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中的經典思想

道德經中的經典思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2 01:22:46

道德經中的經典思想?《道德經》中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怎麼理解?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解此問題,不得不 “為” 之,而且這 “為” 的終極目标是其他人無需再“為”,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道德經中的經典思想?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道德經中的經典思想(道德經之思其二)1

道德經中的經典思想

《道德經》中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怎麼理解?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解此問題,不得不 “為” 之,而且這 “為” 的終極目标是其他人無需再“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的解釋一般有如下三種:

1 按規律規矩做人做事,不強為,不妄為,就是無為。無為不是啥也不幹,聽之任。正因不妄為,萬物才能有序生長。

2 無為是一種實踐,就是把人為的東西徹底拿掉(比如做事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比如運用技巧、聰明都是人為),就能達到無不為的效果了。

3 道順應自然,好像無所作為(不主宰),但萬物都因為這個無所作為的道而生生不息,千變萬化,那不是無所不為嗎?人如何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呢?道在人自身,不應“求”它,而要“行”它。道順應自然,所以人也應該順應自然。

其實上面三種解釋都暗含了 “無為” 還是要 “為” 的:第1種解釋直接講 “無為不是啥也不幹”;第2中解釋則說把人為的東西拿掉之後再為;第三種解釋認為 “無為是順應自然,為而不宰”。看起來大家都主張要 “為” 的,但是具體 “為” 什麼就令人茫然了:第1種解釋在說為“規律規矩”;第2種解釋在說為“人為因素拿掉之後剩下的部分”;第3種解釋為就是順其自然。那麼,規律是什麼?拿掉“人為部分”剩下什麼?什麼是順其自然?這些解釋都沒有說,換言之, “為” 的部分是不可言說的部分。雖不可言說,但這三種解釋都試圖去言說之,或許言說的目标是不說吧。

總之,這三種解釋,有深有淺,有寬有窄,不一而同,它們主要講“要為” 與 “怎麼為”。愚以為,這種解釋思路是在求 “無不為” 的方法,屬 “求道” 的部分,有“人為” 的一面。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一句經文千載越過,無論怎樣解讀都感無所适從,不可言盡,這正好與 “道性” 相通,或許道就在此語中,也或許此語在道中吧。循道釋語意,仍然在“為” 與 “不為” 之間 。

顯然,“無為” 與 “為” 是同出而異名,一體而兩面,相生又相滅的關系。因此講 “無為” 必然涉及到 “為”,反之亦然。二者相輔相成,“無為” 可以達成 “為”,“為” 亦可達成 “無為”,這就像 “雞生蛋” 與 “蛋生雞” 的關聯。關于這一點,可以從“無不為” 中找到線索。在數學裡雙重否定等于肯定,而 “無” 與 “不” 就是 “為” 的兩個否定前綴,于是 “無不為” 就可以解釋為 “為”,即 “無不為” = “為”。隻不過這個 “為” 是經過否定之否定之後的 “為”。基于此,“無為而無不為” 就可以理解為 “無為而為”,即通過無為達到為的效果。

看起來,從 “為” 到 “無為”,或是從 “無為” 到 “為”,都是可行的,但是如何達?就很難言說了,雖然難言說,但還可以說,比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漁” 就有通過授之以漁的“為”達到某種“無為”;比如 “行不言之教” 就有通過不言的 “無為” 達到某種 “為”,諸此,等等。

行到此處,觀 “為” 與 “無為” 的循環往複,仿佛使我看到禅宗的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