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剛10天,手指甲已經好長了,總是抓破自己的臉。但親友們有的說寶寶的指甲連着肉、有的說按風俗要滿月後才能剪。求糕媽支招!”
看到這位新媽媽的留言,默默心疼下她和小寶寶。
怎麼辦,親友的話聽起來好有道理呢。要不,帶個小手套直接包起來得了?
親愛的,拜托,指甲,是一定要剪的,但是呢也不能亂剪。
很多新媽媽看着柔嫩的小指頭和軟軟的指甲,要麼下不了手,要麼剪得很短;還有些媽媽幹脆給寶寶24小時戴上手套了事。
糕媽實在看不下去啦!必須來給大家叨叨幾句。媽媽們在護理寶寶小手時可千萬别掉進這些誤區哦。
✘用嘴啃寶寶的指甲
大人嘴裡的細菌很容易轉移到寶寶的皮膚上,可能會造成感染哦;
✘指甲剪太短
把寶寶的手指甲/腳趾甲剪太短,容易造成損傷不說,新長出的指甲也很容易嵌進肉裡,形成“嵌甲”,使得細菌更易入侵引發感染(如:甲溝炎)。
PS:輕度感染不需要特别治療,可将患處消毒清潔後,塗些碘伏。如果甲溝炎蔓延到周邊皮膚,造成該區域紅腫疼痛且已化膿,應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可能需要排除膿液,并進行抗生素治療,以消除感染。
✘24小時戴手套
小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工具,從剛開始的抓握反射,到試圖觸摸周圍的物體,并漸漸意識到手是身體的一部分,開始玩手和把手伸進嘴裡——小手的觸覺及精細動作在這樣的探索中越來越靈敏。把這雙可愛的小手整天關在手套裡,實在是委屈了寶寶。
PS:偶爾用手套應應急是可以的,但要确保手套質量過關(純棉、沒有線頭、口子不要太緊),且經常清洗。
❖ 頻率
新生兒的手指甲長得很快,頭三周,可能每2-3天就需要修剪一次。
指甲變硬後,生長速度放慢,可以降低修剪頻率(如每周1次)。腳趾甲相對長得較慢,可以每月剪1-2次。
PS:嬰兒的腳趾甲很軟,會向内生長,像是要長到肉裡似的,這是正常現象。隻要趾甲周圍的皮膚沒有紅腫就沒事。
❖ 時機
寶寶熟睡時,四肢放松,手指張開,是剪指甲的最好時機。另外,要保證光線充足。
❖ 工具
家中常備嬰兒專用的指甲鉗或者圓頭的安全小剪刀,以及嬰兒指甲锉。
❖ 手法
剪的時候壓低指肚,露出指甲,沿着指甲邊的弧度輕輕地剪下去,不要剪得太貼近皮膚。剪完後用指甲锉把指甲邊緣磨平滑,避免寶寶抓傷自己。
注意哦!媽媽要是萬一失手剪破了皮膚,保持鎮定,馬上用消毒紗布壓住傷口,直到止血。可以塗點抗生素藥膏,不必使用創口貼。塗藥膏期間要給寶寶戴上手套,避免誤食藥膏。
雖然修剪寶寶的小指甲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兒,但還是 必 須 得 剪 !放心吧,熟能生巧,過一陣子,你就能剪得順手又完美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