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大叔從老家坐火車到上海探望兒子。他想着給兒子做頓好吃的,于是一下火車就拉着行李,讓兒子帶他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
李大爺本想做道土豆炖雞,但看着菜市場上一個個手掌大的土豆,他猶豫了。最後在菜市場逛了一圈,就隻買了一隻鴨,打算改做炖鴨了。
“咋不買土豆?現在的土豆應該挺便宜的呀。”兒子問他為什麼不買土豆。
“這些土豆個頭大得很,都不知道在裡面打了什麼東西。我之前聽電視上說,有些土豆就是打了膨大劑才長這麼大的!等我改天會老家給你寄來,這些土豆可吃不得。”李大叔大聲地回應到。
一、土豆越來越大,其實是用了膨大劑?
土豆是我們常吃的食物之一,不僅是蔬菜,還是糧食。
土豆的整體營養素配比好,澱粉含量低于米飯、饅頭等精白糧,同時也是植物蛋白的優質來源。同時含有多種維生素,含量不比葉菜低,特别是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B族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
除此之外,土豆還含富含鉀、膳食纖維和多酚類物質。
實際上市場裡的土豆越來越大并不是因為打了膨化劑,而是跟土豆的品種、産地和栽培技術有關。
例如,衆多土豆品種中,脫毒馬鈴薯的根莖個頭就很大,單個重量在1斤以上,最高可達3.7斤。
另外像是甘肅甯夏、内蒙古等地氣候和土壤都很适合土豆生長,加上采用先進的地膜栽培技術并結合科學施肥,種出來的土豆不僅個頭很大,産量也很高。
目前,膨大劑已經被納入我國的農藥管理範圍,果農在符合國家标準的前提下是可以使用膨化劑來種植土豆的。
過量使用膨化劑隻會降低瓜果品質,使瓜果出現畸形和裂果等問題。但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目前也沒有證據發現瓜果表面殘留的膨化劑,會對人體産生實質的傷害。
二、吃土豆,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土豆本身澱粉含量高,但它又屬于粗糧的一種,而食用粗糧有助于降血糖,那土豆到底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呢?
《Nutrition》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中國吃土豆并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該研究對1.4萬名20歲以上中國居民進行了膳食調查,計算和驗證了土豆和其他食物的累積平均消費量。
結果發現,與不吃土豆的人群相比,油炸/非油炸土豆攝入量在少量(每天≤26.7克)和中量(每天26.7-66.7克)的人群,全因死亡率分别下降了53%和39%。不過,大量吃土豆(每天>66.7克)并不會降低或增加死亡率。
那土豆和血糖之間的關系又怎樣呢?土豆的澱粉含量占比約為11%-25%,如果按18%來計算,1斤土豆蒸熟後大約含有90克澱粉。
《Nutrients》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用土豆替代30%的白米飯,無論是高度煮熟的土豆(GI值為82.9,偏高,口感相當于炖土豆),還是最低限度煮熟的土豆(GI值為56.2,中等,口感相當于炒土豆),都不能降低餐後血糖。
但如果這兩種土豆是在吃米飯前30分鐘吃的,餐後血糖峰值可略微下降,尤其是最低限度煮熟的土豆,不僅餐後血糖峰值下降了22%,血糖濃度-時間曲線下的面積(AUC)也能下降7%。
也就是說,飯前吃土豆,并且土豆不要烹煮得太軟、面,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而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吃土豆有助于控制餐後血糖。
因為與精加工米面相比,在能量相同的條件下,土豆的體積較大、GI值較低,而且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含量較高,吃土豆可保持較長時間的飽腹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血糖波動,還能攝入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想用吃土豆控制餐後血糖應注意以下2點:
三、得了糖尿病,怎麼吃才能有效控糖?
糖尿病患者控糖的時候不能光看空腹血糖,其實餐後血糖也很重要。
研究發現,與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了1-3倍,而且餐後血糖越高,發生中風、心梗和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高。
如果能控制好餐後血糖,不僅有助于整體血糖的控制,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改善糖尿病預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盧海林建議,糖尿病患者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按時、定量進食
糖尿病患者切忌暴飲暴食,或者過度饑餓,更不要漏掉三餐中的某一餐,特别是早餐。按時、定量地進食,可以有效避免血糖出現過大的波動。
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采用三餐兩點制,即将每日食物攝入總量分成正常的三餐,并在兩餐之間增加早點和午點,這樣有助于血糖平穩。
2、細嚼慢咽、按順序進食
進食的時候不要吃太快,建議細嚼慢咽,每口食物都咀嚼20-30下,并且吃八分飽即可,這樣不僅能保護腸胃、享受美食,還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防止進食過量。
進食的時候,建議按照“湯-蔬菜-肉類-主食”的順序。因為湯喝蔬菜的體積較大,先吃可以占據較大的胃部體積,接着再吃肉類和主食,有助于延緩血糖波動,進而逐漸控制好血糖指數。
3、多攝入低GI蔬果和粗糧
建議糖尿病患者要盡量少吃高GI食物(GI值在70以上),多吃低GI食物(GI值在55以下)。
常見的低GI水果有蘋果、香蕉、葡萄、芒果、棗、柚子、菠蘿等;低GI蔬菜有生菜、菠菜、西紅柿、茄子、四季豆、黃豆和扁豆等。
另外,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建議糖尿病患者多吃粗糧,少吃精細的白米面。推薦可以用土豆、紅薯、芋頭、山藥、甜玉米、意大利面和綠豆等薯類和雜糧,來替代白米飯、面條等主食。
總的來說,土豆個頭大更多的是跟土豆品種、産地等有關,即使打了膨大劑也不會傷害人體健康,可以放心食用。
土豆富含多種營養,很适合把它作為主食,替代部分的精細白米面,烹煮時盡量采用少油或無油的方式。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多吃土豆,肌肉更有力!這種“高質量植物蛋白”一直被忽略了.生命時報.2021-04-29
[2]Chen X, Jiao J, Zhuang P, Wu F, Mao L, Zhang Y et al. Current intake levels of potatoe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nationwide study. Nutrition. 2021;81:110902.
[3]Zhao W, Zhou Y, Yuan Y, Fan Z, Wu Y, Liu A et al. Potato Preload Mitigated Postprandial Glycemic Excursion in Healthy Subjects: An Acute Randomized Trial. Nutrients. 2020;12(9):275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