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臨近春節,臘月裡臘味就吃得越多,武漢的臘味依舊是老三樣,臘肉、臘腸和臘魚,吃法在武漢應該是最常見的,可能家家戶戶的臘魚和臘肉都是直接上鍋蒸熟後直接食用,臘魚的吃法最單一,隻有蒸,最起碼在我家是幾十年都沒有改變的;
臘肉的吃法稍微多一點,那就炒,熱鍋裡放入切成薄片的臘肉,爆香後煸炒出臘肉中的油脂,臘肉微卷之後放入各種蔬菜,最常見的有:大蒜、菜薹、蒜苗;
臘腸應該也是可以下鍋炒的,但我媽炒臘腸的方法不得當,往往都會将臘腸按照臘肉那樣的方法進行煸炒,炒熟之後,臘腸是又幹又硬,實在是不好吃,所以,隻要是我媽下廚房做飯,臘腸的做法永遠就隻有一種——上鍋蒸;
實際上臘腸也是可以搭配菜薹、蒜苗、大蒜等蔬菜一同炒制的,隻不過是我媽不得其法,臘腸下鍋炒之前,到底是直接炒、還是蒸過之後再炒,其實還有很多的網友都沒有搞明白,難怪吃起來又幹又硬,今天我們給大家答疑解惑,大家可以按照我們教給大家的方法試試;
一、臘腸到底是炒還是蒸?
臘腸蒸着吃是武漢臘味裡最常見的吃法,下鍋炒制也是非常美味的,炒制之前其實不需要那麼麻煩,完全不用上鍋蒸熟之後再下鍋炒,相信很多不會炒臘腸的網友,一定也同我老媽一樣,嫌棄臘腸蒸過之後再下鍋炒制的繁瑣過程,其實隻用在臘腸下鍋炒制的時候,适當添加少許的清水,臘腸炒熟之後的口感,就不會又幹又硬了;
二、臘腸下鍋炒制的具體步驟和過程
1、清洗
清洗這一步大家可以依據自家臘腸的鹹淡來進行,為什麼這樣說,如果您家今年制作的臘腸過于鹹了,可以在清洗這個過程的時候,放入溫水中多浸泡一會,通過這樣的操作,鹹味會減弱少許;
2、去除腸衣
浸泡之後,就可以去除腸衣了,這一步看似沒有必要,實際上會提升臘腸的口感,不知道大家在吃臘腸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老感覺腸衣吃進肚子裡後,不太容易消化?
實際上我也是有這種感受的,我媽處理臘腸的時候,每次都嫌麻煩,不去除腸衣而是直接切,無論是蒸熟還是直接下鍋炒熟,有腸衣存在的臘腸,我每次吃的時候都會刻意的将腸衣吐出來,吃的是真心不暢快;
其實去除腸衣這件事情,還是非常簡單的,具體的步驟就好似我們去除火腿腸的那層外包裝一般簡單,多試幾次,一定會找到最适合您的方法;
3、去除腸衣之後,切片也有技巧
斜刀切成薄片,越薄臘腸的口感越好,大家肯定會奇怪,不是切厚一些吃起來才更加适口嗎?
這樣的想法是以前大家不是那麼富裕的年代,吃肉不是那麼頻繁的日子裡,都喜歡大塊吃肉,如今的生活條件是相當的好,大家的日常飲食,甚至比好多年前大年三十的年夜飯還豐盛,肉吃的多,就沒有那麼香了;
臘腸雖然是屬于臘月裡的臘味,但終究是肉啊,所以,為了更加美味的口感,切得盡量薄一些,家裡的孩子和老人也更加容易接受一些,也更加容易消化,口感也有類似那種薄薄的涮羊肉片的口感;
4、下鍋炒制
鍋中放入少量的食用油,微微加熱之後放入我們切好的臘腸,切記不要将油溫燒得很高,因為高油溫放入切成薄片的臘腸,一下就會将其炸枯,口感就不會很好;
微微煸炒,炒至能聞到臘腸的肉香味之後,放入少許的清水,用鍋鏟将鍋中的臘腸适當翻炒,當鍋中的清水将臘腸完全煮熟之後,清水蒸發,隻剩下臘肉和食用油的時候,就可以放入青菜入鍋快速翻炒了;
這樣炒熟後的臘腸,口感是非常适中的,非常接近蒸熟的那種口感,非常的柔軟,而且還帶着蔬菜的清香;
三、在清水中直接将臘腸煮熟後再切片,下鍋炒制會影響口感嗎?
直接放入清水中将臘腸煮熟後再切片,比直接蒸熟的臘腸口感要遜色不少,直接在清水中煮熟的臘腸口感松散,口味也比較寡淡,所以,臘腸最合适的吃法是上鍋蒸熟或者是直接下鍋炒制;
四、上鍋蒸熟的時間也非常講究
将臘腸去除腸衣後切成薄片,在上鍋蒸的時候,碗裡可以放入少許的臘肉同臘腸一同蒸,原因比較簡單,臘肉在蒸熟的過程中會有油脂析出,整好可以彌補臘腸缺少油脂的缺點,這樣蒸熟的臘腸,臘味十足,口感是最棒的;
最後要說一點,臘腸上鍋蒸的時間,大約在25分鐘左右,按照我媳婦的說法,比較浪費煤氣,所以,她時常都要我下鍋炒,在鍋中炒制的過程,加入少許清水烹熟,非常節省時間,而且口感非常接近蒸熟的那種;
寫到最後,還想啰嗦幾句,臘腸到底是炒還是蒸?很多人的做法都不對,難怪吃起來又幹又硬,以上給大家介紹了兩種方法,無論是蒸還是下鍋炒,都非常的簡單,喜歡吃臘腸的網友,可以按照這個方法試試;
我們盡量做到恰如合适、通過原創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們美味、漂亮、營養,您要什麼樣的美食,在這裡希望我們能夠給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