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察則無徒的上一句?“人至察則無徒”,出自于班固的《漢書》,其源頭則在于老子的《道德經》此語一經問世,便成為理政統兵、做人處世公認的至理名言而深入人心,深刻地影響着後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思想和行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至察則無徒的上一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至察則無徒”,出自于班固的《漢書》,其源頭則在于老子的《道德經》。此語一經問世,便成為理政統兵、做人處世公認的至理名言而深入人心,深刻地影響着後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思想和行為。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人至察則無徒“的現象呢?唐代高人趙蕤在其所著的《長短經》中,給了這樣的解釋:”明察則人擾,人擾則人徙,人徙則不安其處,易以生變“。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對于身邊人的心思過于洞察秋毫、洞若觀火而且表露出來的話,你身邊的人與你相處起來就會感到嚴重的不安,他的心就會因為你看得太過分明而産生擾動和紛亂,沒了安全感。然後他們就會遠離你,去尋找能夠得到内心安甯的處所。如果他們在你身邊失去了安全感卻又無法遠離你,這時候就很容易給你自身帶來變亂和禍端。
世上的人,個個内心世界都極其紛繁複雜,日常生活中各種念頭和心思受環境的擾動千奇百怪,善良與邪惡并存,光明與黑暗同在。但人的内心世界,與這個人在社會中行為表現,并不是一回事。
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表現,是經過個人的道德素養、社會的法律規範以及現實環境中的利害得失等因素嚴格過濾後,才付諸實施的。也就是說,人的心思與人的行為,絕對不能等同起來。
知道了這個道理和事實後,你就明白,世上的高人與俗人,區别不在于能不能看破人心,而在于看破後是不是表露出來。能看破,不是錯;看破後說破,才是錯。
俗人也很聰明,也能夠覺察和看破身邊人的内心,但是沒有智慧,覺察和看破對方不願意讓人知道的隐私後,就會表露出來,甚至自恃其能加以宣揚和譏諷,這就大錯而特錯了。覺察了人心,但違背了世理。
高人則不會這樣,他們會像老子所說的:“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就是心裡明鏡一般,但表露出來的卻是”昏昏“和”悶悶“,就是表情上好像渾然不覺、言語上絕對閉口不言,這樣才會與周圍的人達到”和其光、同其塵“的高明境界,最終形成能夠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
所以,”人至察則無徒“,關鍵不在于”察“,而在于”察“後的作為。如果覺察後的反應和作為合乎世理人心,就不會”無徒“,反而會構築起良好的人脈。這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講情面”“會做人”和“會給人留面子”。
做人精明沒錯,但太過”精明“,就是老子所說的”光而耀“,就走向了反面,反而成了低俗和愚蠢。就像天上的太陽光芒太過奪目而不能直視一樣,你眼光刁毒、口無遮攔,人人在你面前都是透明人而無處遁形,那肯定誰都不願意與你共處,更别說追随、擁護你了。
同樣的道理,法令也不能過于嚴苛和細密,要給百姓留有餘地。如果法令太嚴太細,什麼都管,同樣也會違背天理人心,讓人時時處處惶恐不安、無所适從,反而會引起變亂。這和不能用網眼太細的漁網捕魚、會造成魚群滅絕,都是一個道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