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科植物家族的成員,個個美顔,野生和家養的都頗具觀賞性。
不過這科植物大都有毒。比如菖蒲、半夏、觀音蓮、馬蹄蓮、龜背竹、綠蘿、海芋,以及老大天南星等,好看但有毒,其中不少入了藥材行。然而,有的品種經過加工處理去毒後上了人們的餐桌,比如魔芋。還有大家更熟悉的芋頭,經人類選育減毒,早就成了日常食物。
芋頭,系天南星科 芋屬植物芋Colocasia esculenta的地下球莖。種加名esculenta意即“可食用的”。
原産于印度,後由東南亞及日本等地引進國内。單謂“芋”即其本尊。其他塊根或塊莖作物,也随之稱“芋”,如山芋(紅薯)、洋芋(馬鈴薯)、烏芋(荸荠)。
我國除西北、西藏外,各地均有種植,以珠江流域及台灣地區最多,長江流域次之。北方的山東省也成了重要産區。正因分布廣,異名也多,如裡芋、芋艿、芋奶、毛芋、蹲鸱、芋魁、芋根、香華、芋子、香芋、麻芋、土芝等。英文名taro或taro roots。
種類繁多
栽培芋不下百種,球莖的肉質、大小、形狀各異,多為橢圓形和圓形。主要分紅芋(又稱紅芽芋)、白芋(白芽芋)、多頭芋(狗爪芋)等。
直接連在主莖下的母芋個頭較大,常稱作香芋。母芋每節有腦芽可發生分蘖,在周圍形成雞蛋大小的“子芋”。子芋還可再分蘖出更小的“孫芋”。
在長期培育中,湧現出一些名優産品,最著名的兩大“中國芋頭之鄉”是湖南永州和浙江奉化。
槟榔芋
又稱魁芋,是野生芋長期選育出的優良品種。食用部位為母芋,個頭較大,肉質粉糯,特别适合應用在糕餅和冷飲中。
主産于廣西、廣東、湖南和福建等地。很多北方人是看了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荔浦香芋,才知道這種巨大的芋頭的。
荔浦芋是清初由福建漳州傳入,堪稱槟榔芋中的極品。再從廣西荔浦傳到湖南永州,培育出芳香濃郁的“江永香芋”,成就了知名的“中國芋頭之鄉”。
福建所産的“福鼎芋”,體大形美,質優稀貴。
廣東省韶關樂昌号稱“超級芋頭之鄉”,種植有世界最大的槟榔芋,單個重達10多斤。
多子芋
分紅(芽)芋和白(芽)芋,為長江流域的主打,江浙一帶稱芋艿。
“中國芋頭之鄉”浙江奉化的芋艿頭,吃的是母芋。它是傳統名特優紅芋品種,也是常凱申一生最愛的家鄉特産。
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節目介紹的江蘇泰州興化垛田龍香芋,産地被聯合國農糧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芋頭在當地有“出人頭地”的含義,也吃的是母芋。
不過大部分江浙和北方人吃的是質細軟糯的子芋,江南稱作芋苗。母芋一般質粗脆硬用來喂豬。
白芽芋多為早熟,細嫩爽滑。紅芽芋表皮粉紅色,澱粉多,粉糯香濃。
獲得地理标志産品的有:
廣東韶關張溪香芋,廣西荔浦芋頭、南甯劉圩香芋,海南儋州香芋,湖南永州江永香芋,江蘇靖江香沙芋、金壇建昌紅香芋、南通市海門香芋(香沙芋)、興化龍香芋、太倉新毛芋艿、江西鉛山紅芽芋。它們價格都比其他地域的普通芋頭高出3、4倍。
吃法多樣
南方普遍有中秋節吃芋頭習慣,并以此來祭謝土地神。
芋頭既是蔬菜,又是糧食,口感細軟香糯。還可制幹或制粉。烹饪方法較多,煮、蒸、懾、烤、燒、炒、燴、炸均可,但做法都不複雜。最簡單的吃法是蒸煮熟後蘸糖吃;最家常的吃法是是燒肉或排骨。
若烘蒸,其香氣撲鼻,粉若闆栗。煮湯燒羹,則滑似銀耳,糯如湯圓。
宋代蘇轼在海南時沒少吃芋頭,并賦詩一首:
香似龍涎仍酽白,
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南海金齑脍,
輕比東坡玉糁羹。
糖芋苗
南京有個人人皆知的名小吃“糖芋苗”,是用子芋切塊與藕粉、糖桂花煮制的甜粥。芋香甜酥軟,湯汁呈醬紅色鮮亮誘人,散發着濃郁的桂花香,吃後唇齒留香。
芋圓
為福建和台灣地區的一種傳統甜點冷食,以槟榔芋蒸熟後壓成泥,配以紅薯粉、蓮子、綠豆、紅豆、仙草、椰果(珍珠)或其他果料,加入豆花、刨冰等制成。
營養均衡
芋頭營養豐富,含較多的澱粉,蛋白質含量僅次于山藥。鉀的含量378mg/100g,遠超一般食品。另外含有鈣、磷、鐵、鎂、β-胡蘿蔔素、煙酸、皂甙等多種成分。芋在所有薯類食品中,膳食纖維最豐富,熱量最低,适合作為減肥食品。
芋含黏液蛋白,以及多種微量元素,能促進産生免疫球蛋白,有助于調節免疫。可作為防治腫瘤的藥膳主食。有不少胃癌患者術後和化療後常吃芋頭,對身體恢複非常有利。
含氟豐富,有護齒防齲的作用。
芋頭黏液中所含的皂苷,雖然對機體有益處,但對皮膚黏膜有刺激,剝洗芋頭時手部皮膚發癢。該物質遇熱就能被分解,在火上烤一烤就可緩解。或用姜汁擦拭,用醋搓手也能緩解。烹調時一定要熟透,否則會刺激咽喉。
挑選芋頭應選擇顔色較深的品種,以卵圓勻稱、肉質松軟粉糯為佳。側身有很多坑的“傷疤體”堅硬難吃。
硬邦邦的傷疤體和軟綿綿的完美體
芋頭買來應放置于幹燥陰涼并通風之處,要盡快吃完。芋頭不耐低溫,低于7℃時易受腐爛變質,不能放冰箱冷藏。
生芋頭有小毒不宜生食!不過芋頭發芽,不會像土豆那樣産生毒素。嫩芽在沸水燙過可以食用。
不僅芋芽,廣東和江西的客家鄉民還将芋的葉柄做菜蔬。他們叫芋梗或芋荷。
最有名的是贛州大餘縣的周村芋荷。芋梗中的皂苷有酸澀味,也有叫它“酸湯草”的。去掉老皮後晾曬鹽腌,加香辛調味料和米酒,發酵去掉澀味即可,口感很好。
吃不完的芋頭養做盆栽擺在房間裡也不錯。
以上圖片未注明出處者,一般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