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抽動症,可能大家會有點陌生,它是孩子中較高發作的一種疾病,由于很多人對于抽動症沒有正确的認識,往往在患病初期沒有做到正确的對待。
抽動症又稱為抽動穢語綜合症,它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的、反複的、刻闆的、快速的一個或多個部位肌肉抽動,語言或行為障礙為特征的綜合症。
通常在3至15 歲間發病,男性占比例比女性多。
60%的抽動症患兒剛開始會表現為頻繁眨眼,之後出現清嗓聲、聳肩、搖頭等症狀。
疾病初期,容易被誤診。
1825年,法國醫生妥瑞發現了世界上的第一個病例,典型症狀就是病人的臉部肌肉會不由自主地抽動,嚴重的時候,肩膀和手臂也會劇烈抽動,同時還伴有無法控制的尖叫,或是罵人的髒話。
在中國,最早發現這種病例是在1963年。
在臨床治療中,接觸過很多因為被老師家長歸咎為“不良習慣”、“壞毛病”或者被誤診為結膜炎、鼻炎而被延誤治療的病例。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真的是眼睛的問題,眼結膜可能充血、水腫、眼睛分泌物多,用眼藥水後可以使症狀減輕,但如果是抽動症呢,就是不停地眨眼,他的眼睛并不充血,眼睛也沒有其他感染症狀。
其實這些孩子都是無意地、無法控制地。
為什麼孩子會得這樣的怪病?除了先天的神經發育缺陷以外,後天的因素裡(如孩子的家庭環境和養育方式),這裡面的不利因素更多、更深層、更不易被察覺。
抽動症雖然發生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在家庭、在父母。
抽動症的患兒往往與心理因素及父母教育方式不當有關。
或常因緊張、焦慮、生氣、驚吓、興奮、疲勞、被人提醒、伴發感染等而誘發。
當孩子有這種情況時,家長大多數會訓斥孩子,這樣加重了孩子緊張的情緒,導緻病情加重。
抽動症能夠自愈嗎?
幾乎很難自愈,這是為什麼?
來看看抽動症的主要病因
大腦基底神經節病變及邊緣系統的皮質多巴胺系統功能紊亂所緻的相關神經遞質失調,抽動症發病還與去甲腎上腺素、興奮性氨基酸如色氨酸、5HT、抑制性神經遞質GABA等神經遞質的功能失調有關!
簡單來說抽動症其實是大腦神經上的問題,患了抽動症,猶如随身攜帶一隻隐形怪物一樣。
你毫無選擇的,要帶着他一起生活。越想甩掉它,它反而纏你越緊。
一旦身體與心理防線被攻破,什麼穢語症、強迫症、社交障礙的也一并找上你。
神經性問題極難自愈,很多人長達十幾年都未能完全康複。熟悉醫學的朋友也是清楚的
另外,抽動症是會“傳染”的,起初隻是眨眼,後續會延伸到鼻子脖子肚子等多個肌肉群,産生全身性抽動,讓孩子痛苦不堪!
通過研究表明:
- 到成年期有30%-50%的患者完全恢複
- 約30%-40%的患者部分改善
- 但也有20%-30%患者症狀延續到成年,罕見進展為精神分裂症者
一些較輕微的抽動症症狀可以自愈,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很容易受到群體歧視,對心理發育不利。
記得有一部電影《叫我第一名》。
講述了主人公因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抽動症”,使他的生活備受折磨。
但是他始終樂觀向上,默默努力,最終成為一位出色的老師,同時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電影雖有藝術升華,但是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是我們怎樣教育引導他們。
所以父母,環境,孩子自己的調節能力在康複過程中都尤為重要!
這需要醫院和家庭一起努力!
轉載分享:來自知乎-作者:醫教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