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廚40年,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期盼與喜歡美食的您成為朋友,歡迎您“關注”我!老廚與您一起做美食。
也許是理念的不同,外國人過節大多以狂歡娛樂為主,在我國一提起過年過節,大多數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累”。購物累、吃喝累、走親訪友累,禮尚往來更累;但是,我國有一個節日卻颠覆人們的這一認知,那便是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正月十五。在民間,過元宵節一直都不稱為過節,大多數地區反而稱為“鬧元宵”,這也足以說明元宵節是一個全民狂歡的節日,這才是過年過節應該有的模樣。
人們過元宵節,除了娛樂狂歡,還有各種地方特色小吃供人們盡情品嘗。人們在遊玩的同時,也享受到了各種特色美味。在全國範圍内,有哪些元宵節主要的傳統美食呢?元宵節,要記得給家人做“7種美食”,順應節日,家人團圓鬧元宵:
一、煮湯圓
作為南方地區的特色小吃,湯圓不止是南方人過年、過節的傳統節日美食,更成了元宵節不可替代的主要節日美食。在過去,講究南方包湯圓、北方滾元宵,寥寥數字便闡明了湯圓與元宵的最大區别。現在,在全國範圍内,湯圓基本上替代了元宵,成了元宵佳節的節日小吃。一大早給家人煮上幾個湯圓,又香又糯的湯圓皮,剛咬開一個小口,清甜馥香的湯圓餡料便沿着小口奔湧而出,别提多美味。
二、炸元宵
相對于湯圓煮着吃美味,那元宵則是炸着吃更香,炸好的元宵外殼酥脆、糯米軟糯、餡料香甜,一口咬下去,便享受到了三種不同的味道體驗。這炸元宵不同于煮湯圓,要有一定的烹饪技術才行,稍不留神就容易把元宵炸開了花。要把元宵先煮上兩個開鍋,至少也得有六七成熟。把煮過的元宵用足量涼水過一下涼,表皮更利索,也不容易粘連。再把元宵在蛋液裡面滾一滾,轉到面包糠裡面表面粘上滿滿一圈面包糠。五成熱油溫快速炸上十幾秒,就要把元宵撈出來。再稍微一晚,元宵可能就快速漂浮起來,炸開了花。
三、下燈面
對于過去的傳統花燈藝人,在全國各個城市間跑江湖、紮花燈,以竹、木、紙、燭為主要材料的花燈也特别容易引發火災。正月十三是燈神下凡的日子,也預示着傳統的花燈藝人要開始紮花燈了。正月十三紮花燈這天,要給這些藝人們煮上一大碗湯圓,也寓意了本次花燈展示能夠圓圓滿滿。到了正月十六,堅守幾個晝夜的花燈藝人們便拆下花燈,完成了本次的燈展。要給辛苦了數日的花燈藝人們煮上一大碗面條,期盼長來長往、長長久久。
四、捏扁食
在北方,除了煮湯圓、炸元宵之外,還有一種元宵節的傳統美食,那就是北方人最喜歡的餃子。這讓南方朋友們怎麼樣也想不明白,從大年三十吃到現在,還吃不夠餃子嗎!“好吃莫過餃子”,北方人對餃子的情感,真讓人捉摸不透。因此,在北方地區的民間,便流傳着“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的說法。
五、吃生菜
如果到了南方地區,特别是兩廣,到了元宵節這天,餐桌上必上的一道菜品那是清炒生菜。在南方人的意識中,生菜與“生财”諧音,這對于做生意人居多的南方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好運生财”更有吸引力的。少量植物油把蒜末炒出馥郁的蒜香味,下入生菜,調入鹽、蚝油、味精,快速翻炒成菜。
六、蒸年糕
到了北方地區,有過元宵節、蒸年糕的習俗,與南方的白年糕不同,北方的年糕是有紅棗的黃年糕。黏性較強的黍子,脫殼後便成了大黃米,磨成細膩的黃米面。摻入足夠多的大紅棗,團成半圓形的黃年糕。蒸熟後糯性特别強,黃米的馥香搭配棗子的清甜,讓人怎麼也收不住口。把涼了的年糕放入熱油中炸一炸或者煎一煎,那就又煥發出了更加絕妙的滋味。
七、吃棗糕
棗糕是過去宮廷中的著名小吃,後來被禦膳房的廚子帶到民間,成為了普通老百姓口中的美味糕點。棗糕不像西式蛋糕那般細膩絲滑,在些許粗犷中诠釋着棗泥的馥郁香味。在北方很多地區,有過元宵節吃棗糕的風俗。
元宵節,别忘了給家人吃“7種美食”,團圓過節,家人喜慶鬧元宵。朋友們,您們家鄉還有哪些元宵節傳統美食嗎?請積極分享給朋友們吧。
40年煙熏火燎,期盼結交喜歡做美食的朋友,歡迎您“關注”我!懇請您提出寶貴意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