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緩解重度關節畸形,晚期骨關節炎的手術方法,通過人工關節代替原有關節,使患者解除關節疼痛,恢複正常活動範圍的方法。據文獻報道,有一些病人在術後幾天内,會出現膝關節腫脹的情況。這個情況可大可小,如果沒有引起重視,會導緻肢體持續腫脹。液體積聚在關節周圍,會壓迫血管,降低組織抵抗力,這會導緻傷口感染幾率增加,及傷口的不愈合,影響關節活動度等并發症。現代臨床已經将術後腫脹的護理,列為标準的手術管理範疇,旨在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及擴大。
那麼為什麼術後會出現水腫呢?大概分為這幾種情況:
術後炎症反應正常情況下,血液,淋巴及組織液之間,維持着正常的滲透壓及回流。血漿從毛細血管滲出變成組織液,組織液進入毛細淋巴管變成淋巴液,淋巴液回流進入血液又變成血漿。
而當創傷及感染因素存在時(手術也算是一種創傷),會有大量的炎性因子産生,引發血管反應及炎性細胞的滲出。此時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了,血漿中的蛋白質滲透到組織間隙裡,導緻血管及組織間液的滲透壓平衡打破,血液及組織液增多,且淋巴回流吸收不了多餘的組織液,就出現了腫脹。
簡單理解,就是血管因為炎性因子,導緻大門打開,讓蛋白質跑到了外面,把血液和組織液都堆積在淋巴血管門口,造成了擁堵。水越來越多,就形成了腫脹。
關節創傷導緻滑膜積液膝關節滑膜面積大,術中對關節骨組織及周圍軟組織損傷較大,引起滑膜的損傷及滲出。正常情況下,關節液的分泌及吸收保持動态平衡,人體自行調節。但因為創傷等因素,會導緻平衡被打破,人體關節液吸收平衡失調,繼而産生積液。膝關節變現出腫脹,疼痛。
隐性失血
隐性失血算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概念,指的是術後在計算失血量時,除了手術中創面的出血,紗布上的滲血,引流的出血,還存在隐性的失血量。2006年,廣東覃健醫生團隊,對膝關節置換術後隐性失血量進行研究,73對患者中,通過Gross方程推算術後平均隐性失血量占總失血量的48%(使用自體回輸)。
文獻顯示,McManus通過同位素标記,證實膝關節術後的隐性失血進入了組織間隙,引起了肢體腫脹。
如何緩解
彈力襪:一般膝關節可以使用醫用彈力襪或壓力衣,進行局部加壓,目的是促進血液回流,組織液的吸收。
冷療:冰敷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縮,減少外周血流量,從而影響血管壁的通透性,減少充血和滲出。所以平時崴腳腫脹後,也長使用冰敷消腫,以減少組織液滲出,起到消腫的作用。
擡高下肢:下肢離心髒較遠,由遠端流向近端時,靜脈受重力影響,回流較為困難。擡高腿部,可以幫助血液的回流,促進組織液的吸收。
早期鍛煉: 以前的理念是,要保證休息,不要動腿。現在的觀念,需要配合早期鍛煉,如等長收縮等,促進血液的循環。如,踝泵練習。
踝泵練習
參考文獻:
覃健;餘存泰;徐中和;侯之啟;鄭民慶;;全髋關節及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隐性失血的臨床影響[J];中華骨科雜志;2006年05期
高福強, 李子劍, 張克,等. 初次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肢體腫脹的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1, 19(9):724-727.
馬駿, 李國慶, 曹力. 全膝關節置換術中不同壓力止血帶對術後腫脹及疼痛影響的臨床研究[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3, 21(13):1297-1301.
#清風計劃##真相來了##健康真相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