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因心腦血管疾病就診的患者相對較多。專家提醒,要加強預防意識,規律飲食起居,保持樂觀情緒。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高發?
上線大醫生:林建珍
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醫師
今日探讨:為什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高發?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
有哪些情況多發?
1、高血壓患者血壓常規藥物難以控制;
2、冠心病患者出現心絞痛症狀或者心肌梗死;
3、慢性心衰患者活動耐力下降,稍活動即氣喘;
4、腦卒中的患者較其它季節增多。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
多發是什麼原因?
1、寒冷天氣:
氣候變冷,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冠脈血管痙攣,心髒缺血加重;腦血管痙攣,腦供血不足加重;下肢血管收縮、閉塞,肢體麻木、疼痛。
2、飲食未節制:
冬季是“養膘”季節,進食量多,肥膩濃湯飲食(高糖、高脂、高鹽),體重增加,導緻血糖、血脂、血壓、血液粘稠度增高。部分患者加上煙酒未控制,這些危險因素控制不佳,進而影響心血管事高發。
3、運動量不足:
冬季是“冬眠”季節,人們不愛動,活動量變少【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減輕體重、降低血壓(抵一片降壓藥)、擴張及改善冠脈血流、提高心髒活動耐力和心功能】,各種危險因素控制不達标及心腦血管病增加都有相關。
4、情緒因素:
冬季日曬減少,特别是疫情冬季各地散發,以及日常交際活動減少,過多居家,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甚至抑郁情緒,而不良情緒可以減低抵抗力、血液粘稠,也是心腦血管的誘發因素。
5、呼吸道感染:
冬季,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白細胞戰士活力下降),而居家空氣流通不足,病毒細菌入侵或傳染,容易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人體出現咳嗽、發燒等應激反應,以及藥物,均會導緻血壓增高,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作,呼吸道感染是心衰的第一誘發因素。
6、醫從性下降:
冬季一些患者對醫院的顧慮(傳染)和出門意願少,低估自身疾病的風險,往往疾病早期或病情開始波動時,選擇忍忍或自己處理嗎,不及時就醫,而是等疾病加重時才不得不上醫院,延誤病情。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
多發如何應對?
1、保暖到位
特别是老年患者,冬季需要衣帽保暖,南方沒有暖氣,室内可以按照保暖設備。
2、飲食控制
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食鹽總量<5克,膽固醇300mg以内,糖25g以内,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奶制品和魚禽蛋肉等優質蛋白質(不是肉湯),多吃易消化及富含膳食纖維的清淡食物,适量飲水,保持大便通暢,戒煙限酒。
3、有氧運動
包括年輕人跑步(早晚不适宜戶外)、跳繩、騎車,老年人太極拳、廣場舞、八段錦、散步(7千步);活動前要注意熱身,達到稍微出汗、仍可以對話且無胸悶等不适的程度即可,每次30分鐘,每周5次即可;
4、預防感冒
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特别疫情期間,勤洗手戴口罩,定期通風。
5、改善情緒
運動可以改善情緒,同時音樂、親情照顧和友情支持,可以調節不量情緒
6、及時就醫
如果血壓開始有波動,體重突然增加、活動量出現下降并氣喘、出現心悸或胸悶痛,突發言語或肢體活動不協調等,都要及時就醫,或者在互聯網醫院及時咨詢專科醫生。
大 醫 生 介 紹
林 建 珍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福建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青年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擅長“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常見病的診療,以及心髒康複、“雙心”治療。
來源: FM1036福建新聞廣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