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前信宜屬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後,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百越設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屬桂林郡。
随後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裡,信宜地區幾經變遷,1983年7月起,信宜隸屬茂名市,1995年,撤縣建市(縣級市),轄東鎮、鎮隆、水口、北界、高坡、金銅、平塘、思賀等23個鎮。
信宜市屬于山區市,不僅自然風光美麗,人文資源豐富,南來北往的人們還帶動了當地飲食的蓬勃發展。
三華李
三華李是信宜市近年來新興水果産品,以其果大、甜脆、質優迅速進入市内市外市場,深受顧客青睐。
信宜市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錢排鎮引進種植,後擴展到平塘、合水、新寶、茶山、旺沙、懷鄉等鎮,由于這些地方冬寒夏涼,晝夜溫差大,是種植三華李的理想之地。所産三華李果紅皮紅肉,色質豔麗,個大肉厚,肉質爽脆,酸甜可口,氣味芳香,果實含糖、蛋白質、胡蘿蔔素、核黃素等,風味品質極佳,營養價值高,既是鮮食的上好果品,又是加工果脯的上好原料。
西江“柴槍粉”
信宜西江溫泉位于北界鎮的熱水窩村(也稱溫泉村),是遠近聞名的風景名勝區。在這個美景區有一種美食——“柴槍粉”,因其中間大、兩頭尖形似“柴槍”而得名(“柴槍”是信宜人用來挑柴草用的竹木棒)。
“柴槍粉”曆史悠久,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主要作為當地人的早餐。其特色在于用本地農村炊粉米(白谷晚稻)磨成米漿,用傳統杉木炊粉具蒸制而成粉皮,再添加美味加餡料(韭菜、瘦肉、芝麻、豆渣或青菜),對角卷成兩頭尖尖中間粗圓的形像。
“柴槍粉”的食用方法一般有“煎”和“撈”,信宜西江成行的是“撈柴槍粉”(加特制醬油和純正花生油),其吃起來韌、滑、嚼勁十足,加上一碗香噴噴的白粥,是早餐的絕配。而“煎柴槍粉”煎起來會感受到米香四處飄,吃起來像吃脆餅幹,它的米香讓人吃起來津津有味。
韭菜鑲豆腐炸
韭菜鑲豆腐炸,是信宜獨具地方特色的菜式,這道菜式已有300多年曆史,據說,于清代初期便有韭菜鑲豆腐炸了,它的特點是:美味清香,既有豆香味,又有韭菜味,不但作為家庭聚會中的上乘菜式,近年賓館酒家筵席上也列為獨具地方特色的菜式。
食慣嘴粉
“食慣嘴”粉實際上是一種米粉,雖然跟廣州的沙河粉、布拉腸異曲同工,但是食慣嘴粉更加講究“韌、軟、滑”,其制作十分講究。
據悉,食慣嘴粉的原料是當地冬季上乘的稻黃谷,然後加工成白米,用适當比例的水,浸泡一小時以後研磨兩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細磨),再加上适當配料蒸制而成。蒸好的粉皮,如果是切成條狀,則會加上芝麻、醬油、蔥花等調料;如果是把粉卷成條,則下鍋用油煎,這樣吃起來會更香脆。
凼仔魚
信宜凼仔魚,是一種在泉溪流經處引水築凼(凼:指小魚塘)放養的鲩魚,養殖曆史上可以追溯到唐鹹通年間。
由于山裡泉溪水質純淨,而且投喂的是山上的野草、番薯葉等天然綠色植物和沒有異類的角逐、生息時間較足,故其肉質堅韌嫩滑、肉多且不肥膩、刺大易剔、沒有腥味,口感大異于其他鲩魚,也因此大受人們追捧。
信宜凼仔魚一般養殖兩三年的時間,每條魚出産時基本有8斤起,部分大魚還會達十五六斤。面對這麼肥美的凼仔魚,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宰殺後斬成塊狀,再加入醬油、黃酒、陳皮、五香粉等作料一起焖煮,而較為複雜的做法便是“一魚三味”。
“一魚三味”顧名思義就是将一條凼仔魚的不同部位做出三種不同口味的菜,一次性滿足食客們的心。
信宜的美食暫時就說到這,以下介紹一項地道的信宜民俗文化——“舞春牛”,它在信宜已經傳承了600多年,源自明代。
當然如果要追溯“舞春牛”的曆史,最早可追尋到中國西周時期。當時,立春日當天,天子率群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史書均有記載,《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
“舞春牛”盛于唐、宋兩代,明代傳入信宜,晚清時期在信宜尤其盛行。對此,晚清光緒時期的《信宜縣志》有詳細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上牛于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現在随着時代的發展,“舞春牛”也像中國許多民間藝術一樣,慢慢走向衰落。着實讓人感到惋惜。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