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寶寶如果能吃着媽媽的母乳一天天長大那簡直太幸福了。但是,偏偏有些寶寶卻無福消受,隻要吃上母乳就會拉肚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情況一
偶然腹瀉,該怎麼辦?
孩子吃母乳拉肚子,一般會有幾種可能。其中一種屬于偶發性,就是可能媽媽在哺乳期間使用過于油膩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亦或服用抗生素類藥物導緻的寶寶腹瀉。
這種情況下如果媽媽調整飲食習慣,或者等到抗生素藥物從身體裡完全排出之後,寶寶自然也就不會腹瀉了。
情況二
母乳有問題怎樣調理?
另外的情況就是非偶然性的,就是母乳性腹瀉。如果有些寶寶吃母乳後出現腹瀉,停止一段時間再次嘗試依然如此,而且大便次數越來越多,便稀微綠,有泡沫和奶瓣,有時甚至還帶有條狀的透明粘液,這時候很可能就是母乳性腹瀉。
母乳性腹瀉可能是媽媽母乳的問題。比如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羊水早破、過期妊娠、高齡産婦等等情況使用引産藥——前腺素E2,而哺乳期體内前腺素E2含量過高,就會引起寶寶腹瀉。
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用中藥進行調理,也可以嘗試用針灸的辦法促進體内前腺素E2的代謝。
情況三
寶寶出現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如果媽媽的母乳沒有問題,那麼就很有可能是寶寶體内缺乏“乳糖酶”,無法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就是常說的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這時候可以嘗試為寶寶适量服用益生菌。益生菌對嬰幼兒乳糖不耐受症狀的改善作用早已被醫學界認可。
乳酸菌能産生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幫助寶寶将乳糖分解成為葡萄糖和半乳糖, 進而轉化為乳酸和其它有機酸。
另外,β-半乳糖苷酶在水解過程中還會生成一種重要的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它是益生菌的重要食物來源,可以促進寶寶體内的有益菌雙歧杆菌的生長和繁殖, 從而抑制嬰幼兒腸道内的緻病菌生長, 對緩解腹瀉很有幫助。
除此之外,嬰幼兒對乳糖的耐受性與腸道的微生态環境緊密相關。不能被小腸完全消化與吸收的乳糖進入結腸被細菌腐蝕,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産生過多的短鍊脂肪酸和氣體引起腸胃脹氣、腹瀉,甚至腹部絞痛等症狀。
乳酸菌可以産生諸如乳酸、過氧化氫以及細菌素等一些抗菌物質, 從而降低腸道局部 pH值, 拮抗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和霍亂弧菌中等有害菌的增長,改善腸道微生态環境,增強孩子對腸胃疾病的免疫能力,減短腹瀉病程。
母乳是最安全,也是最有利于嬰幼兒生長的天然食物,乳汁也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如果寶寶還不能完全接受媽媽的這份饋贈,不妨給孩子補充一些益生菌,讓寶寶在媽媽的母乳呵護下健康快樂地長大吧!
想要了解學習更多育兒知識添加tsypeixun1856279059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