逐漸進展(血肌酐緩慢升高),也會快速加重(血肌酐突然上升)。若血肌酐緩慢升高到265μmol/L(3.0mg/dL)以上,患者就容易繼續發展成尿毒症;若血肌酐突然升高到265μmol/L(3.0mg/dL)以上,患者就有希望逆轉病情而不發展成尿毒症。因此,當病情呈現出“慢性腎病 血肌酐超265μmol/L(3.0mg/dL)”的情況時,不想透析,仍有機會,關鍵在于積極配合治療。
與同名《腎為先》微信公衆号同步首發,文章為周遜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