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和北宋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都是被北方遊牧民族滅國的朝代,可以說其亡國過程是相當慘烈而恥辱的。
但為什麼今天來看,西晉的存在感很低,甚至其慘烈的亡國過程也遠不如北宋亡國這個話題讨論度高,很少有人提起呢?
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以大曆史的角度來說說這件事情。
西晉不僅是亡國之事存在感很低,就是西晉整體都存在感不高,首先我們看看西晉之前是今天人氣很高的三國時代,可謂是一個英雄輩出群星閃耀的時代,而三國時代更是通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使人耳熟能詳。
而西晉之後呢,則是東晉五胡十六國還有南北朝的亂世,老實說這段中國曆史上最長的亂世,存在感也不高,到了後來的隋唐大一統時代,存在感才開始高起來。
也就是說以三國這個人氣呼聲最高的時代為起點的話,可以視為東漢以強而亡的一個标志,可謂是群星閃耀,而三國到之後的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這些亂世都是存在感極低的時期,直到隋唐的大一統時期,才人氣再度高漲起來。
這樣就可以看出一個規律,就是除卻諸如三國這種精彩的亂世,一般來說大一統時期因為統治穩定,而且主線曆史比較明确,所以使人好記住,而亂世就不一樣了,亂世中的曆史主線淩亂,沒有明确的正統所在,使大衆難以記住。
更關鍵的是亂世多會發生子弑父等很多有違道德倫理的事情,以這點來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會刻意淡薄這種時代,畢竟不是什麼好時代,對于教化百姓起不到積極的一面。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說晉朝也是大一統朝代,為什麼存在感這麼低呢?
以大一統标準來看,西晉的确稱得上大一統王朝,可是西晉立國僅僅51年,統一三國也就是36年而已。時間短暫不說,還不同于其他二世而亡的大一統朝代,諸如秦朝二世而亡以後漢朝延續了秦朝的成果,隋朝二世而亡以後,唐朝延續了隋朝的成果。而西晉呢,存在時間短暫不說,立國沒多久八王之亂搞得是生靈塗炭,亡國以後,又造成了五胡亂華和東晉衣冠南渡偏安一隅的情況,使北方大地淪陷于遊牧民族的鐵騎之下,任其蹂躏。
所以說這段充滿恥辱而且沒有正能量的曆史,自然是存在感很低了。
再反觀北宋,雖然北宋并沒有大一統,以這點來看不如西晉。
但北宋所處的時代是宋遼金西夏的大三國分裂時代,不同于其他亂世,整體來說,這段分裂時期,局面比較明晰,并非諸如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那般亂世,有着很長一段時間的穩定時間。
所以人們說起這段時期,雖然按照元朝修史的方式來看,宋、遼、金是三個正統共存,但因為北宋占據了大部分傳統漢地,因此主要以北宋為主,那麼北宋滅亡時的靖康之恥,自然是使大衆耳熟能詳,很多人也經常提起。
再以正面影響來說,西晉不隻是存在短暫,帶來了五胡亂華的巨大問題,在文化等方面也并沒有成就,當然也不能說一無是處,隻是整體來說很一般。
而北宋就不一樣了,中國的文化在兩宋可謂是登峰造極,大師陳寅恪是這般評價的:“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北宋的文化成就如此之高,所以靖康之恥亡國以後,自然是使很多人扼腕歎息。而西晉沒有什麼大的文化成就不說,僅僅立國51年,前十幾年在統一三國,後十幾年是八王之亂,中間滿打滿算太平了也就是二十來年,又釀成五胡亂華的惡果,這樣一來朝代亡國了,還真沒有多少人感到遺憾的,因此自然是存在感低,就連亡國也沒多少人提起咯。
正所謂以史為鑒,以這兩個朝代的存在感對比來看,雖然西晉是大一統王朝,北宋不是,但無疑北宋存在感很高,名氣也很好,這就說明朝代的存在感,有時候不能單一來看,而是要看看這個朝代穩定與否,對老百姓如何,文化成就如何,如果多是諸如西晉這般負能量滿滿的情況,那麼存在感自然低了,就是亡國同樣與北宋的靖康之恥那般慘烈,也是沒多少人提起的。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