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半個月,隻因家長把奶粉濃度沖的過高,結果險些害其丢掉性命!—社會新聞”
如今,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在給孩子沖泡奶粉的時間上,已經普遍性的知道一些基本常識,比如沖奶粉是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
可是還是有些家長因這些常識的欠缺,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了傷害。
寶爸信心滿滿寵溺奶粉,結果寶寶不愛吃,原因為何?某天,閨蜜約寶媽明天出門逛街,寶媽想着自己還要看孩子,猶豫要不要去。看到自家媳婦兒為難的表情,想到平時她照顧孩子的辛苦,應該出去放松一下。
于是就非常自信的對老婆說:你放心去吧,明天是周末,我不上班,可以在家帶孩子。
她老婆聽了之後,甚是懷疑的說:别的到不擔心,你會沖奶粉嗎?要不要現在教教你。
聽了老婆的話,老公趕緊說:整天看你沖,看都看會了,趕緊睡吧,明天早起出門安心出門逛街去吧。
可是到了第二天,老公留在家裡照顧孩子,沖了奶粉之後,不論怎麼哄,還是就是不喝。
無奈之下,也不能餓着孩子,不得不聯系正在逛街的老婆。
老婆知道後,立馬結束了跟閨蜜的逛街計劃,馬不停蹄的回到了家。看到已經餓的嗷嗷哭的孩子,洗了手,立馬就去給孩子沖了奶粉,結果孩子吃的異常歡樂。
丈夫非常納悶,忍不住問老婆,為什麼孩子喜歡吃你沖的?
老婆聽了老公沖奶粉的步驟後,直言他沖奶粉的步驟出了問題,應該是先放水再放奶粉。
原來寶寶還能分辨出不同手法沖出的奶粉?“研究顯示,相較于成分味蕾數量隻有9000左右,嬰兒出生後的味蕾數量可以達到1萬以上,也就是說嬰兒的味覺成為發達。”
因為味覺發達,他們就可以輕易的“品嘗”出用不同手法沖出的奶粉。畢竟不同手法沖出的奶粉在濃度、溫度、成分等方面會存在區别。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不吃爸爸沖的奶粉的重要原因。
沖奶粉時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沖奶粉應該是先放水後放奶粉,原因如下:
1. 先放水後放奶粉,可精準控制濃度
沖泡奶粉,如果先放奶粉,奶粉進入瓶身,會占有一定的容積,然後放水,會無法準确的把握水的放入量,從而影響奶粉的正确配比,容易導緻奶粉濃度過濃。
于嬰幼兒而言,他們的腸胃相較于成人來說,發育還不完全,功能也不完善。
因此在食用了濃度過高的奶粉之後,容易消化不良。如果長期食用,可能會損傷腸胃。
2. 先放水後放奶粉,可更好控制水溫
先将水倒入奶瓶,如果水溫太熱或者太涼,可以方便調整。而且沖泡奶粉的水溫有一定的标準要求。
“FAO(聯合國糧農組織)、WHO(世衛組織)在2007年共同編制的《安全制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中明确提到:
用70℃的水沖泡奶粉可以有效的殺死奶粉中含有的所有的阪崎腸杆菌。”
一般情況下,從市場上選購的正規的合格的奶粉,其中都不含有阪崎腸杆菌,就可以不用70℃的奶粉沖泡。
“配方奶粉上的适宜40℃的沖奶粉溫度标識,主要目的是防止溫度過高導緻營養流失。”
因此如果先放奶粉,如果後倒入的水溫太高,容易導緻奶粉中的營養流失,孩子食用之後,根本獲取不到充分的營養。
3. 先放水後放奶粉,可讓奶粉更好溶解
如果先放奶粉,後放入水,那麼因為奶粉的阻擋,水可能并不能完全的達到瓶底,因此,瓶底的奶粉會容易結塊,從而不被溶解。
還有哪些沖奶粉的誤區?1)總是不按比例給娃沖奶粉
不同的奶粉需要用不同的比例沖泡。有些家長在潛意識中認為比例不重要,隻要沖了讓寶寶喝了就可以了。
其實按照比例給寶寶沖奶粉,會将奶粉的營養最優化,既不會因過濃導緻孩子腸胃出問題,也不會因過稀,孩子會吸收充分的營養。
2)總是喜歡大力晃動奶瓶
有些家長出于讓奶粉更好溶解的心理,會用大力的搖晃的奶瓶的方式。
這種方式确實會讓奶粉更好溶解,但是也會産生容易引起孩子腸胃不适、打嗝、脹氣、放屁等的奶泡,影響孩子健康。
家長如何給娃正确沖奶粉?第一步 做好奶瓶的消毒:先将奶瓶在沸水中煮5-10分鐘,殺死細菌等;
第二步 保證手部的潔淨:然後把雙手清洗幹淨;
第三步 按照要求沖調:注意先放水後放奶粉、比例、水溫等;
第四步 保證均勻溶解:可采用雙手抱住奶瓶、往同一方向轉動的方式搖晃,緻其充分溶解。
第五步 檢測溫度:可以将奶粉滴到孩子的手腕、手背等地方,如果覺得不燙,即可食用。
延伸閱讀:寶寶的奶粉可以放冰箱保存嗎?簡單來說,不建議放入冰箱保存,原因有兩個:
① 冰箱中含有細菌、微生物等,可能會對奶粉産生污染;
② 冰箱中含有水分,容易導緻奶粉變成顆粒狀,甚至是變質。
歡迎讨論:
你還知道哪些沖泡奶粉的小細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