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映平
今年的春季氣候多變,冷暖不定,清明節氣,正是肝氣易升,肝火易旺的時候,對于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來說,這段時間就特别不好過了,往日控制平穩的血壓這時就容易起伏不定,高低升降,患者也容易出現頭痛頭脹、目赤眩暈、口幹易怒、胸悶脅痛等肝火上炎或肝陽上亢的證候。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為你介紹一款節氣靓湯——羅布麻杞菊炖鮑魚湯,此湯有養肝除熱,平肝潛陽的食療功效。
林醫生介紹 ,羅布麻葉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熱降火,平肝息風,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羅布麻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突出表現在輔助降血壓、降血脂、強心和改善心髒冠脈血流量等方面。
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其肉質細嫩,鮮而不膩,補而不燥,有滋陰清熱、補肝明目的食療功效。而鮑魚殼即中藥石決明,其味鹹,性微寒,能平肝除熱,明目潛陽,通淋益腎。
鮑魚肉和殼配合補益肝腎的枸杞子以及清肝火、平肝陽的菊花,它們合而為湯,此湯對一些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的中青年朋友常有的頭痛頭脹、口幹目赤、胸悶脅痛等肝火上炎症狀具有良好的調理效果,對于現階段血壓容易波動起伏,而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型的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就更為适宜了。但林醫生提醒,本湯湯性偏寒涼,如平素體質虛寒者可适當增加生姜分量或者加入紅棗調和飲用。
羅布麻杞菊炖鮑魚湯【材料】羅布麻葉15克,枸杞子20克,菊花5克,帶殼鮮鮑魚4隻,豬腱子肉200克,生姜3片。
【制作】用刷子将鮑魚裙邊清洗幹淨,去掉肉與殼之間的泥腸後飛水備用;豬腱子肉飛水後切大方塊狀;羅布麻葉和菊花放入湯料袋中,袋口紮緊(這兩種藥材比較零散,所以要用湯料袋裝好)。所有材料共入炖盅内,加入清水1250毫升左右(約5碗水份量),加蓋後隔水炖3小時左右,喝時方下适量食鹽調味溫服。這是3-4人份量。
【功效】養肝除熱,平肝潛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