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拔罐艾灸的穴位

拔罐艾灸的穴位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3 01:16:09

拔罐艾灸的穴位(拔罐神阙穴治療多種疾病有奇效)1

憶昔二十餘年前的夏季,我偶以飲食不慎,緻患上吐下瀉,服藥無效。因思神阙穴可治吐瀉,遂讓家屬給我隔鹽灸神阙二十壯,不僅吐瀉立止,且将我已患五年之久的關節炎亦醫好了。

此症前曾屢治未愈,雖在酷暑,仍怕風吹,而今,即開電風扇,也無畏忌。喜由意外,乃耐心續灸。每隔三天一灸,共灸六次,關節炎竟不藥而愈,有二十年之久未發。後以身體很好,未免大意,于盛夏貪圖涼快,感受風寒,至秋左膝關節炎複犯。按前法灸神阙五次即愈,迄今又數年未發。

近年我将此灸法介紹給别人,治驗數例如下:

客秋,友人王X之母患關節炎多年,醫藥無效,雖在某大醫院打過三年金針,終難根治。我傳以艾灸神阙之法,他給母親一灸,顯著好轉,續灸五次,即行痊愈,并能鞏固不發。

徐彙區華山路孟X的母親,患四肢關節炎和漏肩風多年,久治未愈。經艾灸神阙數次,即獲滿意療效,各種症狀完全消失。

孟X的鄰居王媽媽,患坐骨神經痛多年,如法灸神阙穴數次即愈。同時,還把她夜眠兩腿抽筋(拘攣)的宿疾也治好了。

友人陳同志的義母朱老媽媽,八十九歲,患關節炎十餘年之久,曾多方醫治,近複在某大醫院針灸科針治三個月,均無效果。全身關節酸痛,兩腿陣陣抽筋,行動吃力,穿衣不便,大便溏稀,有時不及入廁,即沾污襯褲。我給灸神阙二十壯,又灸足三裡左右各五壯,一次顯效,再次全愈。現在大便正常,穿衣走路都很方便,已能赴杭探親。

神阙,又名臍中,即俗稱肚臍眼是穴。仰卧取之,此穴禁針,可隔鹽灸。在肚臍上鋪鹽使平,約如銅闆厚,用似黃豆大艾粒,視病員壯弱與病情輕重,酌灸五至三十壯不等,或更多些。也可用艾條熏灸10至30分鐘,但療效較差,可隔日一熏,或每日熏灸一次。灸後皮膚若起水泡,可用消毒針頭刺破放水,外塗龍膽紫,敷以紗布,防止感染。

此穴具有健運脾陽,和胃理腸,溫陽救逆,開竅複蘇作用。

艾灸可治:上吐下瀉、腹中虛冷、腹痛、腸鳴、小兒消化不良、老人滑腸失禁、脫肛、水腫、臌脹、婦人宮寒不孕、陰證傷寒、中風、類中風、霍亂、屍厥、不省人事、角弓反張等症。對于危急患者,速即隔鹽火炷多灸,有回陽救急之功。

各文獻并未載有神阙能治關節炎之說,我在治療實踐中出乎意外地發現此穴不僅可治上列疾患,而且還能治好關節炎、漏肩風、坐骨神經痛和筋肉拘攣等症,其療效之神速,遠勝針藥,屢試屢驗,無一不瘥。

按:關節炎等症,病因多受風寒濕邪之侵襲,緻氣血澀滞,發炎作痛,治宜艾灸。良以灸法治病機制,在于它可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加強機體功能,達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故灸比針好。灸神阙較他穴都好,其他穴位往往隻起局部治療作用,療效有限,少有像神阙那樣可治全身風濕性疾患的。

