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咖啡在國内還是新興飲品,被人當作身份的象征。如今,咖啡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續命水”。
但随着喝咖啡人群的擴大,關于它的健康焦慮随之而來,衆說紛纭。有人說“咖啡緻癌”,源于其中的丙烯酰胺;也有人說咖啡是“最健康的飲品之一”,多多益善。
咖啡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一、咖啡,緻癌還是防癌?
關于咖啡是緻癌還是抗癌的說法,一直都不一緻。
說法1:咖啡緻癌
之所以有人認為咖啡緻癌,是因為它含有的丙烯酰胺是一種緻癌物。
不可否認,咖啡确實含有丙烯酰胺,但它是在烘焙過程中産生的,不是後期添加的。事實上,隻要是高溫煎炸或烘烤的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餅幹、羊肉串、薯片等,都含一定量的丙烯酰胺,這并不是咖啡的“專屬”。
另外,丙烯酰胺隻被歸類于2A級緻癌物,指在動物實驗中證據充分,但對人的緻癌性證據有限。即便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緻癌,也是在高濃度劑量下發生的,換算成咖啡,一天得喝幾十杯才會産生緻癌風險,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所以綜合來看,咖啡并不緻癌,正常飲用是沒問題的。
說法2:咖啡防癌
《國際流行病學雜志》上刊登了一項由澳大利亞QIMR Berghofer醫學研究所發表的研究,該研究納集超30萬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咖啡攝入量的多少,對癌症發生或癌症死亡都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喝咖啡并不能預防癌症。
MacGregor博士表示,這項研究表明,僅僅改變咖啡的攝入量,并不能預防癌症。
二、長期喝咖啡,身體有何變化?抛開“防癌、緻癌”這一點,長期喝咖啡,确實會對身體造成一些變化,比如:
1、腎病風險降低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分析了14207名平均年齡為54歲的成年人,且在随訪了長達24年的時間後發現:喝任何量咖啡的人發生腎病風險比不喝咖啡的人低15%,而每天喝2-3杯咖啡,風險下降最為明顯,為22%-23%。
該研究結論刊登于《Kidney International Reports》期刊上。
2、心血管健康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喝咖啡,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主要是因為當中的咖啡因可以有效降低PCSK9,讓肝細胞積極地運輸“壞膽固醇”受體LDL-R至肝髒分解,從而避免膽固醇在血液裡堆積,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該研究結論刊登于《 Nature communication》雜志上。
3、大腦健康
法國一項小鼠實驗研究,通過口服咖啡因溶液的方式,每天給小鼠攝入15mg的咖啡因(約等于人每天2-3倍的咖啡量),持續2周後發現:咖啡有助于大腦健康,可提高記憶力,延緩認知衰退。
這主要是因為咖啡因不僅可調節機體代謝活動,還能推動與學習相關的神經活動。該研究結論刊登于《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雜志上。
4、肝髒保護
2021年,《生物醫學中心•醫學》的一項研究指出:不管是喝研磨、速溶還是其它類型的咖啡的人,發生慢性肝病的幾率以及死亡風險都比不喝咖啡的人的低,但喝研磨咖啡的人獲益更大。
關于咖啡的作用研究有很多,但要記住,咖啡不能替代正規治療,當身體出現問題,最正确的做法是及時就醫。
三、不是所有咖啡都健康,這2種盡量少喝咖啡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也得看種類,有的咖啡就不健康,要少喝。
①“花式咖啡”
主要指額外添加糖、奶油等其它成分的咖啡,比如:
過量攝入糖分和反式脂肪,會提升肥胖、糖尿病、心髒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②過燙的咖啡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明确指出:咖啡本身不緻癌,但過燙(65℃以上)的咖啡可提升食道癌的發生風險。這是因為65℃以上的飲品容易刺激食道黏膜,損傷食道黏膜細胞,出現炎症,長期反複如此,可能導緻基因突變,産生癌細胞。
中疾控發布的《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的咖啡允許攝入量為3~5杯,但不提倡孕婦、兒童飲用。喝咖啡後,部分人會出現心跳加速、惡心、頭暈等不适,可能是對咖啡因比較敏感,建議根據自身情況來調整飲用量。
切記一點,不能将喝咖啡作為降低疾病風險的唯一方法,更重要的是調節整體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狀态。同時,盡量少喝喝花式咖啡和過燙的咖啡,以免危害健康。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5個機構,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8:1115-1116.
[2]Nature: 咖啡保護心血管的機制找到了!可清除“壞膽固醇”!,梅斯醫學,2022-02-26
[3]最新研究顯示,每天2-3杯咖啡,與腎病風險降低有關. 生物世界. 2022-06-04
[4]汪靈犀. “咖啡緻癌”?健康謠言何時休[J]. 中國食品, 20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