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初次創業開面館的真實經曆牛肉面

初次創業開面館的真實經曆牛肉面

美食 更新时间:2024-11-27 20:26:36

初次創業開面館的真實經曆牛肉面(30年800家店10)1

1972年起源于美國加州,1986年回到中國,經過30多年發展的北京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李先生),目前在全國71個城市擁有800餘家餐廳,是國内大型連鎖快餐巨頭之一。

它進行戰略轉型,發展休閑餐飲;建立中央廚房和食品工廠,物流配送覆蓋全國所有門店;在正餐、自助餐和小吃等領域推出多個子品牌,專注做高速公路連鎖快餐;通過重新裝修吸引年輕客群,改變顧客結構。雖然老牌餐飲企業存活率不到17%,李先生不僅活下來而且活得很好,近十年複合增長率超10%。

1986年,李先生在北京東四開了第一家店,隻有80個餐位,一天卻能接待3000名顧客,單日翻台30多次。2003年進入高速發展期,門店從100家迅速增長至400家,連創始人李北祺都沒想到發展速度會這麼快。

▲ 李先生中國的第一家門店開在北京東四。

“這是那個時代造就的結果,”李先生董事長張林兵回憶道,“最初靠口碑傳播,在宣傳上投入較少。早期的擴展沒有科學的規劃,隻是順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以東北為重點區域往外拓展。”

初次創業開面館的真實經曆牛肉面(30年800家店10)2

▲ 李先生董事長張林兵接受餐飲公會記者采訪。

邁入2011年,随着美團、大衆點評網等線上平台的爆發性增長,餐飲行業迎來了新一輪升級,傳統餐企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如何擁抱變化,把這個30餘載的傳統品牌做大做久,是擺在張林兵面前的難題。

建立中央廚房

物流配送覆蓋全國所有門店

連鎖餐企想要規模化擴張,首先要解決标準化問題,這一直是中餐的一個痛點。李先生率先完成牛肉面的标準化,構建中央廚房體系,食材在送到餐廳之前,經中央廚房統一采購、儲存、解凍、清洗、分切、配料、煮制、切制、炖制、分裝、殺菌、貯存、配送、複熱、壓面、煮面等16道工序處理。

根據餐廳在全國的分布以及相應的區域配送能力,李先生2009年在北京亦莊建成中央廚房,負責為北京周邊餐廳供應食材和料包,2010年在山東萊蕪、2011在遼甯鐵嶺、2013在河北邯鄲先後建立三家食品工廠,分别供應華東和南方大區、東三省、中原和華北區域。

初次創業開面館的真實經曆牛肉面(30年800家店10)3

▲ 李先生遼甯食品加工廠為東三省地區門店供應食材和料包。

李先生通過“中央廚房 食品工廠”完成了牛肉面産業的工業化過程,建立起覆蓋全國所有門店的供應鍊配送體系。

專攻交通樞紐

做高速公路規模化連鎖快餐

機場、火車站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用餐問題一直被人诟病,不好吃,價格昂貴,選擇少,成為消費者的幾大槽點。

李先生一直将入駐大型火車站、飛機場以及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樞紐,作為重要的選址戰略,早期火車站門店占比高達70%。

在火車站和機場積累豐富的運營經驗後,李先生開始将觸手伸至高速公路服務區。

除市場難進入、食材補貨難、經營成本高外,與火車站和機場相比,高速公路服務區存在車流量多、客流量少的問題,無法像商業區底鋪或者購物中心那樣培育出穩定的顧客群,同時客群消費能力低于火車站和機場。雖然高速服務區能夠帶來高流量和免費廣告效應,但這仍是一塊需要培育的市場。

李先生嗅到了機會,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目标成為國内高速公路首家規模化經營連鎖快餐品牌。

李先生從2011年開始進駐高速公路服務區商圈,經過5年多的運營,目前在産品分類上,李先生建立華美嘉、南北和等不同子品牌,分别對應小吃、自助餐和正餐等不同品類,滿足目标顧客群體不同場景下的消費需求。

重新裝修

為老品牌穿上新概念外衣

李先生最初的經營理念是“做一碗好面”,随着顧客就餐喜好和就餐習慣發生變化,李先生開始上米飯和涼菜,慢慢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快餐餐廳。

如今,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改變老舊的刻闆印象,李先生在2012年梳理發展脈絡、進行品牌定位,2013年請專業的設計團隊進行VI設計,2014年開始對幾十家門店進行重新裝修。為節約成本,李先生并未強制要求旗下所有門店全部重新裝修,隻選擇了新開店和到重裝期的老門店。

新店不再使用濃重的紅色,而以清新的綠色為主色調,打造輕松愉快的用餐氛圍。空間布局參照美國漢堡品牌“BER”,裝飾面材料加入中國的本土元素,試圖講述李先生面館從60年前中國建國到台灣、美國以及世界各地,最後回到中國的故事,為消費者呈現過去時代生活的縮影。

初次創業開面館的真實經曆牛肉面(30年800家店10)4

▲ 李先生的重裝新店主色調由紅色改為綠色。

“崇文門店是我們重裝的第一家店,運營數據顯示,這家店的顧客結構出現了變化,年紀在35歲以下的消費者占比在上升,達到了我們的預期。”張林兵反饋道。

觀望快餐未來發展

把專業化餐食和便利平台融合在一起

張林兵在快餐行業浸染了20多年,他認為快餐未來的發展,需要把專業化餐食和便利平台融合在一起,“就像航母一樣”,把餐廳變成一個多功能場地,提高人效和坪效。

比如便利店餐飲,建在商圈或者社區。在這裡,消費者既能買到包子、米飯、面條等快餐,又能買到生活用品,還能獲取代收快遞、熨燙衣服等各種服務。成本低,空間小,利用率高,模式簡單。

初次創業開面館的真實經曆牛肉面(30年800家店10)5

▲ 便利店餐飲具有成本低,空間小,利用率高的特點。

消費者對便利店餐飲很買賬。從全家、7-11、羅森三大外資便利店的統計數據來看,60%-70%的進店消費者會購買鮮食産品,包括壽司、飯團、糕點、關東煮在内的鮮食類産品是便利店中高頻次購買商品。顧客習慣買一份便當順便帶一瓶飲料或一包零食,通常情況下,隻占店内1-3成的鮮食品類,卻可以帶來40%的銷售額。

張林兵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餐廳就變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平台,不同行業的人加盟進來,成為平台上的一個生産單位,餐廳為消費者提供餐飲、快遞、商超等多種服務,這樣能夠提高餐廳的坪效。

除了便利店餐飲外,張林兵還注意到,随着消費升級,快餐和正餐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正餐會減少菜品種類,進行标準化生産,提高上菜速度,而快餐除了速度快,還要保證菜品品質,加強服務環節。

結合這種趨勢,李先生正在進行調整,慢慢轉向休閑餐飲,滿足快餐消費群體部分中高端顧客的需求,并通過提高客單價來帶動營業額增長。

餐飲公會原創,轉載需先經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