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是中醫
風 寒 暑 濕 燥 火
六種外感病邪中的一種
且濕氣總是與别的病邪
一起“作案”
所以濕氣入侵人體
可謂是“内外”夾擊
那麼
通過哪些表現可以判斷
自己體内是否濕氣重?
哪些生活習慣
容易導緻濕邪入侵?
祛除濕氣
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
本期專家
王 剛
濕邪會導緻哪些疾病?
濕邪作為六淫之一,緻病非常廣泛,濕邪與風為伍成風濕,與寒邪則成寒濕,與暑邪、熱邪、火邪為伴則成暑濕、濕熱。
濕邪緻病,常見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中,比方說咳嗽咳痰、胸腔積液、腹瀉、水腫等。
濕邪緻病多纏綿難愈,這與濕邪性質有關,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易阻滞氣機、易侵犯陰位,導緻病程纏綿。
哪些習慣容易造成
濕邪侵犯人體?
₪ 貪涼飲冷
₪ 肥甘油膩
₪ 嗜好煙酒
₪ 喜靜惡動
【濕邪侵襲身體的表現】
頭油脫發、面部油膩痤瘡、耳閉流水、體胖畏熱多汗、胸悶脘痞、大便溏洩粘滞、小便清長不固或頻數黃短、帶下黃白臭癢、舌苔厚膩。
中醫如何除濕氣?
濕氣的排出主要通過汗、尿液、大便。
中醫除濕手段方法豐富,主要有口服中藥、食療、針刺、艾灸、火罐、運動。
「針對寒濕者」:溫陽散寒除濕中藥、艾灸、火罐、運動适合;
「針對濕熱者」:清熱利濕中藥、針刺則更适合。
火罐通過人為在局部皮膚組織産生負壓,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排除體内濕邪,一般建議寒濕或濕盛熱不重者适宜。
如何判斷排濕效果?
₪ 頭油減少、面部幹潔
₪ 聽力提高
₪ 體瘦腹圍減少
₪ 呼吸順暢
₪ 進食增加
₪ 大便黃軟、小便利
₪ 帶下正常
₪ 舌苔薄白
濕氣重對腎的影響
腎主水,水液的代謝主要靠腎來調節,通過腎的氣化功能,來主持津液的代謝,所以水液的代謝出現問題,和腎虛密切相關。
濕為陰邪,傷人脾陽,久損腎陽,陽氣虛損下陷,水濕更盛,進一步加重腎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