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同刀削面
山西大同的刀削面很有名,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也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将面粉和成團,一把弧形的刀,把面片一片一片的削進滾燙的開水鍋裡,出鍋的面條不像其他面條一樣又細又長,而是中間厚兩邊薄,像柳葉一樣。吃的時候配上各種口味的臊子,絕對是喜歡吃面食的人的一種享受。
2.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來自忻州地區的一種面食小吃,是用莜面精心制作而成的,因其形狀象“笆鬥”,民間叫“栳栳”,是用竹條編織成的一種上下一樣粗細的圓形框,形狀像鬥,是農家用來打水的一種工具,因為栲栳栳的形狀和“笆鬥”類似而得名。莜面栲栳栳現在在很多地方都很受人們的喜愛。
3.晉中油糕
油糕的外皮是用黃米磨成的面做的,裡面的餡兒有各種口味,比如糖、棗泥、豆沙、素食等等。包好以後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外焦裡嫩,美味可口。在晉中一帶,油糕有很多種,制作方法不同,有棗糕、生炸糕、片雲糕,原料的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油糕一般都是在家裡有喜事的時候吃,像婚喪嫁娶、小孩兒滿月、生日、老人過壽、蓋新房子或者搬新家,因為“糕”與“高”同音,意思是步步高升、富貴吉祥。
4.過油肉
過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傳統菜肴,起源于明代,原是山西平定古州給官府中做的一道名菜,後來流傳到太原一帶民間,再逐漸傳播至山西其他地區,曆經代代廚師精心烹制相傳至今。号稱“三晉一味”,其起源有多種說法,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陽泉、晉城的過油肉,晉城的“大米過油肉”,特色是多湯水,搭配剛出鍋的大米飯一起吃堪稱一絕。
5.大燴菜
YA2i臨縣大燴菜,簡稱燴菜或大燴菜,是山西臨縣、呂梁地區的一道著名的地方小吃,由于臨縣靠近陝北,跟榆林大燴菜有相似之處,但是由于地域跟風俗不同,臨縣大燴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區别。雖然此菜源與内蒙,但是随着在臨縣的落地生根加進去了許多臨縣獨特的風味,分葷、素兩種,其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燴菜經過烹饪大師的多年發展,已成為呂梁的一道名菜。它選本地的土豬肉、土雞肉、山羊肉配以有名的麻裕豆腐、臨縣粉條、土豆和十多種配料、輔以新鮮蔬菜,做成不同口味、各有特色的大燴菜。他們顔色紅褐誘人,配菜協和,豬肉噴香,洋芋稣綿,粉條滑爽,是佐飯的上佳美味。名聞山西。該菜現在也發展到了離石、太原等地,深受歡迎。
6.原平鍋魁
原平鍋魁不僅馳名三晉, 而且遠銷内蒙古和京津唐地區, 像用于筵席的“ 小鍋魁”, 被人戲稱為“ 蛤蟆含蛋”的“ 空心鍋魁”, 還有什麼“ 玫瑰鍋魁” 等等, 品種十分繁多,備受人們的青睐。原平鍋魁本來叫鍋饋, 它是由徒弟在無意之中創制的。清代, 在原平城裡有一家食品店的徒弟, 趁着師傅外出的空兒, 把做月餅剩下的小麥面粉摻合上油酥, 又包上糖餡, 胡亂捏成一個疙瘩, 用擀面杖壓扁, 再用手拽成就像鞋底大小的樣子, 放到爐内去烘烤,等烤熟了以後取出來一看: 嗨, 色澤黃澄澄的, 又聞了聞感覺也挺香噴噴的。正要咬一口品嘗一下, 恰好師傅從外面回來了, 一進門就看見徒弟在拿着什麼東西要吃, 便開口問徒弟吃的什麼。