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南昌老傳統小吃傳承下去

南昌老傳統小吃傳承下去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7 16:23:36

南昌老傳統小吃傳承下去(走近南昌非遺傳承人)1

南昌市東湖區揚子洲鎮,辣醬生産工人正在罐裝辣醬。 含章 攝

中新網南昌10月18日電 題:走近南昌非遺傳承人:一罐辣醬的百年美味傳承

作者 黃裳 黃帆

秋日暖陽,穿過廠房的玻璃窗,在一片水蒸氣中散射開來。廠房内工人們正忙着蒸煮黃豆、烹制牛肉、罐裝辣醬。贛江的風,拂過揚子洲頭,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辣醬香味。

南昌市東湖區揚子洲鎮的辣醬制作工藝,在當地傳承了百餘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地處贛江下遊的揚子洲土地肥沃,盛産辣椒等蔬菜,也造就了家家戶戶腌制辣椒醬的本領。

在江西人的飲食清單裡,辣椒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或佐料,伴随着一日三餐,融入了柴米油鹽。揚子洲辣醬是南昌有名的特産,一罐美味的辣醬,成為當地人無可替代的味蕾喚醒劑。

南昌老傳統小吃傳承下去(走近南昌非遺傳承人)2

辣醬生産工人在制作牛肉辣醬。 含章 攝

陶九筷是揚子洲辣醬制作工藝的第五代傳承人,“我出生那年,家裡正好是九個人,添了第九雙筷子,就取名九筷,這輩子算是與吃食結緣了。”陶九筷風趣地說。

陶九筷家在揚子洲鎮三聯村,祖輩世代以種菜為生,菜多了賣不掉、吃不完,就腌制保存下來,以備秋冬季節青黃不接時吃。少年時的陶九筷,經常用自行車駝着腌菜、辣醬去最近的菜市場,支起臨時攤位賣菜。

小攤經營本少利薄,每天賣出二三十斤,隻能勉強糊口。陶九筷後來受到啟發,給辣醬加上包裝,送到超市去賣。

因為辣醬沒有品牌,為打開知名度,陶九筷讓消費者免費試吃,雖然赢得了一些回頭客,但銷量還是低迷。

“有一次在江西财經學院的一家超市放了20箱辣醬試銷,一星期左右就賣光了,第一次接到要求送貨的電話,心裡非常激動。”陶九筷說,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走對了路。1998年陶九筷注冊了商标,開始銷售自己的品牌辣醬。

“我們江西人愛吃辣椒,但超市貨架上擺滿了湖南、四川、貴州出産的辣醬,而且口味也不是江西人喜歡吃的,我心裡很失落。”陶九筷說,江西出産的辣椒質量好,辣醬卻不出名,他迫切想改變這種狀況。

在堅持傳統辣醬制作的工藝上,陶九筷嘗試創新。“我堅持用最好的原材料,做自己喜歡吃的口味,自己不喜歡吃,就堅決不推向市場,以挑剔的方式給消費者滿意的産品。”

清洗、分揀、剁碎、過油、腌制……一瓶辣椒醬的産生需要經過十餘道工序,部分工藝仍然堅持傳統手工制作,加工用的是農家菜籽油和茶油。陶九筷先後研發出小米椒辣醬、黃豆小米椒辣醬、蒜蓉辣醬、小溪漁辣椒醬等20多種産品,雖然成本偏高,售價也比同類産品稍貴,卻收獲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

“我們從來不打廣告,全靠回頭客支持,隻追求品質,不求數量,目前在南昌60%以上的超市貨櫃上都有我們的辣醬在銷售。”陶九筷說,“很多消費者品嘗到我們的辣醬後,不相信是江西本地制作出來的,這也說明我們更懂江西人需要的辣味。”

口味獨特、清香可口、辣而不刺、營養豐富的揚子洲辣醬已深植于豫章飲食文化之中,成為南昌市東湖區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東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況燈明表示,揚子洲辣醬制作工藝是曆代傳承人智慧的結晶,也代表着贛菜調味品的制作工藝水平,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南昌老傳統小吃傳承下去(走近南昌非遺傳承人)3

辣醬生産工人在制作南昌人最喜愛吃的田螺辣醬。 含章 攝

這筆文化遺産也正在發揚光大。陶九筷的公司成立了研發中心,開發出系列産品,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同時逐步實現工業化、智能化生産,同時又創新互聯網 經營模式,年産辣醬500萬瓶,銷售額達5000萬元,揚子洲辣醬已成為大衆調味品,暢銷全國多個省市,陶九筷也被選為南昌市東湖區工商聯副會長。

為保障辣醬原料品質,陶九筷在揚子洲和安義縣設立了兩個種植基地,并讓1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辣椒、大蒜,再以高出市場價回購,每年為當地群衆增收200餘萬元。陶九筷作為揚子洲鎮新鄉賢企業家代表,也激勵和鼓舞着更多年輕人紮根廣大農村舞台創新創業、施展才華,持續賦能鄉村振興。

打開新設計的瓶蓋,辣香四溢之處,曆經百年傳承的揚子洲辣醬香味如今更顯濃郁。陶九筷的心願是,希望自己生産的辣醬能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示有江西特色的鮮香爽辣的中國味道。(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