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蛋黃發青有什麼危害?最近碰到一個讀者,他感覺自己身體有點不對勁,但是去醫院複查又查不出來什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煮雞蛋蛋黃發青有什麼危害?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近碰到一個讀者,他感覺自己身體有點不對勁,但是去醫院複查又查不出來什麼。
晚上回家上網,私信了我好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差點把我問倒。查了下資料,竟然還誤導了不少人!
起因是這樣的:這個讀者有一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專家在介紹。說是煮雞蛋之後,熟蛋黃外表發綠的話,吃了對人體有害。
專家說,吃了外表發綠的熟蛋黃,人就容易貧血、抵抗力下降,患上癌症的風險也增加了。
帶着疑惑,讀者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熟蛋黃外表的綠色物質,是硫化物!
什麼?硫化物不是重金屬嗎?這吃下去肯定得有三分毒吧!
蛋黃外表那層“綠皮”是硫化物嗎?
答案:是的!
雞蛋煮熟以後,蛋黃外表那層“綠皮”就是硫化亞鐵。
那是不是說明,買到了壞雞蛋、有害物質的雞蛋?
不是的!
所有的雞蛋煮熟之後,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蛋清蛋白質裡有個硫元素,跑出來之後與氫氣結合,再遇到蛋黃裡的鐵元素,就變成硫化亞鐵。
這種物質有毒嗎?
既然确定了是硫化物,是不是說明煮成這樣的雞蛋就不能吃了?
吃了變綠的雞蛋,真的會貧血?真的容易得腸癌?
當然不會!
一個煮雞蛋的蛋黃所産生的硫化亞鐵含量太少了。吃一個的話,不會對身體造成惡性影響。
所謂的吃了以後貧血、抵抗力下降、緻癌這些言論,都是在造謠!
蛋黃發綠,隻能說明一件事情:時間煮得挺久啦!
劃重點:
如果不想要煮雞蛋的蛋黃發綠,那就減少煮雞蛋的時間。這樣也能減少雞蛋營養流水的情況。
煮蛋時間短,變成“溏心蛋”更好嗎?
很多人還喜歡吃蛋黃是半流質的溏心蛋。那是不是煮雞蛋的時間短一點,就更好呢?
這樣的話,雞蛋裡面的确沒有硫化亞鐵了,但可能有另一種物質。
沙門氏菌!
吃多幾個蛋黃發綠的雞蛋,不會對身體産生惡性影響。但是雞蛋不太熟,被沙門氏菌感染的話,問題就大了!
40%的雞蛋裡都含有沙門氏菌。隻有100度的高溫才可以将它安全消滅!
70度的話,五分鐘之内,沙門氏菌也不會被安全清除。
一旦感染沙門氏菌,人可能會有胃腸反應。肚子疼、腹瀉、頭疼、惡心等症狀。
如果是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兒童、或者孕婦,可能會出現敗血症,甚至死亡!
劃重點
煮雞蛋之前,可以洗一下。雞蛋殼上布滿了小氣孔,容易吸附細菌、病毒。不洗就開煮的話,小氣孔張開了,容易讓細菌進去。
冷水煮雞蛋的話,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上即可。開水煮雞蛋的話,時間控制在5-8分鐘左右就好。
Dr.X說
煮雞蛋這件小事的門道還真不小。煮的時間過短,容易被雞蛋裡的沙門氏菌感染生病。煮的時間過長,綠皮的蛋黃不太美觀,也容易流失大量營養。注意好生活細節,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