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劉琪 記者 何麗娜
72歲的杭州人徐奶奶(化名)最近有點煩:雙腳越來越腫,起初隻是腳掌腫,沒想到之後腫成了“大象腿”,根本下不了地,隻好坐上輪椅,這突如其來的病,讓徐奶奶和老伴細思極恐:難道是中招了?
原來在半年前,徐奶奶被确診為膀胱惡性腫瘤,并接受了膀胱癌根治手術,術後的病理分類為“小細胞神經内分泌癌”,這是種非常容易轉移複發且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
“術後放化療能降低腫瘤複發,對治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醫生苦口婆心地向徐奶奶做了解釋,但由于懼怕化療,徐奶奶術後仍堅持回家休養,甚至連複查都沒去。
直到這次莫名的腿部水腫,讓老兩口突然想起醫生的話,急忙來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腫瘤内科就診。
鄭松主任醫師詳細了解徐奶奶的病史,感覺不太好:腫瘤很可能已複發轉移了。而徐奶奶的腹部CT和盆腔MRI檢查結果,也進一步證實了鄭松主任的預想:盆腔内有一直徑為10cm大塊腫瘤,腫瘤已壓迫到重要的回流靜脈,完全阻擋了下肢靜脈的回流,這也是徐奶奶為什麼會腫成“大象腿”的原因。
據悉,小細胞神經内分泌癌是神經内分泌癌的一種分型,因其本身惡性程度較高,進展也非常快,小細胞神經内分泌癌的預後相對較差,由于癌細胞異常分泌内分泌激素,從而導緻體内激素水平功能紊亂,被發現時往往已出現轉移,患者即便接受手術也易複發。
因此,腫瘤切除不等于治療結束,患者術後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放療和化療等綜合治療,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圖注:化療前後對比
綜合情況考慮,徐奶奶必定少不了化療,但老人依然相當抗拒,連連搖頭。
“别擔心,我們會想辦法調整藥物,減輕惡心、嘔吐等副作用,讓化療更輕松,隻有肚子裡的腫塊變小,腿才有機會好起來。”經鄭松主任耐地開導,徐奶奶最終同意化療。
21天後,徐奶奶第一個療程的化療結束,複查腹部CT,她盆腔裡的腫塊從直徑10cm縮小到了4cm,連腿腫也跟着好起來了。
鄭松主任介紹,據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手術、放化療結束出院後的1~2年,是複發、轉移的高危期,在這個時間段,需密切随訪複查。
一般來說,惡性腫瘤治療結束後,兩年以内每三個月複查一次;三到五年,每半年複查一次;五年以後,每年複查一次,或每年常規體檢時,增加與腫瘤相關的檢查項目。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