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是腦部供血不可或缺的血管之一,其将血液由心髒運輸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當頸動脈出現狹窄時,這一血液運輸網無疑會受到阻礙,導緻腦部缺血缺氧,因而頸動脈狹窄時進行性卒中的重要因素。對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也成為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預防的重要舉措。那麼頸動脈狹窄該如何治療好?可以介入治療嗎?
頸動脈狹窄可以介入治療嗎?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内科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介入治療。其中介入治療屬于微創性療法,随着醫療技術的發展,該技術也日趨成熟,在某些情況下可作為首選應用于疾病治療中。介入治療與傳統手術療法相比,損傷小,術後恢複時間短,且能有效避免外科手術造成的頸動脈切開而引發的神經損傷、傷口感染、頸部血腫等并發症。
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該怎麼做?
頸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中,以頸動脈支架置入術為主,通過X線透視的引導,将支架置入病變血管内,從而對狹窄管道進行重建,達到治療目的。
具體的操作步驟主要有以下幾步:
1、先在局部麻醉下對股動脈進行穿刺,然後置入鞘管。
2、穿刺成功後予以肝素5000U以達到全身肝素化的作用,維持活化凝血時間在250-300秒。
3、行主動脈弓以及全腦血管造影,以了解頸動脈狹窄的部位、直徑、長度、有無多發性狹窄,并測量狹窄遠近端正常血管的直徑,進一步選擇合适的腦保護裝置和支架。
4、置入相應的腦保護裝置,遠端路徑多選用腦保護傘,近端路徑主要選擇MO.MA保護裝置。
5、将支架在超滑導絲或保護傘導絲的引導下送入狹窄段,确定位置後釋放支架,而後收回腦保護裝置。
6、複查造影了解狹窄血管恢複程度,并對神經功能進行檢查。
頸動脈支架置入術能有效修複血管壁,預防頸動脈粥樣斑塊脫落造成的腦栓塞,還可消除或減輕頸動脈狹窄,恢複頸動脈對腦部的正常供血,外科入路困難的症狀性嚴重頸動脈狹窄或有手術高危因素的病患,可将介入治療納入考慮範圍内進行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