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引起顱壓升高

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引起顱壓升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3 22:11:02

  摘要:患者半個月前開始間斷頭部脹痛,每次持續半小時左右,疼痛部位為雙颞部,疼痛劇烈時伴頭暈、煩躁、惡心,就診當地醫院CT、MRI檢查提示左側後顱窩囊性占位、囊腫,幕上腦室擴張、四腦室、腦幹受壓變形,為進一步治療就診于我院,門診以“腦積水、後顱窩囊腫”收入院。

【基本信息】患者男性14歲

【疾病類型】腦積水、蛛網膜囊腫(後顱窩)

【就診醫院】航空總醫院

【就診時間】2022年4月18日

【治療方案】神經内鏡下蛛網膜囊腔造瘘術

【治療周期】住院11天

  【治療效果】頭顱MRI複查提示後顱窩囊腫術後改變,患者病情平穩,準予出院。

  初次面診

  患者一歲時因發育遲緩、囟門張力高就診于當地第一人民醫院、雲大醫院檢查結果為腦積水,建議腦室腹腔分流術,家屬考慮并發症較多未行手術治療,自幼頭顱較同齡兒大,其他生理發育大緻與同齡兒相仿,但行走易跌到,直至10歲左右行走較前穩定。半個月前開始間斷頭部脹痛,每次持續半小時左右,疼痛部位為雙颞部,疼痛劇烈時伴頭暈、煩躁、惡心,就診當地醫院CT、MRI檢查提示左側後顱窩囊性占位、囊腫,幕上腦室擴張、四腦室、腦幹受壓變形。

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引起顱壓升高(14歲少年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并梗阻性腦積水)1

診斷依據腦積水可由腦脊液吸收及循環通路障礙,進一步腦脊液在各腦池蓄積,患者有慢性顱内壓增高症狀(頭暈、頭痛、惡心),近期影像學提示腦室擴張明顯,室旁水腫明顯、後顱窩囊腫,根據上訴病史及體征可明确診斷。

治療經過

仔細審閱頭顱MRI後,蛛網膜囊腫診斷明确,蛛網膜囊腫對腦實質已形成壓迫,有明顯占位性效應,對側腦組織受壓移位。應手術治療解除囊腫對腦組織壓迫、腦脊液循環障礙,手術方式可選擇蛛網膜囊腔-腹腔分流術,也可采取神經内鏡下蛛網膜囊腔造瘘術。從理論上講囊壁切除是最為理想的手術方法(顯微手術将囊腫全部切除),但由于位置深在,囊壁與正常的神經結構嚴密粘連,很少能全切囊壁,常因腫瘤囊壁切除較少而出現囊腫複發。在微創手術條件下,将囊腔與蛛網膜下腔打通,同時切除一部分囊腫包膜,有效地減少囊腫複發率。明确告知造瘘可能存在症狀恢複不理想、瘘口閉合、症狀再發仍需再次手術等情況。患者及家屬表示理解,要求神經内鏡下治療。

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引起顱壓升高(14歲少年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并梗阻性腦積水)2

  患者在全麻下行“腦囊腫開窗造瘘術”,硬腦膜呈暗藍色,張力稍高,導入電子纖維神經内鏡,囊腔内探查見後顱窩囊腫壁系增厚之蛛網膜,雙側小腦半球受壓,四腦室流出道即小腦延髓裂被囊壁封閉,以球囊導管将枕大孔區及四腦室流出道處囊壁行囊腫造瘘,并以球囊擴大瘘口,内鏡經瘘口探查四腦室出口通暢,将内鏡退回囊腔,溫鹽水行四腦室沖洗,沖洗液清亮後,退出内鏡,患者麻醉複蘇,拔管後安返病房。

  治療效果

  患者術後第七天精神狀态良好,無明顯頭痛,頭暈、惡心感,測腦脊液壓力110mmH2O,查體:T37℃,P76次/分,R20次/分,神清語利,雙瞳孔等大正圓,直徑3.0mm,對光反射靈敏,心肺聽診無異常,四肢活動可。目前患者恢複順利,暫無特殊治療,可準予出院。出院後如有情況請及時随診。

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引起顱壓升高(14歲少年枕大池蛛網膜囊腫并梗阻性腦積水)3

  注意事項

  出院後動态觀察患者症狀,如有不适随診。注意患者原主訴症狀,如有異常就近神經外科進一步治療,症狀無複發三個月後複查頭顱MRI明确。出院後加強功能鍛煉,目前病情穩定,建議全休一個月。

  個人感悟

  如果蛛網膜囊腫對腦實質已形成壓迫,有明顯占位性效應,對側腦組織受壓移位。應手術治療解除囊腫對腦組織壓迫、腦脊液循環障礙,手術可選擇蛛網膜囊腔-腹腔分流術,也可采取神經内鏡下蛛網膜囊腔造瘘術。蛛網膜囊腔-腹腔分流術可存在術後感染、分流管阻塞、分流過度等弊端。選擇蛛網膜囊腔造瘘術,手術創傷少,術後恢複快。但也不排除患者腦脊液吸收障礙,若患者存在腦脊液吸收障礙,加上目前患者腦組織受壓移位,行蛛網膜囊腔造瘘術後可能出現中樞神經損害并發症,如癫痫、失語、平衡障礙、腦幹受壓複位後擺動症狀等,有部分患者在行手術探察或切除術後出現不能預知的惡化,主要是囊腫急速減壓使腦組織移位、腦積水形成或加重,出現術後感染、出血等嚴重并發症,術後腦積水加重,需行其他方式治療腦積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