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我們這裡有句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就是說如果媽媽個子低的話,子女的身高就很難長高。
就是這句話,近期把我這個身高不足155CM的小閨蜜愁苦壞了。看着自己即将顯懷的肚子,她每天都有些憂心忡忡,總擔心自己生下來的是男孩,因為男娃娃個子太低,對其未來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真真是天下可憐父母心啊!
其實,孩子的身高固然與遺傳有着莫大的幹系,但随着現在生活條件的提高以及科技醫療水平的發展,“先天不足,後天彌補”并非沒有根據,也并非很難實現。
所以,我一直在勸慰她,與其擔心寶寶未來的身高,不如好好的滋補自己現在的孕期,讓自己心情美美的、身體健健康康的,為胎寶寶的将來出生打下很好的基礎。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孩子身高的發育,與媽媽的孕期就有極大的關系。千萬别以為身高是寶寶出生之後才要操心的事情哦!
圖片源自IC PHOTO
【寶寶身高之專家說】有關專家經過對比若幹胎兒和嬰兒的成長經曆,得出結論:
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不缺營養的孩子依舊還是長不高的原因,就在于孩子的“先天不足”。不“夠秤”的孩子是否會成為“矮個兒”,主要取決于胎兒期發育程度,而多數家長卻毫不重視。
胎寶寶的生長發育與遺傳、營養、環境及媽媽妊娠期疾病等很多因素有關。
胎兒期發育不良的孩子,即使足月(≥37周胎齡),出生時體重仍明顯低于同胎齡、同性别的胎兒。也就是說,如果滿37周齡胎出生的男寶寶體重小于2386g,女便便體重小于2274g;胎齡滿40周出生的男便便體重小于2840g,女便便小于2747g,家長都應給予密切關注。
據國内外幾十年的研究和随訪觀察,胎兒期發育不良的兒童在成年後發生身材矮小的風險極高,部分患兒因生長激素分泌不足而呈現生長落後的情況,并容易發生性早熟和各種代謝紊亂,尤其是生長時身長不足46厘米者,成人後有半數身材矮小。若不及時診治,嚴重者會影響認知能力的發育。
因此,家長應給予必要的重視,千萬别想當然的認為寶寶是“大器晚成”,有苗不愁長,明明比同齡孩子低了一頭,還安慰自己說隻要寶寶吃飽睡足,慢慢就長高了。
當然,僅僅憑出生的身高體重不達标就來判斷寶寶未來的身高不達标,難免過于武斷。隻是一定要密切關注寶寶的身高增長标準才好。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媽媽的孕期直接影響着寶寶的身高】毫不客氣的說,許多寶寶先天性疾病都是因為媽媽孕期不注意造成的,而這些疾病往往會影
響生長發育,最終影響身高,還會導緻其它健康問題。
首先,媽媽孕期裡若營養不良,會直接導緻寶寶宮内發育遲緩,從而影響孩子今後的身高。
所以媽媽在孕期應該盡量做到飲食均衡,即便是妊娠反應嚴重的孕早期,也要強迫自己盡量吃一點,兵器适當補充各種維生素、礦物質。
還有的女性在懷孕以前就比較挑食,或是經常減肥導緻營養不均衡,為了寶寶的健康,在孕期裡就更應該盡早抛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所吃食物的範圍盡量廣一些,多吃深綠色蔬菜,多吃富含鋅的海産品。
其次,媽媽孕期裡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高。
現在高壓力、高強度的生活節奏,讓很多準媽媽在懷孕後感受到非常明顯的來自工作、家庭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壓力,往往情緒十分緊張和焦慮。
另外,還有一些孕婦則是對懷孕過度謹慎緊張,導緻神經長期處于緊繃狀态,長此以往,雖然營養充足,但孩子生下來卻身高不達标,屬于典型的“小于胎齡兒”。
在“小于胎齡兒”中有近兩成在一生中都會存在生長偏慢、身高偏矮的問題。
第三,寶寶體内生長激素缺乏所導緻的身材矮小,可能與異常分娩有關。
像臀位産、足先露等異位分娩方式很容易導緻垂體損傷,使寶寶矮小的比例較高。這就需要孕婦定期做産前檢查,及時發現胎位異常,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早采取措施。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當寶寶的身高受到孕期的影響之後】1、合理營養很關鍵。
但凡為人父母,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切給予孩子。但是倘若因為種種原因,寶寶在出生之前,依舊受到了孕期的各種影響導緻可能影響到寶寶的身高,那麼在他出生後,家長首先要保證孩子的合理營養。
營養不良固然會導緻身高增長緩慢,但是肥胖同樣能夠造成生長激素分泌減少,達不到理想身高。
2、密切觀察是根本。
與合理營養同樣重要的是密切觀察。
在固定的牆上定期量寶寶的身高,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可以估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出牙、走路、說話,孩子的每一個變化,家長都應該認真的記錄在案。
一旦發現寶寶生長速度明顯慢于同齡兒,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盡早就診。
對于孩子,特别是“小于胎齡兒”兒童來說,從出生到兩歲期間的身高增長就像是一場短跑比賽,兩歲時的标準身高就是道“及格線”。
能追上這條線就說明孩子生長能力沒問題,反之就說明孩子可能已無法達到正常的生長标準,存在生長障礙。
需要特别提醒家長注意的是,現在市場上許多“增高”制劑,實際上是一些非常普通的雄激素類的藥物,可以在短時間内促進生長,但會使骨骺閉合年齡提前,反而阻礙了增高。這是“飲鸩止渴”的做法,是絕不可取的。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現在我家大寶所在的五年級,有的孩子已經長到了170CM,而有的孩子還不到140CM,上次去他們班裡參加活動,明顯的感覺到孩子身高的“兩極分化”。那些高個子的孩子,自然也是高高壯壯的,看起來人高馬大;而那些身高很低的孩子,也大多是瘦瘦小小的,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模樣。
不由想起一件往事。
我有個朋友家的孩子從8月齡開始身高就一直沒有變化,直至2歲仍然不足65厘米;而朋友夫妻的個子都不算矮。當時朋友聚會的時候,也是有人說不用着急,孩子到了發育期就自然會長高;但是我一直力勸他們去醫院做個相關檢查,沒問題當然好,有問題了要趕緊治療,越及時越好。
後來他們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後才得知寶寶的生長激素水平很低,立即開始生長激素治療。經治療後,孩子的生長發育已經基本接近正常。不僅身高接近同齡正常兒童,而且智力發育良好,多次榮獲校級、區級優秀少先隊員,而且成績在班裡也總是名列前茅。
其實,隻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期稍加注意,不諱疾忌醫,就可以避免一些遺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