徒弟以實相告, 師傅從徒弟手裡拿過來掰了一半嘗了嘗, 感到徒弟胡亂做的這個東西酥松甜潤, 糖汁似蜜, 口感一點也不比月餅差, 當下就跟徒弟商定, 就照這種樣子經營它, 并起名叫鍋饋。很快他們經營的鍋饋在當地出了名, 成了人們走親訪友時必帶的食品。慈禧太後一行離開懷仁縣以後,來到原平府下榻在城内有名的豪宅型夏林花園。當時衙門在為太後和光緒準備禦膳時, 即把鍋饋當作點心擺了出來, 老佛爺看見後說:“ 那個樣子像鞋底似的, 能好吃了嗎。”聽了衙門的介紹後, 她才拿起一個掰了一小塊嘗了嘗, 不料這一嘗使她竟然又拿起剛才放下的那一個, 津津有味地吃開了, 吃罷, 老佛爺高興地說:“ 不錯, 不錯, 爐食之魁嘛, 就是樣子像個鞋底子。”慈禧太後的金口玉牙使原平的地方名吃鍋饋改名為鍋魁。
7.長治羊湯
,壺關羊湯是上黨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曆史悠久,長盛不衰。它同我省雁北一帶的羊雜割湯,晉南一帶的羊湯泡馍,稱之為山西羊湯三大流派。而壺關羊湯與另外“兩湯”相比,風味别具。壺關羊湯為全羊湯:頭蹄下水胡椒粉,水餃丸子加炖肉,正是“葷素幹湯巧調配,一碗湯裡有全羊。”因其營養豐富,民間有“冬天喝羊湯,驅寒暖身增營養。伏天喝羊湯,溫胃止洩去肚脹”的歌謠之說。
8.揪片
揪片子是西北人經常吃的一種面食。可以炒着吃、帶湯吃、涼拌的吃,而且做法也簡單。揪片又稱掐疙瘩,也是晉中民間傳出的一種家常面。揪片以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工藝,在面食中獨樹一幟,流行晉中,馳名中外。将面粉用水和好、揉好,放置一會兒。然後,用擀面杖将面擀開,再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寬的幾塊,拿一塊在鍋邊往鍋裡揪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這樣邊揪邊煮,一會兒後,鍋裡的面就熟了。揪片操作簡單,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暢,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兒和老人。
9.不爛子
不爛子也稱撥爛子,是一種山西省、河北省南部部分城市傳統面食。在山西方言裡把“拌”這個字拆成bú和làn兩個音來讀,諧音就成了“不爛子”。晉南以及部分其他城市叫做“饋壘”,如大同市靈丘縣也叫“奎lui或奎lv”。不爛子有一個重要的别稱,亦是分支——“苦累”。起名為苦累就是為了說明這是一道憶苦飯。在山西省苦累通指各類不爛子,而于河北省更偏向于指豆角不爛子或是野菜不爛子。苦累多叫于山西臨汾市、忻州市保德縣等地。不爛子将蔬菜拌入面粉或棒子面,攪拌均勻後上籠蒸熟。春末榆樹槐樹開花時也可以用榆錢、槐花做食材。另外,白菜葉子也可以用來做不爛子,但是不需要蒸煮,直接翻炒即可。其實不爛子還可以添加熟的大米,小米,芹菜、韭菜的菜葉,或是槐花、榆錢、掃帚菜、紅薯葉、棒子面等,芹菜根切成小塊與土豆絲面粉一塊放到鍋裡蒸熟,味道筋道而有嚼勁。
10.碗坨
碗托由清光緒年間城南堡廚師董宣首創,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後西逃西安途經平遙時,品嘗這種食品後,贊不絕口。當場賜予重賞。于是,碗托名聲大振,成為一種地方名吃。碗坨一般置于闊口淺底碗裡,做好的碗團是一層銀圓薄厚略發烏色的面結晶,吃時用鋼鋸條磨成的小刀,把碗裡那淺淺的一層面食割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拌以辣椒油、陳醋等佐料,入口咬嚼,柔韌、滑膩、筋道、香辣,霎時間酸甜鹹辣味溢滿口腔。細品,似乎還有點點苦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