神阙穴,位于臍中央,艾火香竄,宜入經絡,祛風除濕,功效捷著,溫陽救逆,尤具特效,所以灸神阙穴實為治關節炎等症的最佳療法,簡便安全,經濟實惠。

奈以神阙穴能治關節炎等症,人多不知為憾!為此,願将一得之見,公之于世,以便推廣,造福病家是幸!對于祖國四化建設,亦可貢獻一分力量。

  • 本文摘自上海針灸雜志1983年01期。作者/何世剛。

神阙穴補益元氣,預防過敏

以拇指按壓神阙穴,每次500下,每日1次,連續2〜3個月,可補益人體的元氣,改善過敏體質,預防過敏性哮喘的發生。

也可在肚臍拔罐,方法是:拔罐5分鐘即将罐取下,再拔5分鐘再取下,連拔3個5分鐘為1次,每日拔罐1次,堅持拔2〜3個月,可改善過敏體質。

以上方法不僅對過敏性哮喘有效,對過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其他過敏性疾病也有效,關鍵是要長期堅持,至少需要2〜3個月,時間短了難以取效。詳見拙著《中醫臍療大全》。

  • 本文摘自《一針療法》,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樹中

神阙穴治療痛經療效也頗佳

從髒腑辨證的角度看,痛經主要與肝脾腎有關,因此常規的針灸方法是取關元、三陰交、血海等足三陰經和任脈穴位。筆者在臨床中發現,當痛經發作時,針刺上述穴位的即刻止痛效果并不理想。

之後又反複思考痛經的治法,筆者認為,痛經的病位在胞宮,即女子胞。女子胞為奇恒之腑之一,因為沖脈、任脈、督脈皆起于胞中,所以本病的治療也離不開沖、任、督脈。治肝脾腎三髒雖能起效但遠不如調節沖任督脈而直接作用于胞宮而效顯。故臨證多用十七椎或神阙穴治療,療效頗佳。

如1985年筆者大學畢業後留學院針灸教研室任教,并擔任了第一屆針灸專業本科班的輔導員,當年正好招收了第一屆中醫少年班。筆者辦公室兼宿舍和學生在一層樓上,有一女生患痛經,知我是針灸老師,請我針灸,這也是筆者治的第一位痛經者。

先按常規針灸處方為其針關元、三陰交、血海等穴,留針30min,疼痛未見明顯減輕。起針後本想再為其針八髎等穴,但無明顯壓痛點,反而在十七椎壓痛非常明顯,先用拇指按壓了不到1min,疼痛已基本消失,繼針此穴,針後疼痛消失。

之後又治幾例痛經,也是針關元、三陰交等穴都未能即刻止痛,唯針按壓針刺十七椎疼痛立止。20多年來,凡遇痛經,恒用十七椎先按壓後針刺,多能即刻獲效。在針刺十七椎穴時,也可加刺承山穴,用3寸毫針向上斜刺,起針後可在十七椎處拔罐5min~10min,效果更好。

十七椎在第五腰椎棘突下,雖是經外奇穴,但在督脈循行線上,針之取效,與督脈為陽脈之海,又起于胞中有關,對于寒凝血瘀的痛經,用之最宜。痛經多為腹痛,腹部屬陰,十七椎在腰骶部,腰骶部屬陽,所以十七椎治痛經也屬“從陽引陰”,“陰病治陽”。

神阙穴治療痛經療效也頗佳,筆者曾指導兩位碩士研究生完成了碩士課題。在整理臍療文獻的過程中,發現臍療治療痛經的效果較好,便讓研究生馬玉俠在山東省濱州市中醫婦科研究所所長、婦科名醫鄭其國主任醫師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用隔藥灸臍法治療原發性痛經作為其研究課題,結果治療30例,有效率達100%,此成果獲濱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後在天津市把處方制成了巴布貼,由研究生呂慶超先對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的女大學生進行了痛經患病的調查,後又将志願者分為針刺組、隔藥灸臍組、巴布膏貼臍組分别給予免費治療,後進行療效觀察,并對治療前後血液流變學、雌孕激素等做了檢測,發現巴布膏也有較好的止痛效果,但少數人貼後有局部皮膚過敏的現象,值得進一步研究。

從理論上講,神阙穴可以通治一切婦科病症。為什麼呢?婦科病的基本病機是沖任督帶4條經脈的損傷,而肚臍——神阙穴就直接與4脈相通。限于篇幅,本文對此法不做詳細介紹,有興趣者可參考拙著《中醫臍療大全》第二版。

  • 本文摘自中醫外治雜志2006年12月第15卷第6期,作者高樹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